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網路社會觀察鏡 (4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從許瑋倫事件學習用網路參與社會 藝人許瑋倫因車禍意外往生令人惋惜年輕燦爛生命的早逝,卻也意外凸顯了台灣部落客們(部落格使用者)的在參與社會事件時的不成熟。 薛小姐在許瑋倫往生後,因為自己是藝人「仔仔」周瑜民粉絲,故在自己的兩個部落格上,發表了對於整體事件與許瑋倫小姐的些許不滿,但也同時激怒了正在為許小姐往生難過哀悼的網友們,並且引起網路上激烈的撻伐聲。事後,薛小姐已經向許小姐及社會大眾道歉,自己的部落格也已經暫停開放,希望能平息整個風波。事件當中,媒體多半注意到薛小姐犯眾怒,並有學者呼籲網友維持理性,卻沒有進一步探討事件發生的原因。 整個事件之所以會演變如此,大致上有幾個因素。最直接的原因在於薛小姐將自己的相片直接貼在自己的部落格上,讓來訪的網友都能清楚辨認都能清楚辨認部落格主人的真實身份,以致於讓情緒有了直接發洩的對象。一般來說,台灣民眾對於網路上的「匿名者」,或是未清楚自己表明身份的網路使用者,多半都當作類似「路人」的角色,對其意見只是聽聽,而未必會認真對待。但是,當部落格使用者將自己的相片展示出時,便等於像是站在攝影機鏡頭面前說話一般,必須對於自己的話語負最直接的責任。 第二個原因在於,儘管台灣的部落格發展快速,但社會整體還沒理解其身為「媒體」的本質。部落格一方面有著「草根媒體」的特性,將發言權還給民眾,但是部落格仍然也保持了媒體「便利」與「暴力」的特性。薛小姐在發表意見的時候可能只想到:「這只是自己的網路空間,我只是想要發發牢騷,沒有任何的惡意。」但是網路的弔詭之處便是在於,透過發達便利的搜尋引擎或入口網頁之中介,原本一篇只是自己情緒性的文字,在轉眼之間竟然變成了向全國民眾發聲的新聞稿。 第三,承上者,台灣民眾至今對於網路上的言論尺度,或是該如何在網路上發表意見,還沒有共識與自我的基本規範。不管是最先發表言論的薛小姐,還是事後在留言版上攻擊的網友們,其實都已經觸犯了相關的法令,也逾越社會可以接受的道德界線。民眾也該要認知到網路世界雖然自由,但就像是現實世界的延伸一樣,其實仍有其限度,應以不侵犯他人、尊重他人為原則。 芳魂早逝,引起社會的關注與無限惋惜,但相信許小姐也不希望自己引發社會或是薛小姐的不安。台灣的網路社會雖已成形,民眾也開始習慣透過網路與部落格參與社會上大小事件,但整體表現還未臻成熟。有關當局應該透過學校教育或是各種機制宣導使用網路的正確態度,網友與部落客們也應該要有自省的能力。 (本文為PChome新聞台2/19/2007嚴選好文,感謝新聞台抬愛)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070101WEB2.0的跨年 五年前,我怎麼可能想像和我一起倒數計時跨年的竟然會是一群網路上認識的朋友,在這之前我們從來沒有碰過面。 受網友蛋捲之邀,參加了她的跨年趴,雖然這個活動中有很多第一次參與的朋友其中,大家唯一的交集就是都有在寫文章貼在自己的部落格,平日的互動最多就是看對方的文章與MSN上的寒暄。但昨晚大家完全沒有陌生的感覺,很快地就能玩在一起,能自在地聊著各自的工作,也能毫不扭捏地玩起激爆骰子樂。 突然想起《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這本小說,這書名取得真好,那還是個只有BBS與簡單網頁的時代,第一次接觸網路的人們,對網路充滿著太多的幻想,雖然有許多美麗的故事,但也有像是網路經濟泡沫化一般的慘案發生。 部落格的出現讓人們網路上的身份變得具體,透過部落格來認識一個人,不光僅是相遇,還必須花時間好好閱讀他的網誌與欣賞他所拍的相片,更也參與了他留言版與其他網友七嘴八舌一來一往的網路對話裡。角色因此鮮明,個性因此出現,網路的神秘面紗逐漸揭去。 昨天參與其中一位網友說得好,這就像是小時候參加營隊一樣,大家來自四面八方,共同參與一個活動。WEB2.0的時代裡,在網路上活著,在網路上分享著,也在網路上找到了新的人際網路。 感謝天使蛋捲的邀請 祝福一起跨年的朋友們,新年快樂!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060920紅色迴紋針與庫拉圈~網路部落新經濟之初探 在美國Kyle MacDonald的用一枚紅色迴紋針,經過十三次的交換過程,終於換到一間夢寐以求的房子後。前幾天,台灣也傳出有人想以玻璃彈珠作為起點,想要透過網路上的交換得到一塊地,蓋起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這兩個故事一個發生在美國,一個發生在台灣,兩造都想透過「以物易物」的方式來換到心目中的理想目標。 畢竟人類學的影響太深,在聽到上面兩個故事後,直接讓我聯想到人類學最有名的「庫拉」!所有的涉獵過人類學的人一定都聽過這個故事:
在南太平洋上有個叫做初步蘭群島,住在群島上的島民們沒有貨幣,卻隨著其潮汐而來漁業文化發展出一種特殊「庫拉」交換體系,島民們期待著能夠在這樣的交換體系中,用白色的「伐乙古阿」臂飾換到畢生夢寐以求珍貴的紅色「伐乙古阿」長項鍊首飾…。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060906迷霧部落格十八年? 部落,人類學家畢生必經的試煉。部落格呢? 打開今天中國時報副刊,E8版浮世繪正中央有斗大的標題「不想迷失在部落格裡」,奪走我的注意力。短文裡深刻地描述一名部落客如何迷失在部落格的「人氣」數字裡,而失去了創作的動力,及事後自己覺悟的過程。文短卻簡潔有力,清楚傳達當前許多部落客的心理狀態。然仔細一看,這篇文章的作者竟然只是一名國中二年級的學生。有趣的是,再往前翻到E2的魅力週報,又有另外一篇「魅力是什麼?KUSO天后彎彎告訴你」。記者請來從無名小站部落格起爆紅的網路KUSO插畫家「彎彎」現身說法,教讀者們如何展現低調的魅力。在報導旁邊,還有一張「彎彎」本人的全身照,彎彎穿著日系風格白色紡紗洋裝,抱著新加入的家庭成員「阿魯」,掛著甜美笑容在臉上。一篇文章,一篇報導,前者透露出當前部落格「狂潮」 背後的隱憂,後者則暗示著部落格的成功法則。 當世界正以「部落格」重新定義社會的組成,卻很少有人談到部落格背後隱藏的問題。「網路成癮症」早已為許多心理學家討論,報導指出台灣目前已有600萬網路成癮人口,上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外,上網時數超過實際需要,也造成心理上對於網路的依賴。「部落格」是否也有成癮症?在「不想迷失在部落格裡」,作者「楓若葉」提到自己一度沈迷在「點閱率」與「人氣指數」等部落格統計數字中,反應出當前很多部落客的心態。如同前文<網路部落社會的形成>,我強調網路部落社會強調「感情」的投入,藉由不斷地寫貼文章與經營部落格,將部落格變成個人的延伸,從中得到與網友的互動,進而形成一種獨特的自我認同。但實際上當部落客的注意力從自我的抒發轉移到「點閱率」、「人氣指數」等數字時,也代表著該部落格本身的能量銳減,離部落客的自我認同也越來越遠,甚至扭曲了自我認同。 隨意點選幾個位於「雅虎」或是「無名」的部落格,會發現當中真正具有「內容」的其實僅占少數。多數的部落格僅為網友們個人的心情抒發,或是生活裡的流水記事,真正將部落格填滿紮實內容的其實比例偏低。事實上,對於很多人來講,「開」部落格的原因是「看著朋友有部落格,所以我也來開一個!」、「大家都在討論部落格,我也來玩看看!」等類似追趕流行的心態,而不是Web 2.0所追求的一種草根性的「資訊上傳」精神。回過頭來看,今日幾個為人所稱道的部落格,那個不是認真經營出來,且具有獨特的風格以及紮實的內容。「彎彎」、「What’s Up in Taiwan」、「輔大猴」、「食凍麵」、「Lowes」與「艾瑪隨處走走」等等無一不是如此。對這些人來說,那些統計數字或許重要,但背後真正讓部落格發光發熱的「部落客精神」卻是一股創作與分享的熱情。對他們而言,他們能夠清楚定義部落格對於自己意義,將其視為工作或是生活場域的一個角落,一個雖隱僻卻對外開放的角落,而不是一座令人迷失的森林。 到部落 進行田野工作,對於人類學家來講,是必經的試煉,也是人類學家心中的神話之一。體質人類學家(靈長類動物學家)黛安弗西(Dian Fossey)在非洲待了十八年,後來拍成了電影《迷霧森林十八年》。 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深愛台灣的原住民,最後甚至消失在台灣的深山野林之中。更別說所有有名的人類學家,哪一個不是從部落裡得到啟示進而解釋了人類文化裡的深層結構。進入部落,憑藉正是一股學術的熱情,以及對於異文化的熱愛。雖然田野工作常伴隨著疾病、痛苦與無奈,但是從中得到學術啟示的感動卻是無可比擬。