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 06 Sat 2004 21:51
040306論文(一)
040306論文01 開始動筆寫論文後,才發現困難。 想著章節之間的邏輯,用文字描寫目擊的畫面。 等等等等 都讓我絞盡腦汁,讓我陷入一種緊張的拉距 目標似乎還很遙遠 腳步卻加快不了 一切一切 自找 所有所有 繼續努力!
- Mar 06 Sat 2004 20:58
040306軒轅劍活動有感
040306軒轅劍活動有感 十四年了,從一代玩到蒼之濤,從國小玩到研究所,《軒轅劍》一直是我成長中重要的回憶與記錄。記得《軒轅劍》好幾代都是春節檔期推出,沈浸在軒轅世界中成為我不少年對於寒假與過年的重要回憶。只能說,感謝DOMO小組! 活動開始前和幾位玩家聊到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相較於美國、韓國與日本,台灣政府當局顯然對於電玩遊戲所能帶動的產業效果不甚重視。記得以前的電玩雜誌曾提到,美國每推出一代《創世紀》,就會掀起一波電腦升級的浪潮,」進而帶動產業的活力。但身為台灣單機遊戲龍頭的《軒轅劍》,影響力似乎僅限制於電玩界,對其他產業界(出版、電子、娛樂)的影響力不大。電玩作為現代年輕人重要的娛樂,其意義不光是身心的休閒而已,對於國家的總體發展也是有益,值得政府花下心力重點栽培。 活動結束後和編劇吳大哥聊了很多,關於大宇內部編組的事、關於遊戲市場的事、關於遊戲內容的事,讓我對於台灣遊戲產業及軒轅劍製作流程有了初步的認識(感謝吳大哥陪我在寒風中站了快一個小時)。聊天的過程中發現到即便是向軒轅劍這麼一個經典之作的製作小組,對於台灣的電玩遊戲界仍抱持的不甚樂觀的態度。遊戲非法燒錄的氾濫迫使台灣的遊戲業者不得不把研發的重心轉向網路遊戲,也消耗掉了優秀的單機遊戲人才。在成本的考量下,不少的遊戲業者也將製作單位搬到對岸大陸,希望能藉此省下一些人力成本。換言之,台灣的單機遊戲產量不是正逐年減少,即是轉由大陸製作。 看著一起在寒風中受凍的玩家們,看著受委屈的DOMO成員,心裡似乎有點焦急,擔心會否哪一年《軒轅劍》就要消失在我的成長記憶裡,未來將會有新一代軒轅劍不再出現的一天。我相信遊戲有其壽命,但我想為了國家政策錯誤、非法燒錄及成本因素而使其折壽,相信是眾多軒轅劍迷不願意看到的事。 十四年了,不知《軒轅劍》還是否有另一個十四年。無論如何,DOMO與《軒轅劍》都請加油,為玩家及為台灣的遊戲產業爭一口氣吧!
