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g 11 Mon 2003 12:00
雨衣...
四年前痞子蔡在輔大的演講 我勇敢地舉了手發問 我問 他在寫〈雨衣〉這部小說的時候 是不是想把這故事寫成電影劇本的形式 他笑笑說 他真應該要再送我一本小說 沒錯!他在寫的時候就是想要用電影劇本的方式來寫,只是最後又偏回到小說的形式。 他笑著說我能看出這一點很不容易! 時間過了四年, 〈雨衣〉真的拍成電影了 雖然跟我想像中的不一樣 吳克群演的痞子蔡太帥也太有型,跟我所見過的痞子蔡完全不一樣! 幾個場景也和我腦海中的想像有別! 但是,「雨子」這個角色倒和我的想像意外地接近,一個京都來的女子,身上總有點特殊的藝術味道,一種東京現代日本女性所沒有樸拙韻味! 〈雨衣〉,一個很棒的故事!
- Aug 10 Sun 2003 23:55
痞子蔡與藤井樹
在旅程的頭尾,我都在看藤井樹寫的小說,「從開始到現在」、「貓空愛情故事」兩本書成為我旅行始終的閱讀! 在這之前痞子蔡的文字,一直是閱讀網路文學最重要的選擇,也沒想說要去看看其他作家的作品,但這次剛好就是看了藤井樹的書。 相較之下,痞子蔡的每本小說裡都感覺得到他想把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與道理融入小說情節當中,這可能跟他的專業水利工程有關,所以他的許多作品都與水利工程、流體力學扯上關係!在讀故事之餘,也學了不少關於水利方面的常識!更看到了所謂的「專業態度」如何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古文詩詞、典故歷史往往也成為痞子蔡所用的重要素材! 藤井樹的創作相較之下就浪漫了許多,沒有太多嚴肅的話題與知識教導,較多的是浪漫的情節,以及角色的本身的特別性!比較容易看到主角們的情緒,但是內心思維的邏輯卻往往不明顯! 初看之下,兩位當今網路文學中重要的兩個作家有點給了人很不同的印象,痞子蔡給了人一種很獨到的細膩,藤井樹則顯出了一種細水長流式的色調!
- Aug 10 Sun 2003 00:50
旅程結束了
旅程結束了,回到了台北,一路上的種種經歷,化解了台北與妳留給我的複雜情緒。 回來再看見妳的版上,關於那段美好記憶的文章,心情已不像當初那樣的激動 ,我知道我已漸漸忘懷。看著妳在新的冒險中面對挫折,我知道我不能再插手,只能祝福! 留給妳的音符,請別太眷戀!新的冒險有新的襯樂與主題曲,願妳聽不到最後的片尾曲,只聽到紅毯端教堂祝福的鐘聲! 彼岸花啊!誰說花在彼岸呢!花不就正捧在妳的手上嗎?夾在兩岸的,也別忘了欣賞!終點的花田,沒有夾岸花那種過程的美麗!
- Aug 08 Fri 2003 17:59
日記030807
日記030807 昨晚,洗完澡後,我把這台NB擺在我旅館房間的床上,一邊讓電視開著播放我平常不太有時間看的節目,一邊喝著飲料,一邊也打著我欠了好久的《綠巨人》不負責影評。出差、旅者、筆記型電腦、旅館房間,這幾個名詞都給了人某種特殊的「動感」(只可惜沒有無限網路:P),突然覺得自己有點像電視劇裡的人物一樣,某種特殊的戲劇性正由自己上演著,也只有自己欣賞得到。 在台中外埔的工作進度超越預估的進度,今天應該就可以告一段落了!明天應該就可以算是我自己的時間了。希望就這樣下去,我在台中的時間就能多些。我有點想去豐原看看,看看以前我帶活動的豐原郵局,只是不知道那對雙胞胎姊妹是否還在那邊? 這兩天特別捨棄快速方便但昂貴的計程車,而改搭客運,原因除了要省錢之外,更重要的當然是因為能看到計程車上看不到的景象,最自然的大甲與外埔。坐在看起來有點荒涼的豐原客運車站裡,身旁的老婦人手上來拎著一個扁扁的紙盒,裡面裝得是小雞或是小鴨吧!小禽在紙盒裡唧唧地叫著,或許正在想念著母鳥,也或許正在驚慌,對茫然的未來不知所措。老婦人是要好好地養牠們吧!老婦人班點滿佈的手慎重地拎著這Pizza盒般大小的紙盒,滿是皺紋臉上的眼神帶有深深的期待。 在戶政事務所待了兩天,從我手中畫出的系譜應該接近有百家了吧!畫系譜雖然累,確有著分享每一家家庭故事的感覺。每個故事未必都有歡樂圓滿大結局,卻都一定有是令人動容的情節。想像著筆下記錄的人物現實中的生活,猜想他們幾十年來的家族興衰,這或許不是北方的大宅門,卻是我想像現實中的三合大宅院。 我想像著,這些在戶政事務所的裡工作的人應該要有很堅強的心靈吧!每天這麼多的悲歡離合在眼前發生,一個個人生階段一筆筆地在手中完成,他們能夠不動容嗎?或許,這樣日復一日參與著每個故事,他們也麻痺了吧!看了這麼多人人生的故事在眼前發生,聽了這麼多人間五味在耳邊縈繞著,一天一天。這些戶政事務所人員,是最懂得人生的人啊! 晚上九點,我從報導人的家中走出,結束了今天的訪問,也有點得意自己的台語總算有那麼一點滴的進步。等待著客運的同時,向我身旁的伯伯問了一下關於明天去台中的交通選擇。在一陣禮貌的問候之後,才發現對方原來是位老師,更是為地方文史工作者,蒐集了相當多這田野地的史料,同時也是之前因為SARS而錯過的重要報導人。和這位長者相談甚歡,也得到了許多想法。 我想,如果不是我今天待到這麼晚的話,如果不是我我選擇放棄搭計程車來回沒搭客運,我也碰不到這位有趣的長者了吧!也不會有這樣驚喜的感覺。一個人的田野、一個人的旅行,帶著驚喜!正有著這樣神奇的魅力!