當然,我們也常聽到某人田野並不成功,或是某人的田野工作上發生了嚴重的問題。分析這些問題,往往與準備不足有關,或是許多不可抗的外力因素。但這都阻擋不了人類學家對於田野工作的熱愛,因為唯有進入部落,才是人類學家的立足點。 部落格,即是當代網路叢林裡的部落。沒有熱情,沒有準備,沒有分享資訊的動力,換來的將會只是迷霧部落格裡十八年。 參考資料: 不想迷失在部落格裡。楓若葉。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float/0,3417,112006090600665+11051302+20060906+news,00.html 魅力是什麼?KUSO天后彎彎告訴你/ 丁文玲專題報導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806+112006090600370,00.html 網路成癮症 http://www.dgbas.gov.tw/fp.asp?xItem=5559&ctNode=418 圖片來源: 彎彎的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cwwany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060825網路部落社會的形成 一直在猶豫著,新聞台《咖啡海的天堂》的第三百篇文章應該要寫些什麼?畢竟第三百篇頗有意義。最後決定呼應「新聞台」本身所代表的「部落格」熱潮,探討一下當代網路社會的樣貌,這一方面是對於自己過去所寫的文章做一回顧,同時也希望從中建立起一套理論架構,以理解當代的網路現象。 「MSN」(用此代稱所有即時通訊軟體)與「部落格」早已成為台灣與全世界最重要的兩項網路現象。「MSN」為電腦網路使用者作為生活中重要的溝通工具,其重要性可與行動電話相比。全球數目每秒激增的「部落格」則成為當代人在網路世界表達自我的重要場域,也是宣示自己成為網路公民的身份證與履歷表。關於MSN與部落格發生的歷史,已有很多人討論過,在此不多贅述。只是要提醒,這些網路服務的普及背後有尚有整個台灣網路硬體成熟、電腦相關商品質好價低、政府推廣電腦網路教育等原因,讓「MSN」與「部落格」有良好的土壤可以深根。 何不用「部落」的概念來解釋網路上的「MSN」與「部落格」。當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網路社群」、「家族」在網路上興起,藉著網站凝聚社群的向心力,或著是每個人啟動自己的「MSN」時,長長的聯絡人名單秀出,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為中心,來經營自己在網路世界裡的人際關係。這種人際關係的性質,除了事務性的溝通之外,更重要的是個人情緒的表達以及實際人際關係的延伸。而當越來越多的溝通工作並不是在真實世界發生,而是發生在網際網路世界,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真實活動」發生在網路世界裡。就像我們看到一波又一波波的網路話題,網友們如朝聖般前仆後繼地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是如我與身在北京的父親,雖相隔邀遠,卻因MSN感受不到溝通的困難。 然而,該如何定義網路上的「部落」?對於較早期的人類學家而言,「部落」(tribe)往往代表著一種相對較原始純樸的生活空間,或是具有遠距離的想像,同時也指射比較小型的人群生活共同體。當代德國消費社會學家Maffesoli則以「部落」來理解當代消費社會,強調消費過程中的「情感」作為「部落」的指標,當代人因為消費習慣而聚集,藉由相似的「品味」與「生活美學」形成了新的「部落」。綜合以上對於「部落」的想像,我們可以嘗試對於網路上的「社群現象」做一個定義:「遙遠角落以個人情感為中心的社群。」 以「遙遠角落以個人情感為中心的社群」做為網路部落的定義出自於對於「MSN」與「部落格」的觀察。當我們開啟「MSN」,常常的聯絡人名單。所以,我們可以想像一張台北市地圖,在地圖上可以畫出大大小小的同心圓,散佈在地圖上。每個同心圓的圓心即是個人的MSN介面,而向外的各層即是聯絡人。或是,我們可以想像另外一種地圖,在這張地圖的中心是個人的MSN介面,依照聯絡的頻繁程度一層一層地將聯絡人相外圍地位。而每一個聯絡人也可以成為新的圓心,畫出同樣的同心圓。這兩種地圖中,真實的距離消失。距離不見了,距離只存在於「上網的頻率」及「與『連線工具』的距離」。每一個同心圓都是以個人為核心的部落,整個網路世界即是部落散佈的是世界。 當然,只有MSN,還不足以稱之為網路部落社會。「部落格」的形成,才算宣告其誕生。「部落格」的中文譯名也取得真好,暗示了「情感」在網路世界中的重要性。「格友」/「部落客」貼在部落格上的每篇文章,所傳遞的不只是資訊,更是活生生的情感。再者,透過一些簡單介面的設定,部落格與部落格之間,更可以相互連結起,形成一個更大的串連,也就是一個更大的「部落」,甚至可以擴張到成為一個「民族」。 部落格與MSN之間的關係可以是直接也可以是間接的,端看使用者本身是否連結起。使用者可以在MSN的暱稱裡加上自己部落格的網址,反之亦然。而即便不願在部落格上貼上MSN帳號,部落格本身的張貼與留言功能,也能發揮出類似MSN的效果。或許我們可以說,部落格即等於「MSN」,差別只在「對話速度的快慢」而已。雖然上面的論述偏向把MSN當成是工具,但實際上MSN其實也是一種記載文章的地方,也就是說,MSN也是「部落格」。別忘了,MSN還有記錄對話的功能,把曾有的對話檔案打開,對MSN的使用者而言,不也像是貼在部落格上的文章嗎?更別說MSN使用者對於本身暱稱所做的變化,每次的變化不也是個人情緒與資訊的呈現嗎? 沒有歷史留下的人群聚集,僅能被稱之為「市場」,或是「集會」。而隨著情緒、想法被記錄留下,感情也隨之投入在這樣的人群之中,網路的使用也因此帶有了儀式性的意義。人類學者指出,部落社會的延續有一部份原因即是靠著口傳神話的記憶。MSN與部落格的溝通方式即以文字取代了口語,存載在觸摸不到,卻能點選連結的虛擬空間裡。對原初部落來說,神話即是歷史,歷史即是神話。而對於MSN與部落格的使用者而言,曾經講過的話,曾經參與網路活動的記憶,也都清楚地被伺服器或是電腦硬碟紀錄著。MSN就是高立的「圖騰柱」,傳載著自己的神話軌跡。而部落格所表達的不光是生活美學而已,更是生活哲學。「我的宇宙長什麼樣子?請看我的部落格!」。同樣的道理可以用在MSN上,「我是什麼樣的人?」,也投射在MSN的聯絡人名單上。神話般的思維,都可在「MSN」與「部落格」裡找到。 正因為MSN與部落格,我們對於網路有了感情上的依賴,一旦我們脫離了網路,便感覺像是被踢離開某個重要的場域,甚至感覺找不到自己。這正是「部落」,自己即是部落的頭目,沒有族人的頭目,還算是頭目嗎?我們回到了原始的生活嗎?或許我們可以說,因為網路,我們回到了重視情感的部落生活,找到了原初的自己。 圖片來源: http://issue.udn.com/DAILY/8912/15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0609用Web2.0的新聞台追悼逝去的點閱率 從2003年8月開始玩新聞台,每天必做的是即是上網打開新聞台,看看累積的訪客數也注意每篇文章的點閱率,但隨著新聞台更新成Mypaper2.0版,點閱率已成為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回應數。說實話,取消點閱率的頭幾天,生活中少了一個值得注意的數字,感覺有點失落。但從Web2.0的角度來看,這位常不是件好事。從去年起,網路生態開始朝向Web2.0的方向發展,過去單純搜尋資料的時代即將過去,轉而強調網友在網路世界的參與與發聲。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想,過去Web1.0的時代裡,網路世界所提供的服務比較像是物理作用,只是單純的作用與反作用,但是在未來的Web2.0時代裡,將會是化學作用的局面。就像咖啡海之前文章裡提到的,網路已經成為每個人都必須要在網路世界裡找到定位與發聲,唯有積極參與網路世界,才能在這虛擬的世界裡得到實際的認同與利益。新聞台取消了點閱率的計數,即是宣示Web1.0的時代已經過去,文章的點閱率不等於文章的價值,「回應數」才反應了文章與作者在網路世界裡真正的身價。 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新聞台已經成為部落格了,更加強調部落成員間意見的交換,也更加重視部落成員要主動針對其他新聞台的文章發表意見,因為這才是讓別人在自己新聞台留下足跡的最快方法。新聞台變成部落格,不僅是一個網站體制的改變,更是「新聞」這個詞彙有了新的意義。