- Feb 29 Sun 2004 00:54
咖啡海雲南版納行—《手機》印象與不負責影評
咖啡海雲南版納行—《手機》印象與不負責影評 前幾次去大陸,就隱約聞到大陸人對於「手機」有一種特別的感情,但總是說不清楚。去雲南前的一次期聚中,Ming-youe提到她隨公司去大陸工廠視察業務進度時,大陸的同事請他用手機拍下工廠的狀況,但她的手機其實還沒到達可以拍照等級的尷尬場面。相較於台灣人對於手機的使用,大陸人換手機似乎特別地快,有錢的話一有新款絕對不落人後。各家手機廠商也看準了大陸龐大的市場,推出各種優惠方案,甚至聽到去銀行存款到一定額度就會送存戶一隻最新的手機。 大陸手機市場如此火熱其實不是沒有道理,在如此廣大的土地上進行一般電信系統的架設,在成本上比架立手機基地台的成本要高出太多,且速度也太慢,算是相當沒有效益的事。深山裡、沙漠中、峽谷邊,許多過去不易架設電話線的特殊地形卻可以輕易架起手機基地台,藉著手機的電波聯繫起全中國大陸,在天涯海角通話聯絡。 到達雲南的第一天,招待我們的老師助教們就提到過年前大陸導演馮小剛的新片《手機》引起了相當的波濤,說這部片子清楚表現了當代中國人生活與手機的密不可分,也因為這樣的密不可分,許多的秘密也難以收藏。在昆明雲南大學側門的店鋪裡找到了這電影的DVD,想說帶回台灣再看吧!離開昆明前,還請諸位教授們把他們的手機拿出來,照相留念。嚇!每個人用的都比我的好啊!同桌吃飯的大陸教授們用的幾乎都是彩色手機,只有我們這些台灣來的客人用的是古老且功能陽春的單色機子。大陸人用手機幾乎將其視之為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如同衣服一般,是人和人互相取得第一印象的憑藉。 先插段影評吧!回到台灣兩個禮拜,找到了時間看了這張《手機》DVD,算是真的被這部電影震撼到。葛優飾演電視節目主持人嚴守一,因為有一天把手機忘在家裡,讓老婆知道自己與出版社的武月(范冰冰飾)有外遇。在離婚後與語言教師沈雪的第二段感情裡,仍舊與武月一直用手機聯絡著,武月最後運用了手機錄音照相的功能留下了與嚴守一親密的紀錄,也藉此要脅嚴守一幫他找到電視節目主持新工作,嚴守一也因為武月的緣故,有了第二段失敗的感情。張國立飾演電視節目的策劃莫飛,也是嚴守一的知心好友,雖然一直諄諄告誡嚴守一不要惹麻煩,最後自己也是把麻煩頂到自己頭上,最後也是因為手機的緣故洩了底牌。 手機使用習慣的改變在片中成了檢視忠貞的門路。過去用的是鈴聲,現在改成震動,肯定是有事不讓愛人(大陸人伴侶的意思)知道。以前電話都打得通,現在不是沒有開機就是裝作聽不到聲音,這絕對是心理有鬼。電話打來,對方問老公有沒有在自己旁邊,幫好朋友掩護時,還得留點心機,不要著了朋友夫人的圈套。更別以為自己總有把外遇對象的留言簡訊刪除就行了,可別忘了還有可以到電信公司查通聯記錄這法子好用。 張國立在電影中有這麼幾句台詞:「你們這些人這樣用手機,每支手機裡面都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到後來,手機都不是手機了,是手雷(手榴彈)!是手雷!」藏著秘密的手機,真像是沒有保險的手榴彈一樣,接不著重要的電話,生意、生活的危機隨時引爆;若是用手機做了偷雞摸狗的事,更像是把拔了栓的手榴彈握在手心搖晃一般,爆炸的威力難以想像。 大陸的朋友們戲稱,在這部電影之後,提醒了許多家庭婦女開始檢查老公手機裡的內容,檢查他們的語音信箱與簡訊記錄,也查電信公司的與通聯記錄。有的老婆甚至規定她們的老公不准把手機關機,隨時保持可以聯絡的狀態。更令人發笑的是,當大陸越來越流行有照相功能的手機時,老婆們打電話老公時還順便要他用手機的照相功能把周圍附近的景象拍下來,用以證明自己沒有說謊。手機用到這地步,我想應該是設計公司始料未及的吧!也見證了這部電影確實反映出大陸社會當前的現狀,打入了當前大陸人心裡的焦慮。 筆者想到,或許真是因為大陸社會變動得太快,許多人還不適應緊湊卻又疏離的現代生活,才會這麼依賴手機的聯繫功能,讓手機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面向。記得《手機》這部片是這樣開場的,嚴守一十三歲時,騎著單車載著表嫂到幾里外的郵局打手搖式電話,想找在三礦(三號礦坑)工作的表哥牛三斤,這是他的聲音第一次傳的那麼遠。那時,雖然距離遙遠,但人的心卻似乎很近。而現在,尤其在都市裡,人這麼近了,太近了,心,卻遠了… 040229
- Feb 28 Sat 2004 10:55
040227玩「軒轅劍外傳—蒼之濤」有感..

