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的時候 常常為了不同的課程要跑教室 可能今天上午三堂課在輔大的東側 下午就換了一棟在學校西側的大樓上課 雖然跑教室不輕鬆 但總是喜歡那種感覺 一種追求知識與成長的動感 研究所的時候 幾乎都在同一棟大樓裡面上課 所以失去了跑教室的樂趣 上個月開始 利用當兵放假的時間 我要開始拾起書本 做個學生 沒想到 整個台北變成一所大學 我在整個台北跑教室 一天 我可能先在漢口街的地球村上課 中午接著在館前路的地球村上課 下午我到中山運動中心上體育課 接著我可能到微風國賓上電影課 有時會去百貨公司上一堂時裝課 當然也會和Sylvia找個地方kk書 回到家打開電腦繼續寫我的功課 整個台北 就是我的大學
目前分類:生活裡的點點滴滴 (62)
- Dec 10 Sat 2005 13:18
051210跑教室
- Mar 23 Wed 2005 23:06
050323 擔心…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cafesea/1320056221-2021524063.jpg)
幾次從部隊放假回到家以後,都會在書店待上好幾個小時,翻翻新出的書,也翻翻最新的雜誌,並沈浸文字圖中,為的只是一種跟得上時代的感覺。 或許,這就是他們所說的「資訊焦慮症」吧!平日接觸到的資訊太多,當與世界互動的管道出現障礙,所能夠得到的資訊變少,情緒也跟著焦慮起來,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的變化,擔心自己變笨。 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連續兩次放假,我都回到系上聽演講,不論我原本是否對於講題有興趣,只要是坐在那兒,就感覺到自己能吸收到新的知識,感覺到自己又有所成長,而不是任由自己隨著環境的封閉而變笨。 明明離開台北沒有多久,不過兩個禮拜的時間,卻感覺如此貧乏。明明再過十天又要放假,為何已經感覺到自己知識成長的腳步已經慢下。 或許,之前太過習慣於一個資訊爆炸的環境,也太過於習慣在聆聽對談中得到啟 示,塑模了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也界定了我存在的形式。學習,就是我過去二十幾年生活的代名詞。而今,要我停止從書本上吸收知識,專心為國服務,或許,我還需要時間,好好地習慣與適應。也或許,這是另外一種學習的形式,告訴我,世界的真實面貌並不是像書中那樣理想,而是美麗得殘酷。 別為我擔心,我過得很好。我是咖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