過去的新聞台已經突破了主流媒體的屏障,讓每一個人都有辦報、發聲與作主播的機會。但這仍是「單向」的,新聞媒體與讀者之間的交流仍然不夠直接,新聞仍是媒體所製造。但當新聞台成為部落格,「新聞」更需要的是成為網友駐足留下意見,讀者的意見決定了新聞的價值,讀者的留言也將成為新的新聞。這就是Web2.0的精神。 不能否認,前一陣子<我們都是火星人>一文變成新聞台「嚴選好文」時,該篇文章的點閱率短短幾天累積到2000篇,心底頗為歡喜。這個數字大概是我之前三四十篇文章加起來的總和。隨著點閱率的取消,再也不知道這篇文章到底有多少人看過,而這個答案也跟著沒有再去討論的必要性。期待,自己在未來能寫出讓自己更滿意的文章,同時也引起更多人的迴響。這並不是為了利益,而是要宣誓,讓我們一起成為彼此的新聞,成為真正的新聞部落。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060526網路小說新趨勢~宅男好人出頭天 愛情似乎理所當然屬於帥哥美女,就算你不帥也得要有錢有身高,但當一個男生既不帥、不高又沒錢,那他還有資格談戀愛嗎?網路小說市場上最近出現一個新的類型,試圖捍衛他們追妹的基本人權。我們姑且稱之為「宅男類」的網路小說,目前最為當紅的兩本是《原來我不帥》與《正妹大學宅男社》。這個類型的小說有幾個特點值得一提,或許我們可以稱其為這類型小說的公式: 1.書中的男主角追求異性的過程中都有悲慘的遭遇。不是被狂發好人卡,就是被發醜人卡。 2.在書中都充滿著Kuso風格的敘述,喜歡把原本屬於其他脈絡的東西,挪用在故事裡面。比如說《原來我不帥》挪用了電影《無間道》裡黃秋生與梁朝偉在天台上的對話,而《正妹大學宅男社》也挪用了《全民大悶鍋》裡「張國志老師」與殘酷舞台裡的包小柏等角色。 3.男主角一定要有兩位以上的損友,負責讓男主角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 4.女主角一定要很正,而且很難很難追。 5.書中都充滿了網路上流行的話題或是網路用語。例如Orz、「瞎」、「正妹」等等。 6.男主角都有一個純真的心靈(難怪會被發好人卡),雖然最後仍未必能藉此贏得女主角芳心。
這類以自嘲或是挖苦自己的網路小說類型,我們也不能忘了《真的不是羊肉爐的錯》、《隔壁貓叫日記》這兩本。作者皆嘗試把自己生活中哭笑不得的遭遇化為文字,藉由出版所得到的版稅,讓身心的創傷稍稍得到撫平。 但上述所說的許多元素在網路小說之經典鼻祖《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裡,都可看到其原型。書中的痞子蔡在用語上喜歡搞Kuso、阿泰常常潑痞子蔡冷水,親舞飛揚與小雯也曾經拒絕男生的搭訕。不過,雖然《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成為網路小說重要的典範,但之後網路小說的發展,似乎只借用了「網路」在宣傳流通上的便利性,故事本身的內容鮮少真正觸及到網路文化本身,枉稱「網絡小說」。即使是蔡智恆,在《第一次的親密接觸》之後,也未曾再寫過以網路情感為主軸的故事。原因很簡單,因為《第》所立下的典範太高遠深刻(或許應該說該書太精簡原始,反而很容易成為其他作者模仿的對象),不論再怎麼寫,都很難逃脫《第》的影子。在這樣的脈絡下,「網路小說」好長一段時間都與「網路文化」有明顯的脫節,網路也僅成為許多新興作家嘗試發聲的管道而已。 《原來我不帥》與《正妹大學宅男社》兩本書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有蛛絲馬跡可循。首先,在周星馳電影與「大悶鍋」之類節目的推動下,在搭配上網路BBS與部落格討論機制的推波助瀾,台灣本身的Kuso文化愈見成熟,越來越多人開始喜歡「亂用」或是「惡搞」,而且有越來越多的人從欣賞當中的表演得到樂趣。這讓原本很多只屬於「原典」的經典角色、對話與場景,都有了重新被詮釋的可能性。 其次,網路文化本身成熟。網路不僅是溝通互動的工具,而是已經有其獨特的文化特徵。除了上述的Kuso風潮,網友們利用網路在「討論」上的公開性與便利性,很多的詞彙透過網友的溝通互動,或是鍵盤語言本身的特性,都具體地呈現在部落格、BBS或是網路裡的公共空間上。因此,日常用語中的「瞎」、「表特」(beauty),或是反應鍵盤語言的「火星文」,如:Orz、囧rz等,已經成為網友們日常生活語言裡的一部份。當小說作者們使用這類詞彙時,除了有介紹的作用之外,也更能得到網路世代讀者們的認同,認為這些書其實都清楚的反應網路文化現象。 第三,物極必反,當宅男與好人卡卡奴被壓抑久了,逆襲也就跟著發生。這種正妹當好人卡發卡公司越來越普遍的現象,背後其實反映了男性在當代社會裡對與異性互動有很深的焦慮。或許有些人覺得這是危言聳聽,但當把這類小說的出現與台灣外籍新娘比例越來越高的現象聯想在一起,我們就可以發現,這種焦慮在台灣的男性間越來越嚴重。當這個世界越來越強調「流行」、「時尚」、「消費」與「美學」,從小以「美」為重要價值觀的女性在這社會上也越來越佔優勢。當前台灣就像《電車男》裡的日本一樣,現代社會裡,女性對於掌握消費社會裡的流行趨勢佔有了先天上的優勢,而只懂得專心工作或是3C家電的男性反而因此越來越難得到女生的青睞。「宅男類」小說的出現明顯就是一種壓力的發洩,除了揭露這類男性同胞的壓抑心境外,也嘗試告訴女性同胞們,擁有一片真心的宅男與好人其實也是很值得交往的對象。 好人未必等於宅男,但是一直被發卡的好人很容易就因此失去自信,變成與戀愛無緣的宅男。於此,宅男與好人到底能不能把上正妹已經不是重點,而是宅男好人如何被正妹發卡與羞辱才是賣點。就看作者們如何讓可憐的男主角們陷入無法翻身的地獄,如何在自尊心嚴重被摧毀殆盡的狀況下還能自立自強,努力欺騙自己宅男還是有可能找到春天。現實生活裡,當真實的好人與宅男們看到這類小說的暢銷後,或許也已經開始整理自己的核卡經過或是宅男演化史,然後貼在網路部落格上,等待下一個出頭天的就是自己。 以「宅男」與「好人」為核心的故事在網路世界裡將會越來越普遍,這反應了社會趨勢本身,也讓我們見到台灣獨特的網路文化。可以預見的是,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小說可以歸類在這類型之中,並且得到讀者的喜愛。而在此,我們更應該期待有沒有以女性為主角,或是以「宅女」之類的角色為主角的小說出現。網路不僅是男性的世界,女性在網路時代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與當代男性互動的過程,將可能會是下一個值得注意的網路小說類型。 向兩位宅男好人致敬~ 《原來我不帥》作者Lowes官方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Lowes 《正妹大學宅男社》作者食凍麵官方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stonemanwin 咖啡海精心製作,宅男成長後的當兵故事《小魔女的豆豆龍》 http://tw.myblog.yahoo.com/jw!KnauJRiREREM0m7CXLMJ6lp0Gw-- 如果上述連結沒用,請至Yahoo/部落格,搜尋「屋頂上的咖啡海」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060514部落格的下一步(二) 在我看來,在其分析部落格當紅的原因之後,更重要的是要預測部落格的下一步為何。這不僅是要預言未來的網路商機將會落在何處?更重要的是要探討網路時代部落格所帶來的社會效應為何?自己雖然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從科技史的觀點來看,創意往往是科技發展的最大原因。我們該如何看待部落格?部落格究竟是什麼?《誰沒部落格》之書中作者提到,當我們越想去定義部落格為何物時,部落格本身已經不斷在變形,超越了當下所下的定義。既然我們無法給部落格一個清楚的定義,那我們不如反過來看部落格對於人與社會的意義為何?從功能與意義的角度下手,反而容易幫助我們掌握部落格的精神。(當然,這對受文化人類學訓練的我而言也比較容易發揮。:P) 部落格是意見資訊的「部落」 「部落格」一詞來自翻譯英文Blog,原意為「網路日誌」。但有意思的是「部落」本意tribe並不在Blog的原意裡。不過從「部落」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有一些有趣的收穫。在人類學的角度來說,「部落」往往代表了一個較原始、傳統、封閉的社群,居住當中的「鄉民」共享了一個意義體系,有獨特屬於這個部落的文化於其中。問題來了,「部落格」可以是「部落」嗎? 有人把部落格稱之為「草根媒體」,用以區別被大型財團或是政府所控管的「大眾媒體」,強調部落格所代表的言論自由以言論的原創性。