礙於還沒法把研究細節公開,所以在這裡我只能講些在個人研究之外的細節,但我想這相當值得寫下記錄。我第一次出國,印象中就是1999年左右的事,也就是十年前。哪一回,跟著伯父到北京開會,還跑了一趟內蒙,立下了我對於「祖國」的印象。說中國是祖國,對我來講一點不為過,畢竟在我心中這只是我祖先曾住過的國家,現在我住的國家不同的名字,雖然有時不知道該叫什麼才好。十年了,大陸真的變了。如同一個小孩在十年之內從嬰兒進入了小學,如同一個青年在十年中從學生變成了社會人士,大陸這十個春秋之間的變化讓我感覺深刻。在過去大陸各大都市雖然伴著過國內移民,吃得到各省分的口味,卻沒有這麼多的異國料理。這回,廣州與北京街上隨處可見來自地球各角落的口味,日韓料理早已成為大陸人生活的一部分,西式料理,甚至中東料理,也成為常見的選擇。 服裝也是,十年前在北京逛街,年輕人的服飾還稱不上時髦,在台灣人眼裡,更說不上體面大方。但現在幾乎年輕人都已與世界同步,年仔褲、T恤、合身的洋裝,讓我再也分不出來眼前的是臺灣人還是中國人。   印象最深刻的變化在飯店裡。在大陸觀光的前幾年,飯店裡常見到的一個畫面是,一個發福微禿中年男子,穿著POLO衫,還把尾擺塞進西裝褲頭。他前面一定坐著一個穿著洋裝,但化妝有點濃豔的,也還帶有點土氣的女性。在餐廳裡,當男子拿起手機大聲地和電話那頭約談生意的時間,女子一定是默默地坐在男子面前,吃著飯店早餐。這回可不一樣,在廣州的飯店裡,我看到了一群來自各省分的女性,一起在飯店餐廳裡吃早餐。她們穿著可稱時尚,也各自有風格特色。我好奇她們的來頭,便在排隊等煎蛋時,問了其中的一位。她說,她們來自大陸各省的大都市,她們是服裝店的店長或是經理,一個皮件品牌在廣州辦展示訂購會,她們是來看產品下單的。說完,她領走了她那分拌著洋蔥與培根的炒蛋,回到位子繼續與她來自其他省分的女性朋友開心地談天。  只是,當上一輩的中國人逐漸老去,他們眼裡的中國又變成了什麼樣子?曾經有的殺伐聲討化為塵埃,曾經以為的價值被取代,眼前的新中國興許不是他們曾經想像的樣子。   中國社會快速地轉變,台灣這十年又變化什麼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