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海的不負責影評:再見列寧 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了,二十八年的相隔後,東西德再度合併。這段歷史雖然我們並不陌生,但從來沒有聽過德國人,尤其是東德人,說說他們怎樣面對這段歷史。《再見列寧》說的就是這樣一段故事 ------------------------------------------------------------------------ 這是官方網站的簡介: 亞利的媽媽是東德優秀的社會主義激進份子,她相信「共產黨能美化世界」。但在接受黨主席表揚的夜晚,她昏倒了。當她八個月後醒來,心臟極為脆弱,禁不起任何驚嚇。亞利非常頭痛,要是媽媽知道柏林圍牆倒了,可口可樂早已攻陷她深愛的祖國,那她肯定活不了。孝順的亞利翻出共產時代的窗簾,逼迫姐姐穿上苦哈哈的舊衣,把家裡的時間停格在過去,讓出院的母親以為她的世界從未改變過。 當媽媽身體狀況一天比一天好,她告訴亞利她想看電視…。亞利的「白色謊言」,即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 物質不光僅有功能性,同時也形塑了世界的樣貌。共產世界國營工廠的醃黃瓜、金頓咖啡,成為重要味覺上的重要象徵,吃著舊包裝的新食物假裝自由世界的腐敗還沒從口入侵五臟六腑。舊家具、電視節目、樸素窗簾營造起視覺的氛圍,花花綠綠的資本主義世界被擋在小小的房間外面。已經死去的共產主義政權,因為物質環境的粉飾,在一位女士面前,依舊活得好好。 「可口可樂」是電影中重要的象徵,值得好好討論。簡介上特別提到了「可口可樂」『攻陷』東德,這似乎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看電影的時候我並沒有很深的感受,只是覺得「可口可樂」是自由世界的象徵而已。但今天剛買下的一本書《聰明學經濟的十二堂課》作者Clarles Wheelan在該書就以可口可樂進入東德的過程作為全書的開場白,提醒讀者「市場」的重要性: 「1989年當柏林圍牆搖搖欲墜時,可口可樂的歐洲總裁Douglas Ivester做了一個明快的決定。他派遣業務團隊到柏林,開始免費分發可口可樂。有時候,業務代表甚至是透過柏林圍牆的破洞把可口可樂傳到對面。他回憶當時曾在東柏林的亞歷山大廣場到處問人,想要瞭解可口可樂在當地的知名度。『我們到處問人喝什麼飲,還有他們喜不喜歡可口可樂。我們根本不用把可口可樂的名稱說出,只要用手比比瓶身的詳壯,他們就瞭解了。我們決定事不宜遲,還沒考慮到如何獲利,就儘速將大批的可口可樂運到當地。』」(2003:7) 電影中,亞利的媽媽想喝咖啡,但大街上的商店裡賣的咖啡早已是自由世界來的雀巢咖啡及各家廠牌,而不是國家生產的金頓咖啡。或許應該這樣說,社會主義認為對於應該進行對於國內各種物資的控制,達到均富的狀態,就連咖啡也應該同樣由政府控制生產銷售。因此,國家統一生產的金頓咖啡在東德政府垮台之後,也立刻被源源不絕的自由市場品牌所淹沒以致停工。當然,自由市場對於東德的影響絕非僅是表現在咖啡上,各式各樣的產品、自由市場的服飾等都衝擊著東德的社會。導演Wolfgang Becker在影片中凸顯了「可口可樂」對於「自由世界」,卻忽略了「可口可樂」其實之所以如此重要,更因為是他是「自由市場」下的重要商品。拓展生意的全球版圖,才是可口可樂積極進入東德的首要目的。 「自由」是可口可樂的外衣。可口可樂的廣告中,都掛著一副以喝「暢飲」可口可樂為榮的表情。年輕俊美的男女,舞蹈揮灑汗水過後,暢飲可口可樂似乎是最享受的事。揮灑生命的活力,成為可口可樂的企業形象。「自由」、「熱情」、「奔放」、「年輕」成為相連於可口可樂的畫面。 但「自由」仍是可口可樂最核心的價值,而可口可樂也成為美國文化的重要象徵。人類學者Mintz提到在二次大戰當中,海外作戰的美軍基地所提供的飲料有95%是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而軍人們寫回家的信中則提到他們作戰乃是「是為了喝可口可樂的習俗,也是為了國家帶給其人民的千千萬萬福祉(2001:45-46)」可樂成為美軍海外重要的文化象徵,象徵的他們所捍衛的價值「自由」,也讓他們藉著飲用可樂連結了故土。反過來講,美軍所達之地,正是可口可樂未來的市場。從這觀點來說,二次大戰某種程度上成為一場可口可樂的十字軍東征。而今日,在自由市場的機制下,可口可樂直接就是美國文化東征的十字軍。 東德建築物上出現可口可樂的超大型海報,代表的不僅是東德社會主義的垮台,更是自由主義的興起以及自由市場經濟的進入。而今,世界僅存的且最大的社會(共產)主義國家「中國大陸」,正無限量地賣著「可口可樂」…。 參考書目 Mintz , Sidney W. 2001《吃:漫遊飲食行為、文化與歷史的金三角地帶》(Tasting Food, Tasting Freedom)林為正譯。台北:藍鯨。 Wheelan, Clarles 2003《聰明學經濟的十二堂課》(Naked Economics)胡瑋珊譯。台北:先覺出版。 相片來自再見《列寧官方》網站 http://goodbyelenin.kingnet.com.tw/a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