從這個角度來講,部落格上的資訊具有某種「原始性」,是每個部落客最直接的發聲,是赤裸未經修飾的。但光具有「原始性」並不足以讓部落格成為一個部落,因為「部落」絕對不是「個人」,而是個人所集合起來的「群體」。以這個觀點來看,BBS上的「美食版」、「Beauty版」似乎還比較接近部落的樣貌,每個版的「版主」就是部落裡的「酋長」,而「版聚」則像是部落裡的大型聚會與宗教活動。但部落格本身從個人出發的模式,提供了以「一個部落客」為核心成為部落的機會,區別了BBS以「議題」為核心的樣貌。 不要忘記,每一個部落格平台,如「雅虎部落格」、「無名小站」、「天空部落」等等,各自擁有獨特的介面,也讓使用者形成特殊的行為模式,也有特殊的文化於其中。如「無名小站」的使用者對於相簿的熱愛,以及「雅虎部落格」裡部落客們對於一些由平台所發起的「議題」的回應。往友當然可以恣意跳躍於不同的部落格平台之間,甚至一個人還會有好多個部落格。以我自己為例,我自己落腳的地方就有PChome新聞台、雅虎部落格與無名小站。很清楚的是,每一個部落格平台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也有因為介面設計而產生的特殊文化。 或許有人會問,Blogers希望自己的Blog升級成為部落嗎?我對於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絕大部分的人以部落格參與網路社會就是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夠在網路世界裡被別人所認同,期待自己在網路世界裡找到定位。而部落格本身的設計就讓「部落」成為極為可能的選項,每一個部落格不僅傳達了部落客本身的意見,更因為部落格本身的經營設計,讓該部落格也成為某種程度的「平台」或是入口網站,讓前來瀏覽的網友們能藉此看到其他的部落格。如果把每一個部落格當成「點」,那那每個提供往其他部落格之「連結」的部落格,將交織成一張又一張的「網」。每一張網皆為「品味」、「嗜好」、「個人關係網絡」、「共享意義」等等之集合,換言之,每一張網即是一個活生生的部落。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0418部落格的下一步(一) 雖然相較於《數位時代》2005年六月「解讀部落格現象」,2006年五月的主打「Blog Power 2006決定版」真的遜色許多。這當然有可能是2005年的我們才剛開始認識「部落格」,到了2006年我們已經被相關的資訊灌爆,沒有新的觀點或是新的預測真的很難吸引我們。但在這本雜誌當中仍有一些觀點值得探討。 「Blog Power 2006決定版」首先點出2005年到2006年之間幾個突然爆紅的網路現象,如:《可不可以不要上班:彎彎的塗鴉日記》以及《dodolook》,並收集了50個精選部落格。部落格已經不再是「資訊的交換地」,而是「事件的發生地」。隨著網路科技的成熟,現代人的互動依賴網路的程度越來越深。但每一個廣為人知的「部落格事件」幾乎除了本身在網友間傳開之外,但知名度上真正有進一步的突破卻是部落格本身在「傳統媒體」上曝光之後。「瑋哥部落格」、「彎彎」、「dodolook」除了本身有足夠的吸引力之外,店子媒體與傳統媒體交互加乘影響的效只能說是相得益彰。不管是電視還是雜誌,除了視部落格本身為一新興的傳媒外,更把「人氣部落格」看成是具有新聞價值的題材,進而大肆報導。在這樣的脈絡下,人氣部落格透過傳統媒體傳得到了意外的宣傳機會,進而有機會讓更多的人知曉。統媒體則因為部落格吸納群眾的具體效果,檢驗了每一則新聞的價值,更明確感受到閱聽大眾對於新聞本身的態度與意見。 其次,「Blog Power 2006決定版」也指出個人對於自己部落格的深耕,彌補了台灣「達人」與「玩家」文化的空缺外,也帶來了出版也傳統機制的顛覆以及無限商機。但從這一點來看,我認為與其說部落格是一種「個人主義」的表現,倒不如說部落格其實是網路時代自我認同的追尋。所有的部落客除了經營自己的部落格之外,同時也是網路的重度使用者,而且這種人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也需要在網路世界裡被認同。尋求認同的過程一開始是無償的,僅能埋著頭寫文章貼在自己的部落格裡,等待有同好或是知音出現。但隨著網友的捧場及呼朋引伴,原本的孤獨的部落反而成為網路觀光的名勝,部落客本身也在網友的回應與支持中,找尋到認同也建立起自信。而每一個成功吸引金主而爆紅的部落格,都在在證明了資本主義商業機制背後與個人主義之間的緊密關連性。於是乎,一篇部落格上的文章都有可能轉換跑道,成為出版品內的一頁,詞現每一個文字最大的價值。當然,在我們僅注意部落格的經濟利益同時,更應該回到部落客本身的創作動力,講其當作出發點,去瞭解每一個頁面的關懷,進而也找尋到激發自己創作的初衷與原點。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0319網路購「點心」 有沒有發現,最近有越來越多種的食物我們無法直接去店面購買。相反地,我們必須透過網路或是團購的方式才能吃到這些「傳說中的食物」。當網路不再僅是資訊的集中地,而是資訊的即時交換管道時,網路購物的機制便也應運而生,而隨著網路購物工具越漸成熟,我們在網路上所能購得的除了日用品,更能買到好吃的點心。在這一波「網路點心購物」浪潮中,可以看到「魏記麥芽堂」、「依蕾特布丁」、「(花蓮的)提拉米蘇」等點心突然共同帶動起網路購買點心的一波波浪潮。但在這當中,我們除了要歸因於網路消費工具的成熟(其中以網路購物介面的成熟與宅配的普及為最重要),以及業者們在口味上的講究等因素外,也應觀察這些網路點心成功背後的文化性因素與意義。 網路點心是現實世界買不到的食物。正因為這些網路食品業者放棄了傳統的店面通路,選擇了以往路作為與消費者互動的介面,這些網路點心才成為一種「傳說中的美食」。這些網路點心顛覆了消費者消費點心的傳統習慣,在文化習慣的斷裂縫隙中產生了巨大張力。試想,過去我們對於點心消費的想像,多半是直接自麵包店、蛋糕店或是飯店裡面購買。消費者可以清楚看到所想要買的商品,進而可以挑選,用最快的時間完成消費的動作,享受到期待的美味。相反地,網路上購買點心,消費者不僅沒法現場挑選,僅能夠過網頁上的介紹來認識商品,更沒有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享受到美味,而需等上不少時間(再怎樣快速,整個過程絕對比現場購買來得久)。在等待的過程中,點心的美味也被加乘,成為好不容易得到的傳說美味。 在網路點心購物的過程中,廠商與消費者為了降低運送上的成本,往往採用了「團購」的方式。根據一些資料顯示,使用團購消費的多半是以公司行號為單位。在團購的過程中,往往會有人發起,這個發起的人可能是從朋友那邊聽說,也可能從網路上得知點心的消息,但往往多是沒親自食用過,而是相信網路上所建立起來的「口碑」。有興趣的人就一起跟著填下自己所想要的數量,最後送出訂單,大夥一同等待美味點心的送到。在這樣的過程裡,網路點心將「工作場域」轉換成「生活場域」。每個參與團購的人在工作之外有了截然不同的「集體經驗」,成為團體之間的話題,也成為團體之間共同的回憶。每個參與這個過程的人,都藉著網路購物共同經歷了一段「追尋傳說的過程」,不僅如此,還一起把這段過程吃下肚子,徹底消化。 因為網路,對於美食我們有了親自購買之外的新消費方式。在這新消費方式中,「傳說」的力量讓點心更添滋味與風味,也讓吃到點心的饕客們,成為一同在網路上探險的勇者。 依蕾特官方網站: http://www.elate.com.tw/main-home.asp 提拉米蘇精緻蛋糕 http://www.tiramisu.com.tw/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YAHOO開部落格始測試了,說實話,我動搖了! 我思考著新聞台與部落格之間我到底該作怎樣的選擇 畢竟在這兩三年裡,新聞台一直是我重要的發聲場所 記錄了我許多的心情,也為自己的生活與生命留下了記錄 但是這裡一直有些讓我不滿意的地方 比如說,個人風格太弱、版型不夠美觀等等問題! 但是反過來講,這也是這裡的優點,不用花太多的心思在版面上 可以專心在文字的創作 部落格雖然強調了個人風格 但反過來講,其太過強大的個人性,也剝奪了隱身網路後的樂趣 版面上豐富的選擇、炫麗的色彩也讓人分心在網頁的外在 到底,該不該搬家呢?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咖啡海的不負責影評 寫在看《電車男》之前 當網路上許多朋友已經開始針對《電車男》這部電影沸沸揚揚地開始討論時,我可能正在部隊裡過著坎坷的日子,也還來不及在第一時間去觀賞這部令我期待的電影。但在看電影之前,我倒可以先說說看完《電車男》小說的一些想法。 先來講講《電車男》作為網路文學的「文體」形式。