- Feb 20 Fri 2004 00:57
咖啡海的雲南版納行-昆明印象之花鳥市場

咖啡海的雲南版納行-昆明印象之花鳥市場 當初念中國民族誌的時候,就對雲南留下了特別的印象,二十五個少數民族(幾乎佔了中國少數民族一半),豐富多變的氣候與地形(熱帶到溫帶、高原到峽谷),都令我嚮往。先前有兩次機會可以前往,但都可惜地錯過。這次到了,有幸到了雲南,也算是一償宿願。 昆明,雲南省的首府,也是全雲南省最富庶的地方。如果你曾經去過成都重慶的話,這裡開發熱鬧的程度不會輸給四川的大城。只是,你不得不佩服昆明人真的很懂得生活。我到達昆明的時間是星期二下午,安頓好之後,就到了著名的「景星花鳥市場」逛逛。花鳥市場是最能看出昆明人生活態度的地方吧!這裡算是昆明市寵物、民族文物、珠寶、雜貨、藥品的集散中心,也是品嚐滇味美食的好地方。說是市場,其實就是長長第一條街,兩層高的木建樓房圍著街道,一樓盡是店鋪,賣鳥賣魚賣烏龜是寵物店的生意,只是可能受到禽流感影響,都看不到禽類。雲南少數民族文物,白族蠟染織布、傣族葫蘆絲與東巴文木刻裝飾是觀光客的最愛。從凝固牛奶上撈起來烤的「乳扇」,台灣一份賣一百五,這裡可是只賣三塊錢人民幣(台幣十二塊。 到的時候正好碰上太陽西曬。三四十年的老木穿過了騎樓雨棚,還來不及長葉的枯枝被將西沈的陽光打上影子在斑黃的二樓牆面上,雖是稀疏,但一排長串下來卻顯得不算孤單。騎樓下一隅,穿著深藍衣黑褲都帶藍帽的老人們,左手中拿著大館水煙,右手端起一杯蓋碗地青山綠水(茶葉名),盯著棋盤上漢界楚河。 若是你真不習慣這景象,別急!往前走到底左轉再右轉,便到了大街上。大街上可比剛才還熱鬧,周杰倫、F4分別代言的牛仔服飾店、NIKE球鞋店、香港佐丹奴絕對是熟悉的景象。街上年輕人的服裝更是已經興起HIP POP風,寬鬆衣服滑板鞋寬粗項鍊一樣不缺。再往前跟人潮走走,連續三座比台北SOGO都大的百貨公司門口前正是熱鬧時候,肯德雞阿姨正在配著徐懷玉音樂帶動唱,麥當勞門前王力宏I’m lovin it饒舌主題樂熱力放送。如果真是想年台灣味道,別擔心,一定可以找到珍珠奶茶與台灣烤腸。眼前景象幾乎和台北零時差,只是耳朵聽到的卻是短促的雲南漢語方言,他們的臉因為天氣乾燥太陽太大總是顯得乾黑,路邊仍有穿著不合身西裝不打領帶的下崗工人路上遊走。
- Feb 20 Fri 2004 00:12
040219當開始動筆寫論文
040219當開始動筆寫論文 時間到了,論文工程也開始動工,但當開始動筆之後,卻如同陷入了泥沼一般。寫文章對我來說其實並不是難事,長久以來一直要求自己能夠針對議題作邏輯性的論述,講清楚自己的觀點,說明白心中所想的脈絡。但是,當開始動筆寫論文時,卻如同小嬰孩學步一樣跌跌撞撞,總是掌握不住平衡感。 研究所的課基本上已經修完了,剩下的就是田野、資料選讀與論文寫作,換句話說,現在的時間都要自己安排,所有的進度都要由自己來決定,不再有老師或是課程進度來督促。什麼時候要唸完哪些書?要做怎樣的摘要?要去哪裡做調查訪問?資料還缺什麼需要補齊?一堆問題都只有自己最清楚,沒有任何人能夠幫忙,只能一個人慢慢地摸索,找尋出口,盼能在衝撞跌倒的過程中架構起自己的論文,完成一篇精彩的論述。 學術工作正是如此吧!沒有經理老闆的督導,只有自己給自己定下進度與目標;沒有市場販賣的績效,只有學術圈內部的批評指教:沒有辦公室同僚一起奮鬥,只有自己孤獨地在選擇的道路上打拼。學術,就是這樣,我正在學習走這條路!
