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美食大概是在中國做田野工作時最享受的一個環節,一來提振自己的士氣,二來也認識地方文化的另外一面。這回來到廣州,傳說中中國重要菜系--粵菜的發源地,當然得好好品味一下當地的美食。 早餐茶點 午餐茶點廣東人愛茶樓飲茶是出了名的,也因為這樣廣東菜裡的點心才這麼出名。不同茶樓間的彼此競爭,除了品質好與價格低外,也帶動了茶樓點心的變化。在廣州吃到的點心,在台灣大致上都吃得到,但細細品嚐後會發現細微的變化與巧思。湯包上的蝦卵、拌炒XO醬的蘿蔔糕,都是台灣不常吃到的好味道。 太極辣豆腐在廣州的第二天,我和Noah決定在飯店(雲峰酒店)裡用餐,在菜單上看到這道菜時就覺得賣相特別,便決定點這一道。吃起來味道類似麻婆豆腐、但大廚特別把炒料與豆腐區隔,讓吃食的人自己決定味道的強弱,也增加了賣相。只可能,上桌的時候服務員沒有把太極的形狀維持好,我們還得自己修圖。 燒鵝這是我們最愛的一道菜,味道類似台灣常吃到的廣式烤鴨,但是鵝肉特別豐富的皮下脂肪在燒烤後變得比烤鴨皮還得香脆可口。肉質的部份也不用說,大廚巧手讓肉質在緊實與軟嫩之間達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 蓮藕炒茶樹菇這是道清爽的蔬菜料理。茶樹菇是廣東潮州人愛用的時菜,這回也是我第一次在餐廳裡吃到。搭配等長條狀的蓮藕、甜椒、四季豆看似單調些,但不同食材的組合帶來了口感的豐富度。這也讓我理解了為何阿基師每次都在節目裡強調食材造型的一致,因為這真的對於入口後的感受帶來了奇妙的影響。 避風塘風雞肉這道菜說實話讓我有點失望,調味的部份完全沒進到雞肉裡,所以入口後反而覺得單調。 上圖: 香鍋聽朋友說,香鍋是這幾年才在大陸流行起來的食物,大致上就是乾的麻辣鍋。大大的鋼鍋內,嗆辣夠味的辣椒與香料,拌炒著肉類與配菜,讓嗜辣者大呼過癮。台灣人看準這道料理的市場潛力,不久前也才剛引進台北,有興趣的人不妨搜尋一下「紅魔王麻辣香鍋」。對台灣人來講,看到當兵的臉盆端上桌可能一開始有點不太習慣,但香鍋的好味道還真的得這樣才呈現得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