《電車男》是以日本2ch也就是台灣所熟悉的BBS留言版上的留言所匯集而成的一本小說。與其說是小說,倒不如這說是一本「留言本」。這本小說並沒有單一的著者,而是將廣大的中野獨人,也就是BBS的匿名使用者,在網路留言版上的留言重新編輯而成。在小說中,我們看不到太多的旁白,更看不到有所謂的作者意識的呈現,僅有以留言而成的對話紀錄。 在台灣的網路文學中,《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蔡智恆嘗試了以痞子蔡與輕舞飛揚兩人的對話記錄作為文本的核心,以一行一行地對話,呈現出BBS上相互丟水球的樣貌。「對話」不再需要脫口而出,寫東西也不用再振筆疾書,將自己在網路上與別人的對話保存下來重新編輯,再加上時間、背景等等元素,就能成為一篇好的小說。在該書中,痞子蔡更將自己對於網路與BBS的觀察融入在男女主角的對話之中,使「網路」不僅是連結主角們的通路,更是整部小說的主題之一。在《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的創作過程中網友們也爭相在成大的BBS上留言,發表自己對於故事連載的意見,這也成為痞子蔡在創作時的重要參考。台灣的網路文學於此,開始了最重要的一頁,也成就了《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在台灣網路文學的經典地位。而當台灣的網路文學離「網路」這個主題越來越遠,《電車男》這個日本的例子,似乎暗示了「網路本身即是文本」的全新可能性。《電車男》的文本是集結了眾多網友們針對一人物事件的留言,挑選符合主軸的篇幅,再將其作適當的編輯而成。從「作者」的角度來說,這整本書乃至這整個事件,並不是一人之作品,而是眾多網友的結晶。「留言」即是文本,網友所留下的記錄成為故事的本身,而新的留言不僅左右成為故事本身,也主導了故事的發展。 就像前面所提的,這不僅是一本「留言本」,更是一個網路事件的真實記錄,是每一位網友參與「電車男」與「愛瑪仕小姐」真實生活故事的寫真。也因此,這本書更加地富有召喚的力量。故事當中暗喻著每個網路使用者除了都能參與於網路事件與網路文本誕生的過程中,更蘊含著每個人都能像電車男一樣擁有美麗邂逅及動人愛情的可能性,因為這是一個網路族們真實都參與其中的真實事件。網友們藉著對於整個事件的參與,使電車男成為「秋葉男」、「御宅族」與「毒男」們的具體投射,將自己所無法完成的目標藉由電車男來達成。反過來講,電車男的故事也提供給這些人莫大的勇氣,成為社會集體治療的一個成功案例(或許也增加了日本的結婚率也不一定)。話說至此。令人好奇的是,既然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實際的男女主角會怎樣看待這樣一個因自己而起的網路風潮。他們是否料想到自己的故事竟然成為影響日本社會的重大事件,又是否想過自己已沒有理由分手,因為他們早已因為網路機制轉化為網路世代下日本人心目中的愛情英雄。 近來日本電影大量自「純愛系列」的小說裡找尋題材,將很多動人的故事拍成電影。藉著小說與電影相虎的加乘,在恐怖靈異之外,「純愛」成為日本電影的另一支主流,讓電影公司賺淨不少白花花的銀子之餘,更讓眾多影迷在看完小說賠上了眼淚之後,又為了影片流淚一次。許多地景也跟著小說與電影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成為日本書迷與影迷朝聖的必經之地,更帶動了另一波地「文化經濟」。反觀台灣呢?台灣近年來在網路文學的蓬勃發展下,許多作品也深深打動人心。「痞子蔡」、「藤井樹」、「敷米漿」與「九把刀」等等都創作出令人喜愛的作品。但台灣的電影公司或許還無法理解這當中所具有的力量,除了痞子蔡的作品外,尚沒有將網路上的故事翻拍成電影的風潮產生。當《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宣布要拍成電影時,我頗為高興,為台灣本身的小說創作能搬上大螢幕而興奮。但是,當導演宣布這整部電影裡場景要捨棄原本小說中所提到的「成功大學」,而要移師大陸拍攝時,我的心就已經涼了一半。當影片中的地景脫離了原著,書中原本的味道也跟著走調。果然,電影推出後,無法喚起台灣讀者對於整部影片的認同與喜愛之外,還引起書迷不小的撻伐聲浪。 再來看看電車男與當代消費社會間的關連,書中所謂的「秋葉男」、「御宅族」與「網路毒男」分別都有各自的消費偏好,其與每個人的消費美學密切相關。「秋葉男」愛跑東京秋葉原的電器街、「御宅族」是動漫畫與成人AV的忠實顧客,「網路毒男」更是大量從網路上找尋消費所需的資訊,或是沈迷於網路遊戲之中。消費雖然是個人的行為,但消費者卻能透過商品及消費工具(或是環境)本身所帶有的美學特徵,形成新的群體與身份認同。消費時代裡除了藉由消費行為本身形成了新型態的部落之外,網路更成為新部落裡成員相互連結的重要管道。但如同德國社會學家Maffesoli描述新部落具有「明顯消費特質」、「快速聚集」與「快速離散」等特徵,新部落的成員往往也隨著個人美學的轉變,有了新的消費習慣,也變更了自己所屬的部落及其認同。集「秋葉原男」、「御宅族」與「毒男」於一身的「電車男」消費習慣在網友們的介紹下逐漸改變,並且隨著自己新的美學品味逐漸成形,除了擺脫「網路毒男」的魔咒外,也一步一步地脫離原本的「秋葉男」與「御宅族」的消費慣習,以新的個人樣貌與消費行為發展戀情。因此,我們看到電車男在留言版上宣告了自己將會逐漸脫離「秋葉男」與「御宅族」,以新的個人美學風格與消費習性,加入新的消費部落。 「電車男」不僅僅是一個真實且極富號召力的愛情故事,一篇篇網路留言所帶來的網路文學文體革新,更是當代社會「消費性」與「網路性」兩股重要力量交會的見證。 圖片來源: http://www.lsmovie.com.tw/denshaotoko/09_download.htm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40808你Skype了嗎? 在PChome與各家雜誌的介紹推薦下,這禮拜開始使用Skype「網路電話」。必須說實話的是,其實想用這套軟體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並不是省錢,而是想耍帥。想要如同好萊塢電影裡的上班族一樣,使用麥克風耳機,讓自己能在講電話的同時,還能騰出雙手繼續使用我的電腦。但是,隨著使用的機會愈多,對於Skype這玩意兒也累積了一點點心得。 父親節前一天,和北京的老爹用Skype聊了大概有半個小時,他提到北京因為與日本的足球大戰輸了,不得不派出公安武警在街上維持秩序,以免整個北京市的治安出了岔子。這是這兩年來和老爹用用長途電話聊最久的一次,而且心情格外輕鬆,原因不外是我選擇了最低成本的通訊方式,不用擔心電話費帳單。同時,通話品質上甚至比用手機講還來得清楚,幾乎沒有雜訊,更沒有延遲。這是相當經濟、實惠、高品質的通話過程。兩人的距離不再被電話費率所決定。 ICQ、MSN等通訊軟體在本世紀初打開了網路通訊的市場,形成了21世紀的通訊文化,讓文字穿越了距離限制,成為彼此聊天的重要工具。隨著通訊技術的進步,圖像、即時影像與語音一步一步地加入網路通訊的工具行列,成為現代人聯絡彼此的選擇。Skype之所以能快速地發展,來自於其整合了通訊平台,除了即時影像以外,手機、市內電話與國際電話都可以透過電腦撥號,進行通話的動作。其清晰與近乎完全沒有delay的通話品質,更讓用者愛不釋手。只是,當大家都已經用慣了MSN,習慣用文字來聊天的同時,誰又會想來用Skype網路電話或是即時通訊?此外,筆者許多朋友、網友也興不起使用Skype的念頭,甚至有排斥的情緒。 通訊技術所要做的正是將距離化解於無形,將世界愈縮愈小。而距離其實與視覺與聽覺息息相關。尤其是視覺,視覺決定了實際的間隔距離,形成了大小差異的透視效果。同時,目睹一個人形體的運動也宣告了一種聯繫的產生,形體的大小則是反應了活動外的實際遠近狀況。聽覺往往給人的距離感不甚明確,但大小聲的別異也幫助人判斷距離上的參考。因此,當我們拿起電話,聽到聲音時,會產生一種「接近」的感覺。有趣的是,當距離太近的時候,人其實無法判斷所看到的是何物。但聽覺卻不會因為遠近而判斷不出生聲音的特徵,而是從聲音本身的波動來判斷聲音的特性。 一直以為,網路通訊其實應該要分成兩個層面來看,第一個層面是通訊本身,第二是通訊與網路交友。通訊本身是在完成距離兩端的聯繫,藉由媒材,讓訊息可以在遠距離的兩端間交互流動。電報機、電話、傳真機、CALL機、手機最基本的功能都是要完成兩端資訊交流的任務。但是當網路通訊出現之後,因為網路本身具有虛擬的特質,也連帶使網路通訊帶來了新的意義。 通訊者在網路上認識了彼此,但卻沒有留下真實的姓名,而只留下了暱稱。雙方也沒有交換電話,只是看到了相片,或是用圖像來代表自己或是當下的心情,都是網路上普遍的現象。電腦上文字與圖像的通訊方式基本是不帶有距離感的,而是呈現2D平面的狀態,我們凝視著文字,卻看不到真實的形體,我們目睹了語言,卻沒有相伴隨的聲音。