- Feb 16 Mon 2004 00:55
咖啡海—中國大陸雲南版納行(前言)
咖啡海—中國大陸雲南版納行(前言) 這是第四次來到了中國大陸,這回是在西南方—雲南,來看看少數民族文化景觀與自然風光,最特別的是到了中緬交界的西雙版納,體驗傣族民族風情。在講講版納行之前,先講講對於這次基本的印象,距離上次到中國大陸雖然只隔了一年半,但確實感受到有明顯的改變,其中最大的改變之一,我想應該是「媒體」的角色吧!記得第一次到北京去的時候,所有的電視媒體與平面媒體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歌功頌德,宣揚共產黨與中央政府的德政,宣導民眾配合政府的政策命令。但是,在這一次的旅程裡,回到飯店打開電視,所看到的電視節目已經脫離了奉承的色彩,大力批評政府政策的不是,或是用專家討論的方式檢討政府政策的錯誤得失。換句新聞學的行話來說,中國大陸新聞媒體的「第四權」正在快速發展,開始扮演起監督政府的角色,也深刻關心民生問題。 在衛生上,昆明給人的印象算是非常不錯了,衛生下水道已有相當的規模,公共廁所的衛生也相當注重,餐廳裡的洗手間更是不用說。比起一年半年在山東看到公廁裡屎尿橫流的狀況,這次清楚感受到中國大陸衛生水平提升。 中國大陸正以極快的速度在發展,台灣真的需要好好反省如何面對這樣大一個經濟體快速崛起發展所帶來的衝擊。 040216
- Feb 10 Tue 2004 00:21
040210即將啟程前往雲南
040210即將啟程前往雲南 再過幾個小時,我就在往雲南的飛機上了 再過幾個小時,我也就在昆明吃過橋米線 心中期待嚮往已久的滇境 我終於有機會踏上 帆: 很抱歉沒辦法和你一起過情人節(或許真有詛咒…) 但我會在海峽的另一邊,雲和山的彼端想念妳 先祝福妳情人節快樂! 我愛妳! 一個禮拜不到 我們又會在同一個城市裡了 我的朋友們!請期待我的歸來吧! 相片、心情等著和你們分享
- Feb 06 Fri 2004 14:19
咖啡海的不負責影評~《末代武士》

咖啡海的不負責影評~《末代武士》 恰如好萊塢對於少數民族的重視,及對於族群自覺的重視,《末代武士》成為一部論述美國帝國主義侵略外,對於外國精神文化重視的一部樣版片。類似的手法其實可以在《獵風行動》、《雙瞳》等片中看到美國好萊塢如何宣傳對於多元文化的重視,並也藉此將好萊塢的影響力帶到世界各地。 電影中令人關注的是東西文化的差異,船堅砲利的西方文化及追求堅忍燦爛的日本傳統文化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一種「價格」與「價值」的強烈對比。明治維新所做的正是將西方的船堅砲利引進日本,使日本現代化。西方人帶著先進的船砲槍火,進入了傳統的日本,打破了日本的鎖國政策,迫使他們學習西方的態度與思維。先進的科技與裝備成為西方文化的代表,一聲聲槍響、一聲聲輪船的汽鳴都在炫耀著西方的那份得意,那份對於自己身為先進國家的驕傲。這種驕傲使他們帶著「價格」的眼光看待自己與日本社會,美國人所看重的是日本開放之後兩國交流所能帶來的龐大貿易利益,將兩國的文化互動僅以「價格」,如此資本主義的代稱,作為最終依歸。然而,當西方人手無寸鐵,遠離科技之時,是否還能擁有這樣的自信?