Taiwan Cafe's 紅燒排骨蓋飯 Taiwan Cafe's 蔥油餅Oriental Express' 叉燒飯 四川快餐 左宗棠雞炒飯 Oriental Express哪裡有美式中國菜?
在我來到美國之前,許多朋友跟我提到中國菜進入美國後已經被在地化或是美國化,味道比不上道地的中國菜,台灣人與大陸人都無法適應。在我到達匹茲堡後,我仍然聽到台灣與中國學生對於在地多家中國餐廳有同樣的評論,且只推薦去其中幾家,因為只有這幾家味道比較好。但是,他們的標準是什麼?什麼又是美國式的中國菜?實際上,如果你要在匹茲堡的大陸學生與台灣學生去定義中國菜,他們也無法給你一個清楚的答案,但是他們能聲稱能從自己的飲食經驗中,去辨別什麼是中國菜。同樣的,當他們在形容某些餐廳賣得不是道地中國菜時,他們的心中也沒有清楚的標準,但也聲稱這些餐廳糟透了,且只有美國人喜歡吃。中國與台灣學生在這一點上所做的分類,在我看來,相當地武斷:道地的中國菜都是好吃的,難吃的都不是中國菜。所以台灣人與大陸人會避免去這些被上了標籤的餐廳用餐,或是去了一次之後,便不再進入。有一個學生提到:「我去Taiwan Cafe吃過一次午餐。他們賣的就像其他簡單的中國餐館,並不是真的給台灣人吃的食物。我點了一碗牛肉麵,味道很差,沒有台灣的味道。我不會再去那家餐廳了。」這位朋友所想的是,只有中國人或是台灣人以外的人,會喜歡去這類餐廳,因為這些餐廳所提供的味道已經美國化了。然而,這樣的判斷只是基於他們的經驗,卻無法證明一個全面性的命題。中國與台灣學生想到的只是,這些味道比較差的餐廳提供味道比較差的中國菜,給不懂中國菜的美國人。
但在我自己嘗試過匹茲堡大部分的中餐廳之後,的確發現中餐廳等級的差異,Oriental Kitchen、Pacific Ring買得是比較港式的料理、Rose Tea則是台灣菜,他們都宣稱自己賣得是道地中餐或是台式口味,且價格也偏高。其他餐廳所賣的,在我看來,只是不好吃的中國菜,但能說這些就是美國式的中國菜嗎?我暫且要先打個問號。與其他名聲較好的中餐廳比較,這些餐廳所提供的食物只是比較沒那麼精緻,處理的程序比較沒那麼多。舉例來講,我在Oriental Express吃的叉燒飯,叉燒是用叉燒粉醃製、青江菜沒切完整數株盛在盤上、且沒有再多的配菜。再拿「四川快餐店」的左宗棠雞炒飯飯盒為例,裡面只有「純」炒飯、酸甜味的左宗棠雞與少許的花椰菜。但是這兩家餐廳的共通點是「便宜」,吃一頓大概五塊五美金左右,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這些食物只經過簡單的處理就端上桌,似乎情有可原。然而平心而論,這些狀況在台灣與中國大陸的一般餐館也看得到,大家常也是去吃過一次之後,便不會再去,但他們所提供的仍是中餐。在我來說,大部分台灣學生與中國學生對於中餐廳的評價與分類是帶有偏見且武斷的。他們只想到只有中國人或是台灣人可以辨別中國菜的好壞,且偏頗地假設了非華人的中餐消費者不知如何選擇餐廳,且這是為什麼有美式中餐廳的原因。台灣人與大陸人認為在中餐上,他們的味覺優於其他族群,但這個假設是奠基在民族性上,且將非華人擺在味覺較低劣的位置。 大陸與台灣留學生在各自的國家裡習慣了便宜的中餐美食,這讓他們大部分無法接受美國中餐貴且味道難吃的狀況。再者,大部分的華人學生可以在家煮簡單卻符合自己胃口的中餐,這更降低了他們去餐廳吃較低階中餐的意願,而當學生發現某些餐廳味道不美味,他們自然也不會再進入。他們的理由通常是:為什麼我要把錢花在難吃的食物和美國式的中餐上,我自己做的都比他們好吃。對他們來說,吃難吃的中國菜,是一種雙重的浪費,既浪費錢,又浪費了他們的味覺。中國與台灣學生缺乏了對於美國飲食文化的認識,在他們來到美國之前,他們僅透過少數餐廳與媒體來認識美國飲食文化。當中,只有單身的美國女性在一個人的聖誕節或是除夕向中餐館點炒麵,或是FBI與警察跟中國幫派在中餐廳裡幹架,把餐廳搞得一團糟。另一方面,他們在來美國之前,對於美國食物的體驗,也多停留在麥當勞的漢堡薯條與TGI Fridays的豬肋排,並不清楚美國飲食文化的精緻面,更忘了華人移民也將中國飲食文化引入美國近百年。很多美國人早已習慣在一週之中吃幾頓中餐,或是口味接近的日本料理,他們想打牙祭時,也會選擇到比較高級的中餐館,去吃美味可口的中國菜。而這些所謂的「美式中國餐廳」之所以存在,未必是因為他們提供美式的中國菜,而是因為他們便宜又大份,滿足了一般大眾的需求。台灣學生與中國大陸學生對於美國人中餐口味的想是「本質化的」(essentialized)。Edward Said曾在《東方主義》(Orientalism)一書中指出:東方協助定義了歐洲(或是西方)作為相反的意象、概念、人格與經驗(1979:1-2)。在這本書Said關注在西方的文學與學術如何本質化地詮釋東方及如何將東方建構為一個「他者」(the other)的「他者化」(the process of the othering)過程。而台灣學生與中國大陸學生對於美國人的味覺及美國中式食物的看法,也同樣是一種「本質化」的論述,就如同西方人看東方一樣。雙方都本質化了東方與西方,個自從自己的立場出發並且沒有給「他者」發聲反駁的機會。或許真有美式中國菜,但是這需要更廣泛的研究與討論,而這是一般留學生所無法做到的。
Reference
Edward W. Said
1979 Orientalis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