視訊球的出現讓即時影像也成為網路通訊時的另一重要資訊來源,讓通訊者能夠清楚地看到對方實際的形體,光影所行城的具體感及形體大小所行城的距離感,都讓通訊者能清楚掌握自己正在和誰使用文字對話。這視訊球讓通訊本身離開了2D的階段,通訊者的肢體語言也成為網路通訊的一部份。 網路通訊「語音系統」的發展,則讓通訊者更有一種「接近感」,清楚地感受到對方所發出的資訊,化成言語在耳邊出現。正如前面所題,聽覺提供了「親近感」,語音系統讓網路通訊給人更實際具體的感覺。但是,正是這種太過親近的感覺,讓筆者許多朋友為之卻步。 可能是世代差異的緣故,筆者的不少朋友們雖然習慣用MSN,卻不太有意願使用Skype或是MSN語音系統。至於不用的原因則是多種,有的人認為講電話要專心講,在麥克風耳機會讓人不認真,一邊講電話一邊打字。有人認為自己的聲音不好聽,決定不要用聲音真面目與未曾謀面的網友通話,避免破壞印象。有人則認為,用聲音直接和不認識的網友聊天得不到原本使用文字時的安全感,太過接近的距離,讓他無法自在地使用網路。 相較於一些敢冒險的年輕人,這些朋友其實是對網路通訊中感官模式上的變化感到焦慮(當然也包括我自己)。通訊模式的變化速度太快,讓原本好不容易養成的習慣與慣用的技能技巧面對挑戰。好不容易習慣了用文字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交朋友,給自己一個暱稱、用圖像表達自己的情緒,用文字的節奏傳達當下的心情,在有安全感的狀態下悠遊網路世界。但這些習慣卻面對著通訊技術的挑戰,通訊技術提供了更直接技術的同時,網路世界「虛擬」的程度也隨之降低。新技術下的通訊過程中,代表自己的不再是文字與圖像,而是直接的言語聲音與影像,如同面對面一般在對談。但太過直接的通訊方式卻讓人質疑自己到底準備好了沒?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勇氣以真面目面對只存在於自己網路生活介面上的朋友。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40727寫新聞台的人 想著什麼樣的人會來網路新聞台寫文章,是像我這樣的人嗎?那我又是怎樣的人?既然不是有固定產量的作家,也不是純粹的潛水艇,那按照我們以前的玩笑話,就把自己當成是「業餘的網路寫作愛好者」吧! 「個人新聞台」,什麼是新聞,即是版主定義下的文字方塊,但這裡不是報紙,也沒有訂戶與廣告商,只有台長自己和默默在一旁觀看的讀者。我們畢竟不是專業的作家,寫新聞台只能在有空的時候,或是特別有情緒與想法的時候,才擠得出些許不多的文字。但是,當這塊地方一頁一頁地累積起,對這地方也建立起情感。只是,我是為了自己而寫?還是為寫而寫?還是為網路而寫?正因為不是專業的作家,寫出來的文字究竟具有多少的文學價值、有多少人會願意點選觀看,都是未知。 來看自己新聞台的人,除了幾個好朋友之外,很多應該都是網路上認識的吧!在留言版將偶然經過所得到的感動化為文字,也留下了自己新聞台的網址,一場因文字而邂逅的緣分也就此展開。只是,當一切都停留在網路上,一切也將在網路上消失。 而當我在網路上寫下心情時,到底我在期待什麼?某一部份的自己,其實是希望得到回應的,不然不會特別留意留言版上的動態。但同時也是想維持自己位置上的隱密,所以才會選擇用筆名,也隱藏自己真實的身份。文字是沈澱的語言,敲打鍵盤與用筆書寫一樣,訊息電波所經過的神經肌肉都比到嘴舌要長得多,能量不足或是動機不夠,都成不了文字。網路是弔詭的存有,摸不著邊際,卻能在操動滑鼠敲擊鍵盤同時,馳騁於異鄉他境。網路的文字,正是自己不存在的存有。 也或許,我們都是害怕自己不夠孤獨,擔心沒有為自己保有一塊淨地給真實的自己。我們也都害怕自己太過寂寞,才留下文字在網路,讓熟識的人關心自己,也等待頻率相同的共鳴。 你的注視,已看到了我的靈魂。 (tanks for Yvonne)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誰是網路作家?痞子蔡?王文華?咖啡海(1)同樣有數本作品登上「最愛100小說」的痞子蔡與王文華,近來都有新作品與廣大讀者們見面。痞子蔡最新作品《亦恕與珂雪》目前正賣得火熱,王文華《倒數第二個女朋友》也正醞釀上市。有趣的是,痞子蔡告別在網路定期連載的方式,《亦恕與珂雪》是先寫完再上網連載,但王文華則選擇定期將《倒數第二個女朋友》的新篇章送上網頁更新,讓讀者知道最新的劇情發展。看到這景象,不禁要問「誰才是『網路作家』?」(2)回答這個問題應該要先定義何者為網路文學?什麼的人又能稱網路作家?是否在網路上發表的文字作品都能稱之為「文學」?而每個網路上的文字工作者都能稱之為網路作家?然而,即便要定義「網路文學」也是一個太沈重的工作,畢竟還牽扯許多文學定義的問題,這期的《誠品好讀》很技巧地必談「網路文學」,而直接以「網路小說」稱之。的確,這是一個聰明的定義法,目前市場上紙本圖書所販售的網路文學都是以「小說類」為主,以「網路小說」來定義「網路作家」,似乎成為一個比較合適的方法。於是問題變得簡單,到底怎樣的作品算是「網路小說」?痞子蔡《第一次的親密接觸》(1998)成為重要的里程碑,成為目前公認網路小說的鼻祖與經典。細論其成為經典的原因,除了以「網路」做為貫穿小說全文的主軸,反應BBS時代的校園樣貌,也開啟網路書寫小說的風潮,但更重要的是讓網路小說跨越了平台,同時出現在網路世界與實際出版品上。藉著痞子蔡,一般的讀者也開始注意到「網路」是現代人重要的書寫場域,而這個場域的特色在於同時必須面對讀者閱讀或立即的回應,直接面對讀者與市場的挑戰。因此,在網路上書寫,直接面對讀者成為網路小說的重要定義。網路書寫的平台除了早期的BBS,現在則多以網頁的形式為主,水瓶鯨魚的《失戀雜誌》、藤井樹的官方網站等都是重要的網路小說朝聖地。但僅是書寫在網路上,就算是「網路小說」了嗎?痞子蔡對於網路小說的定義比較嚴格:「網路寫作無法負荷非常複雜的情節變化,他比傳統說要輕淺、簡單,但未必比較好寫。尤其是要上傳到BBS站上,格式必須符合最方便BBS閱讀的規格,例如字數、斷行以及語言、都要注意。」(3) 換言之,痞子蔡對於「網路小說」的定義其實是以BBS的純文字格式來定義,我們也因此可以發現到,痞子蔡的小說中,每行的字數都不到30字,正是符合BBS站上每行的要求,以達到方便閱讀的目的。在這樣的一個定義下《亦恕與珂雪》即便沒有定期在網路上連載,但因為在版面呈現上負荷BBS站的限制,因此,也算是網路小說。但筆者認為,這僅是痞子蔡所定義的網路小說,一個BBS形式下的網路小說,「網路小說」其實並非僅存在於BBS,相反地,www網頁才是目前最主要的網路書寫場域。只是,這樣的書寫場域比起BBS站自由太多,字數的限制不見了,同時可以搭配許多網站上的設計,增加整體的視覺性。在這樣的環境下,「網路小說」的「網路性」又何在呢?筆者認為,廣義來講,任何網路世代的、任何善用網路上與讀者「互動」功能的小說作品,都可以稱之為「網路小說」。新一代的作家都已少用稿紙寫作,取而代之的用電腦與文字編輯程式書寫,某種程度上都已經提供「上網」的可能性。當作家擁有了自己的官方站,或是有固定前往發表的網站,其日常寫作的小說即擁有了上傳供給讀者瀏覽閱讀的場合。讀者也會在閱讀完後,將心中被文字激起的想法與感動,立即使用網路的討論區或是相關機制,回應作者的書寫。作家在這時候並非與世隔絕閉門潛心創作,而是存在一個相對較開放(相對於傳統的創作環境)的環境裡,從事創作的工作。在這樣的定義下,《失戀雜誌》、「藤井樹官方網站」上發表的小說作品當然都算是網路小說之列。當然,王文華《倒數第二個女朋友》,如此善用與讀者互動的機制,自然也算是「網路小說」,而王文華自然也屬於「網路作家」。網路小說也還隨著使用網路的方式之改變呈現不同的型態,現在的網路小說以不需上固定的網站瀏覽,而是隨著電子報的訂閱,送達每一位訂戶的電子信箱中。「藤井樹電子報」、「王文華電子報」、「失戀每日電子報(失戀雜誌)」等都將網路作家們最新的作品利用網路之便送達讀者訂戶的信箱中,使讀者能更便捷地觀看到心愛作家們的作品。而當讀者想要更加理解掌握作家動態時,可以利用電子報內提供的「連結」機制,連線到作家的官方網站,捕捉更豐富的資訊,也可到「討論區」中留下讀後心得,提供作家繼續創作的參考。這是網路小說的變形,但也忠於網路小說使用網路、善用網路「互動」功能的重要定義。但到底誰是「網路作家」?痞子蔡?還是王文華?痞子蔡終究是一個特殊的例子,畢竟身為「教主」,其「網路作家」的地位已是無法撼動,甚至哪一天他完全脫離網路限制寫作時,他仍還會被稱為「網路作家」,永遠無法逃離這身份。而王文華呢?從技術角度來看,當然能登「網路作家」之列,但其雖然開始使用官方網站進行小說的連載,但畢竟起步時間較晚,也還未在讀者心中建立起與網路相連的印象,稱其為「網路作家」是否又真是恰當呢?這對王文華來說正是全新的挑戰!然而,不論是先寫好出版在上傳網站,還是一篇篇地貼載往站上等待讀者批評指教,讀者都是享受網路便利的最大贏家!