當赤手空拳之時,那份來自啟蒙與工業革命的理性自豪是否能存在?當遠離了市場,「價格」也就盡失,還原了深為人的根本「價值」。被俘虜的歐格仁上校,進入了傳統的日本農村,遠離了正在快速西化的東京與橫濱港。當手中無槍火,過渡依賴機械的西方人之自恃面臨了最大的挑戰。相反地,強調武士精神,追求內心充實的日本傳統文化正代表了一種對於「自然」嚮往與追求,代表了一種對於自我精神提升的願望。追尋生命燦爛綻放的日本武士們,同時也追尋生命的沈靜,在動中尋求靜的境界,也在靜中尋求動的力量。正如《菊花與劍》對於日本民族性的描述,《末代武士》裡的勝元也是在邊緣極限上追尋燦爛綻放的人。日本武士在練兵練劍之餘,正是透過打坐得到靜中的力量,也藉此排除內新的雜念,得到最大的精神力。最美的櫻花正是要窮盡畢生追尋的功夫才看得到,要在追尋的動態過程極限中找到那股寂靜,才能抓到最美的剎那片刻,而這也是日本武士對自我「價值」追求的境地。 影片中令人動容的莫過於勝元對於傳統的堅持及歐格仁對於自我價值的探索,兩人藉著對話互動逐漸相知相惜。帶著被長官下令屠殺印地安人心靈傷口的歐格仁,代表的正是對於西方價值體系的懷疑,質疑現代西方機械力量所代表的真正的價值正違背了美國立國精神中對於人類普同價值尊重的信念,而嘗試回歸人本的精神來面對族群的互動。而對歐格仁來說,被俘虜的過程不光僅是深刻體驗異文化的過程,而是一段救贖與醫聊的經歷。對於西方價值的懷疑成了歐格仁接受東方價值觀念的缺口,屠殺印地安婦孺的經驗成了尋求解脫的動機。同樣是在殺戮、同樣雙手沾滿血腥,日本卻自武士道精神中強調了精神與德行昇華了殺戮而賦予積極的意義,武士知道何時該動武,也知道在動武的過程中盡己所能全力以赴給予對手最大的尊敬。雙手曾沾上印地安人鮮血的歐格仁所渴望的正是對於自我價值的重新建立,重新理解「武力」的真實意義,一別於西方暴力的武力意義。「武力」經由勝元成為捍衛傳統美德與人類普同價值的手段,是自我信念實踐的終極表現,學習武士道精神的歐格仁正是藉此重新建立起對於人類普同價值的信心。 「多香」與歐格仁之間的互動是相當微妙的。多香與歐格仁之間常有「閉門」的動作。一道道門代表多香與歐格仁之間的距離,即便歐格仁與多香相互欣賞,但多香心裡的殺夫之仇,歐格仁內心對於自身文化價值的唾棄都使雙方無法有更深的互動。而當歐格仁開始學習武士精神、開始學習日本語,試圖活出日本人的精神與樣子,雙方才有進一步的互動。電影末,多香帶著歐格仁走進擺放先夫的盔甲隔間,親自為歐格仁穿上這件代表武士精神的衣物。此時多香眼中的歐格仁早已不再是殺夫的兇手,而是先夫精神的延續。 不少影評與朋友都提到這部電影所揭示的「東方精神」或是「傳統價值」正是當代東方現代化過程中所流失的美德,演員之一真田廣之也提到「武士道」正被當代日本人所遺忘,成為傳說中的德行而已。《末代武士》的推出正是在這將美德榮譽棄如敝屣的年代中,重新拾起就有傳統的價值,給予新時代一個重要的精神指引。我並不反對這樣的觀點,畢竟當看盡好萊塢的腥羶色情暴力之後,有一部崇尚美德的電影可以欣賞也是佳音一件。但是,值得提醒自己的是,這樣一部電影畢竟仍舊是好萊塢出資、以西方觀眾為主要訴求對象。換言之,這部電影帶有對於西方民眾的想像,也終究帶有西方的價值觀。正如《臥虎藏龍》、《雙瞳》一樣,終究帶了許多對於西方觀眾喜愛的元素於其中。筆者並不認為應該要求完全獨資以求族群精神的完全呈現,而忽略藉由好萊塢之手宣揚東方傳統精神。但是,應注意到自己或許早已成為被現代西方同化的東方人,在現實生活中完全掌握不到傳統的元素,僅能從影像中來掌握過去屬於東方的那股精神特質。 040206