(1)咖啡海 國立大學研究生 正在寫論文中。(2)網路作家於此,僅是作為一的分析的主題,是筆者嘗試捕捉當代小說出版現象的分析角度,並沒有任何將傳統文學與網路小說做價值上筆記之意圖。(3)引用自《誠品好讀》2004(6):74,王道偉採訪痞子蔡引文。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40406 MSN的重播 一樣是寫論文,理組的朋友是窩在實驗室裡等著實驗結果出爐,但是文組的學生則是窩在書推裡面抓破頭皮地找資料拼湊脈絡,更別說我們在社會科學的人還得出田野,做參與觀察之後還得彙整筆記資料與理論對話。我的大部分朋友也都和我一樣,都在書堆裡面寫論文吧!不然就是被工作壓力壓到喘不過去抽不出空!而自己埋首論文的同時,許多朋友似乎被我遺忘了,電話少了,聚會少了,唯一只有在MSN上面看到綠色的小人與一旁的暱稱。 MSN真的是好事嗎?當我每天都要打上好幾千字時,再花時間用文字的方式與朋友對話溝通,似乎成為不是那麼自在的事了。相反地,好像渴望聽到朋友們打電話直接地用聲音問候寒暄。MSN上,大家來來去去,就好像電視新聞台不斷地重播新聞畫面。不同的是,新聞台重播著激情,MSN上卻重播著彼此的冷漠與寂寥!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新聞869期劉伯姬文<你叫小甜甜 我愛空心菜 網路之內皆朋友>,提出了幾項台灣目前網路交友熱潮下幾項值得注意的數據與論述: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公布的一份網路測量研究的調查報告顯示,顯示臺灣網友在今年六月上交友網站的不重複訪客有四百二十萬人。「台北市少年網路交友行為之研究」受訪對象裡59.43%有網路交友的經驗。 PChome Online交友會員超過三十九萬;Yahoo!交友網站會員已超過五十萬,每日一千零五十萬瀏覽次數,二十六萬封留言交流。 這些數據顯示,臺灣目前的確正值網路交友的熱潮,尤其是Yahoo!、PChome等「入口網站」夾著「人多」的優勢,成為大家交朋友的重要場域。為了方便以下的論述,在此筆者先進行幾個的名詞定義:「版主」意指交友網站「個人版面」的主人,往往匿名以暱稱方式出現,同時對於版上的內容(相片、自我介紹、日記與個人資料等)有著作、編輯與管理的權力。「訪客」意味著是來到到別人「個人版面」簽名到訪或是留言。(註一) 在交友網站上,因為版主必須要是網站會員的緣故使其將「版主」與「訪客」的身份結合在一起,版主同時也具有訪客的身份,可以到別人的「個人版面」瀏覽參觀。版主注意到訪客的來訪記錄,也藉著「連結」移動到訪客本身的「個人版面」參觀。於此,我們可以說「網路交友」即是個人以「版主」與「訪客」身份不斷地在各個「個人版面」上出現的過程,差別只在任務的不同。 文中也提出了作者觀察到幾個交友網站的特點,值得進一步解釋與討論: 交友網站的四個特點:一、交友人口來自四面八方;二、人際關係的建立非常快速;三、人際關係被(網站)當成商品在販賣;四、交友網站具有過濾功能,鬆懈了網友的戒心;五、「交友談心」的人最多,其次則為「找男女朋友」與「夥伴搭檔」。 網路無國界,社會上各年齡、各階層在網路上都可以碰到,只要有意願,就能認識與自己生活圈完全打不著關係的人,唯一可以確定彼此共有的生活習慣即是「上網」。人際關係在網路上建立起的時間比起實際生活中自然快了相當多,一個訪客的留言與簽名,即能引起對方的注意。但是有速度未必有深度,最初的互動往往僅是寒暄,仍需要有長時間的互動才能真正談到比較屬於內心的事,才能比較算是所謂的朋友。交友網站是否具有過濾的功能,對筆者而言,還需進一步討論。但是,可以確定的是,要交哪類型的朋友這樣的「主動權」是操之在版主,同時網路交友幾乎是以「匿名」的方式,個人資料也可以自己選擇公開與否,達到保護的效果,的確能讓上網交友者比較有安全感。但同時,也因為許多資料版主本身有所保留,或是僅是實際生活的片段而已,隱藏或不完整的資訊往往也成為訪客留言詢問引發話題的重點之一。 交友網站的運作邏輯,在筆者看來,其實是一個人文字生產的「異化」,網友其實是用一種電子商務式的方式來經營自己的個人版面並與他人互動: 經營電子商務的摩比家族協理陳正宏,以行銷角度觀察交友網站的經營,他形容:「在交友網站上,相片就是商品,暱稱就是品名,自介與日記就是產品訊息」,並且藉著「人氣指數」、「黑名單」這些指標,標註每一個人的身價。這時,交友網站就像是一大本圖文並茂的廣告型錄,消費者會針對本身的需求去索引適合的產品。 的確,這種現象類似Marx對於資本主義中的「異化」的描述。Marx所謂的「異化」意為生產者所生產的商品不再直接是自己的生活所需,產品的價值不再屬自己,而成為資本家的財產。同樣地,當我們把文字當成是一種生產的模式,自我的介紹與日記成為重要的生產,網友在交友網站上所寫的文字不再屬於自己,而成為其他網友所凝視的對象。其他網友看待自己所寫的文字、看到自己所放置的相片,所接受到的意義及所產生的想像,是與作者本身有所差異的,這樣的異化滿足了網路交友需求者的需求,也滿足了網站經營者的需求。也如文化研究與文學批判學者所指出,文本的意義往往並不在於文本,而是在於讀者本身。閱讀的動作即是一種對於作者本身文字的挪用與轉移,並轉為讀者自己的經驗。 對於網站經營者而言,網友對於自我的書寫與相片的張貼是最重要的賣點之一,透過對於網友日記文字與相片的宣傳,增加其曝光度,一方面書寫者增加了交到新朋友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也間接地宣傳了網站本身的「熱門程度」。於此,原本代表自己的文字與相片意義,脫離了使用者本身,也成為交友網站的重要資本。在此脈絡下,版主成為交友網站的被剝削的生產者,網站實際的收益(如廣告)並沒有反饋給辛苦耕耘的消費者,僅以「一般訪客」身分的賦予作為回報籌。更甚者,從上面馬克斯主義的觀點來看,交友網站向版主們收取費用換取較多的文字發表空間 似乎是一種更嚴重的剝削。 以上的理論性推論,其實也忽略了「經營成本」的重要性,網友也的確正在享受網站經營者所提供的種種服務,這些服務的確有成本的重量存在。而從一個使用者的立場而言,也未必認同自己是個「被異化的商品」,但是我們的確是用一個類似電子商務或是拍賣網站消費的模式來進行網路交友活動。我們是透過消費的方式來交朋友,這種消費未必有貨幣上的流動,而是一種以類似消費購物的行為模式來完成交友的動作。瀏覽他人個人版面的過程,正是如同在瀏覽商品、吸收商品資訊的過程一樣。但是,這些都是最初或是最淺的層次,網路只是提供一個交朋友的「介面」與「場域」,要交到「真正的朋友」,關鍵仍在自己能否投入真心下去。 劉伯姬文其實忽略了交友網站的另一個重要現象—「網路社群」的出現。以「雅虎奇摩交友」為例,「屌盟」、「晴天亂舞大學」、「訪星團」、「不給虧團體」等都是在該網站上重要的網路社群。這是一個分眾化的現象。這樣一個社群的產生,透過社群的作用,強化了交友網站的正當性與合法性,我們找到了自己所想要進入的網路社群。這使網路交友不光是「個人」的行為,還形成「群體性」並以此作為認識新朋友的方式。這樣的社群可以用德國學者「新部落主義」的概念來說明。 德國社會學者Michel Maffesoli於The Time of the Tribe(1996)提出了「新部落主義」,在當代社會,人們越來越是以美感來建立群體。以此「我們正在見證理性化的『社會性』(rationalized ‘social’)被同感的『群體性』(empathetic ‘sociality’)所取代的發展趨勢,不斷訴諸於情調(ambience)、感覺(feelings)、情緒(emotions)等。」(p.11)人類社會不是走向個人主義,集體感受力(collective sensibility)作用依然發揮作用,形成新部落主義。(註二) 「美感」於此,不僅是對於藝術的鑑賞能力,而是一種生活態度、模式與美學,類似的生活經驗讓一群人宣示了「我們是同一群人」、「我們是同一掛的」。「新部落主義」中「部落」或是「社群」的意義不再需要「空間」的界線,而是將生活美學、態度與行為作為社群的疆界,宣示「我們就是這樣生活的」。但是,這種新部落也具有另外的特質:變動(fluidity)、偶發性的聚集(occasional gatherings)、離散(dispersal)。缺乏生活中實際、密切與長時間的互動,使彼此實際生活領域差異的並沒有真正被跨越,僅有行為與態度上的類似,而缺乏其他傳統部落中更重要的身份聯繫,如血親、年齡組織、宗教組織等。 以筆者參與「無限交流研究院」(原Yahoo!研究院)的成立過程來看,該社群主要以「研究生」、「碩、博士」為主要的團體成員,其目的在於希望藉此社群交流資訊,也交到好朋友。正如同其他網路社群一樣,可以發現這樣社群從交友網站所衍伸出的,彼此之間原本沒有任何的聯繫關係,但卻因為交友網站的關係,有了形成社群的機會。從無限交友研究院的實際運作情形中,也的確反映出了:變動、偶發性的聚集、離散。「無限交流研究院」的成員在Yahoo交友版之外架設了自己的網站,並以此網站作為資訊交流的基地。「無限交流研究院」成員也定期舉辦聚會,以面對面的方式聯絡大家的感情。這樣一個社群可以說是以一個「研究生的生活方式」或「研究生的生活美學」作為號召,希望藉著對於研究生學術生活上需求的回應,形成一個「新部落」。然而,群體之間因為缺乏真正實際頻繁的互動,往往都是「浪潮式」地一波波湧入社群自己的網站,也一波波遠離網站。在「無限交流研究院」的網站上,常常可以發現到人潮往往出現在「活動」舉辦的前後,在兩次活動中間往往是上站人次與發表文章數量最少的時候。有些網站成員持續地發表文章,有些網站成員選擇沈默,也有網站成員在熱潮過後離去再也不回來。於此,「變動」、「偶發性的聚集」、「離散」三種「新部落」別於「舊部落」的特徵顯而易見,相信也適用於其他的網路社群。 本文主要在回應最近新新聞869期劉伯姬文<你叫小甜甜 我愛空心菜 網路之內皆朋友>,嘗試從社會科學理論及實際的參與經驗與這篇報導進行對話。網路交友為目前新興的網路現象之一,值得大家的持續關注。另外也提出一個現象,許多過去在上Yahoo!交友網站上認識的VIP朋友 許多都在VIP到期後不再續約,原因還尚須進一步的研究,但網路交友熱「潮」正如浪濤般襲來也會退去。 (註一)此處「版主」、「訪客」主要是挪用BBS上的稱號,其在交友網站上意義是否如BBS上一般非本文重點,此處先不進行討論。 (註二)此段摘要東吳社會系劉維公教授誠品講堂綱要。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關於MSN05 什麼叫做通訊…. 前面聊過筆者認為MSN是一種視覺性的互動方式,但其實擺在通訊技術發展的過程中來看,其除了視覺性之外更有即時性,也提到MSN提供了一種「被找到」的感覺。反過來說,除了被找到的感覺外,凝望上線登入的綠色小人,也有一種「可以找到人」的感覺。這種感覺和傳統電話與手機的互動方式不同,不光僅是一個號碼而已。擁有一個人的電話號碼或是手機號碼只是擁有了一種互動的可能性,卻並不代表一定能找得到對方。但是MSN視覺性的互動給了一種虛擬性的存在感,給了一種互動的實際可能性。 MSN和用電話聊天的差異除了視覺性與使用文字之外之外,主要在於「無聲」、「無費用」、「多向性」與「可中斷性」。「無聲」在之前已經簡單討論過,MSN的互動沒有聲音,將互動的公開性降到相當低的程度,只有對話的二人能知道互動的內容。 「無費用」的意思很簡單,不管是電話或是手機其實都是以時間的積累來計算費用,但是寬頻的MSN使用者卻沒有這一的困擾,不管和多少人聊、聊了多久,都沒有金錢上的顧慮。就某種程度上來說,MSN並沒有直接的花費,寬頻用戶並不是專門針對MSN而繳交寬頻的費用,在帳面上更沒有所謂的MSN帳單。以我個人為例,我能夠用MSN談的事就不會用手機來談,雖然比較花時間但卻沒有月底繳交帳單的心痛! 「多向性」意旨與電話「獨佔性」相反的狀況,傳統電話只能允許兩人的互動,且若這支電話是家庭或公司中公用的,使用者也不好意思使用踏太久。同時,當自己正在通話時,這支電話別人再也打不進來,電話使用者某種程度上也因此失去了與外界的互動,而陷入了僅有兩人的互動中。而這問題在MSN少上是不會出現的,MSN讓使用者可以同時與多人交談,甚至允許多人開聊天室進行對話。 「可中斷性」意旨在MSN上的互動其實並不如電話一樣,一中斷就很不禮貌,MSN上停頓一下、休息一下或是離開一下都比把電話對話中停頓下來來得容易被人所接受。這一方面是因為網路互動的隱密性的關係,讓人不甚清楚彼此實際的動作,不像電話中的聲音提供了相當多的資訊,讓雙方叫清楚對方的使用狀態。二方面也因MSN的互動沒有「獨佔性」(除了獨佔網路線之外),只要還在網路上就有互動的機會與可能,不像電話掛斷就失去聯繫。 別於傳統的電話,MSN提供了傳統通訊方式所沒有的服務,也讓「通訊」這詞彙有了新的定義,通訊不再僅是透過聲音所傳遞(別跟我說以前人也會打『旗語』),而有了視覺性的意義。超越了傳統電話與手機的限制(其實有時候自己覺得,手機的簡訊功能很類似MSN),MSN為「通訊」下了新的定義!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MSN04 使用電腦與文字對話的另一個好處,大概就是當中提供了一種寂靜的溝通方式,不會影響別人,別人也無法直接使用聽覺得知對話的內容,換言之,這樣的溝通互動方式有一種私密性與安全性。在消費社會學的研究中有學者指出,手機的發明帶來了家庭內部權力關係的變化,在不考慮手機價錢誰繳交的狀況下,手機提供了個人性與私密性的通訊選擇,結束了父母親借掌管家用電話管教子女的時代。MSN與其他通訊軟體(包含BBS)的網路文字溝通也是一樣,藉由網路與文字,提供了使用者一個私密且個人性的通訊選擇,也取代了傳統的家用電話及其通訊習慣。 MSN介面上的互動中,有個有趣的地方,在對話框中是這樣寫的:「【∞ 研究院】cafesea1020 CATS超讚!『說』:……」,程式設計師把文字型態的溝通用「說」這個動詞來指稱,代表了「說」這個動詞的意義已經有了明顯的轉換,從過去使用嘴巴、舌頭、聲帶與耳朵連成一體的「聽覺」互動系統,轉變成文字與符號型態為主的「視覺」互動系統。 這樣一個視覺的互動系統因為個人電腦的普及而漸漸更趨向個人畫與私密化。許多家中,電腦已經不光只有一台,甚至是家中一人一台。以我自己家中為例,有桌上型兩台,NB兩台,每台電腦的設定也都按照使用者的需求而不一樣。但是,家中的網路線只有一條,常常有三個男人搶一條網路線的狀況發生。這時候,我們還是得讓長輩先用,畢竟是爹爹繳網路費的啊!但是,只要是我和弟弟坐在接網路的電腦旁,基本上旁邊都不會有其他人,一方面自己不希望有人來干擾自己使用電腦與MSN;二來,彼此也都也尊重對方使用MSN的習慣。 使用著MSN,就像手機一樣,正是在使用一套自己專屬的通訊系統。這與手機更不一樣的地方是,這是無聲且秘密的交談!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MSM-03 一場視覺性互動的饗宴 之前回去參加大學社團的送舊時,和學弟妹聊到MSN在畢業後會更好用,這是因為我覺得MSN雖然仍舊保留了網路互動的安全性與一定的距離感,卻在另一方面強調了一種特殊「聯繫」的存在。 距離感,絕大部分是由視覺來決定,視覺決定了距離的遠近。尤其當對方離開了自己的視線,正宣告了距離的絕對性,難以輕易地被跨越。通訊科技(無線電、電話、手機)的發明部分化解了這個問題,但是對方仍舊不在我們的眼前。然而,MSN及所有的網路通訊軟體所提供的基本上是一「視覺性的互動」,把互動的方式限制在視覺上,所傳遞的資訊都是視覺性的文字與符號。這造成了一種「距離感的錯置」,藉著凝視目睹代表對方的文字與圖像,距離感某種程度上被瓦解,反而建立起視覺上直接性的聯繫。 另一方面,因為或是把對方封鎖。這樣的操控性是雙向性實際空間仍舊存在,主動權操之在己,也給了自己某種安全感。自己可以對互動管道完全地掌控,想跟誰聊就誰聊,想中斷對話就說聲再見的,每一個MSN的使用者都很清楚知道自己對話的對象很有可能正在忙碌或是正好不想和自己談,實際的空間成為遮蔽與保護。於是,實際距離所形成的保護機制,使MSN成為一種不怕打擾人,自己決定對話與否的互動模式,同時給了很安全的遮蔽,不用膩在一起,卻又伸手可及。 把對方加入MSN的好友後,就建立了一個視覺性互動的虛擬管道。看著對方也登入MSN,就感覺共同在一個共同場域空間裡一樣,像是大家都在一個以自己為核心的廣場上。就算沒有聊天,但卻能清楚看到對方在自己的眼前,實際的距離被眼前登入的綠色小人與暱稱突破,伸手觸碰敲打鍵盤,就能和這廣場上的任何一人聊起天來。這樣的感覺在MSN6.0當中因為大頭貼功能的出現加被強化,點選每個人,好像正拍著對方的背引起對方的注意。看著和對方對話的視窗出現,對方的大頭貼跟著出現在對話框的旁邊,如同感覺對方回頭看自己,等著自己說話一樣。 反過來說,把自己的MSN帳號讓朋友知道,更是告訴別人這是可以找到自己的重要方法。登入網路,等於在無數個廣場上宣告我來了,你可以找到我,我就在以你為核心的廣場上。換言之,電腦一開機, 一連線上網路,自己就有了被找到的管道與地方,提示對方與自己僅有伸手敲下鍵盤的距離。「因為被找到,所以我存在」。無怪乎網友曾跟我說,他心情不好的時候寧願不關電腦也不要把登出MSN,一登出後會有很強烈的孤獨感,把MSN開著好像正被很多朋友陪伴著,更不用說心情不好時把暱稱改掉後,朋友一個一個的過來問候與安慰了。 隨著現代工作上與電腦和網路密不可分,隨著家用電腦與ADSL寬頻的普及,MSN幾乎成為每台電腦上必有的程式軟體,自然成為當代重要的互動模式,且建立起一種特殊的「聯繫」,並越來越重要。畢了業後、同學朋友分離了或是分隔在天涯海角了,儘管對方真的離自己很遠,但有了MSN,他就在眼前,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