- Feb 06 Fri 2004 11:35
040206 台南雜思
040206 台南雜思 連續四天被關在台南的走馬瀨農場,聽諸教授們做研究的成果心得,也讓自己能脫離了網路及各式叨擾數天。即便台上的教授所講議題並非自己所喜愛,和自己的論文無關,也算是增長些見聞見識,也順便交些同走學術道路的朋友。整個學術的氛圍其實是相當不錯的,尤其對於一個正要開始動筆寫論文的研究生,藉著這樣的氣氛的確能夠讓自己多了些沈思,思索自己的論文的結構與鋪陳。 畢竟是一「歷史研習營」,和自己現在所處的學門的確有異,材料、議題、方法都有根本性的差別。如果按照上大學前的野心,其實是要走史學路線,但許多原因讓我轉了方向。升大二的時候,選了歷史系作為輔系,想說可以藉此回到原本的路線上。但當我真的開始修選歷史系的課程時,才發現這樣鑽進書堆檔案浸淫其中其實並不是自己真正喜愛的學術方式,總覺得少了些生氣,找不著樂趣。同樣是做學術,自己好像比較適合多和人們有些互動,關心現時與現實中真實眼前的現象。這樣思考下來,歷史輔系長遠下來僅是對自己的折磨,史料的閱讀僅是消磨自己對於學問學術的熱情,選一個讓自己不與社會脫節,轉向一門符合自己學術興趣的學門,對當時的我而言是必要的,而這也是我轉而選擇社會學作為輔系的原因。 當時的考量是一回事,現在的想法又是一回事。幾天下來,倒也覺得歷史研究對我來說儘管稍嫌枯燥,但總是一分資料說一分話,僅須對史料有清楚的掌握、站好自己的立場觀點,便可開展一場精彩的論述。反倒是自己現在所處社會科學領域,儘管活潑有趣,但也常陷入資料太少難以論述、資料太多難以刪選、立場難以選擇的窘境。社會科學必須把眼前的社會現象當成文本,先以自己的想法記錄下所見,這是把現象轉譯為文字的工作,但轉譯的過程是如此複雜,立場眼鏡影響了自己所看到的現象,也決定了書寫的內容。現象書寫於此,成為永遠背離真相穿戴上玻璃紙外衣的無限文本。相較之下,歷史研究僅根據文字資料、僅依據檔案文獻,沒有背離文獻的空間,直接從自己的史觀下筆書寫,倒也是一門較輕鬆的事啊! Anthropology發展至今,也早已放棄僅注意現時,而開始重視歷史與文化相互的建構關係。眼前所見的文化現象,正即是歷史推波助瀾而成,但在歷史洪流中,每分每秒每一時間點也即是文化因素左右著歷史前進的方向。文化所體現的是過往歷史時刻中點滴片刻文化之積累,歷史所呈現則是文化作用下之文字記錄。現代的Anthropology研究已不能忽略歷史因素對於眼前現象塑模之功,歷史研究也不能忽略到社會文化力量對於史料的影響。 如此看來,自己雖然在大學時做了抉擇,但至今日真正開始自己的研究工作時,卻是得重新面對過往曾經的逃避,面臨學門間相互交流與界線的模糊。畢竟,論文最大,只要論文寫得好,研究作得成功,什麼學門的方法都可以學習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