- Aug 08 Fri 2003 17:58
咖啡海的不負責影評--《綠巨人》
咖啡海的不負責影評--《綠巨人》 華人大導演李安在《臥虎藏龍》之後的另一巨作《綠巨人》,改編自美國漫畫原著,描繪一位受到基因改造的青年科學家,會因為憤怒而使自己的外型、聽行變成綠色的巨人,並擁有強大的力量以及傷口癒合的能力。在美術上,這部電影融合了漫畫的分鏡效果,讓整部電影在視覺上有讓人在看美式漫畫的感覺。最令世祥印象深刻的是李安說服男主角的一席話:「我也不會拍卡通片,但我會拍希臘悲劇。」這部電影也正因李安對藝術的堅持增添了相當的藝術性。 剛看完這部電影後,立刻讓我聯想到另一部電影--《摩登大聖》(The Mask)。原因除了兩部片中對於「狗」都有很誇張的處理,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綠巨人」與「摩登大聖」(masker)都有一張「綠色」的臉孔。「綠色」,往往讓人想到「原始」、「自然」,這正是現代人所缺乏的,在這過渡馴化的都市生活中,人往往都壓抑了自己自然的本性。綠巨人的「憤怒」、摩登大聖的「慾望」,都因為社會道德的束縛,被深重重地抑著當這類電影揭露人類本性的電影推出時,似乎正反應著這社會已經失去了重要的「人味」! 如果按照李安講得他所要拍得是一部「希臘式悲劇」,這部電影正是要彰顯人類無法逃脫的道德宿命,擺在學術的脈絡上來看,這正與人類學對於「人觀」的討論想銜接。文化人類學中對於「人觀」的討論起源於人類學家Mauss對於希臘戲劇的分析。其舉出在西方人觀起源於希臘戲劇中,認為每個人戴上了一個面具,這個面具是社會性的,人必須尋找拿掉這個面具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有趣得是《綠巨人》與《摩登大聖》都用了相當另類的方式來詮釋這西方的「人觀」。《摩登大聖》中,金凱瑞是用「戴上面具」來達到個人慾望的完全呈現。《綠巨人》中,男主角則是因緣際會藉著現代基因醫學與科技的刺激才擁有了完全宣洩情緒的機會,彷彿象徵了人類未來的解放正是在科技之上,現實社會生活中是難以尋得的。兩部電影中,男主角變身之後都成為「綠色」的「怪人」,但與其說他們是「怪人」,倒不如說他們回到了最自然的狀況,擺脫了所有的束縛成為「自然人」,得到了自然界中最大的力量。 《綠巨人》這部電影對於「憤怒」的討論在台灣被拿來與《台灣霹靂火》的「劉文聰」拿來作比較,但是李安在故事背後所要討論的是一個「哲學性」的問題,藉著男主角的變身來討論人性的壓抑與解放,拿只懂得憤怒的「劉文聰」來相比,是不是有點忽略了《綠巨人》背後所要討論的深厚意義呢? 030807
- Aug 06 Wed 2003 20:27
我人在大甲
我現在人正在大甲的網咖裡 會待在網咖裡寫文章的 大概也真的沒有幾個人吧 這是我今年第三次來大甲了 也是我人生中第三次來網咖 好像來到大甲必來網咖似的 其實我也不想這樣啊 但是大甲的晚上真的沒啥好玩 尤其我已經來第三次了 能逛的都過了 真的不知道該去哪兒好 原本想要過過沒有網路的日子 但現在看起來似乎有點不太可能:P 這算是第一次自己單獨離開台北出來作田野吧 之前總是跟著教授跑 這次自己一個人出來也算是成長與學習 就好像人類學者成年禮一般 沒有人盯 沒有人管 但自己的心理面卻有一個時鐘 提醒自己警惕自己要做什麼 在台北做自己論文的田野也是一樣 也是得自己打理一切 對自己負責 自己獨立思考與觀察 正是出田野中最重要的收穫
- Aug 05 Tue 2003 15:12
好像漸漸恢復了些
中午和小白菜吃飯,談著最近的心情, 發現自己真的以自己預期中回復得快了許多,這是好事吧! 我終於又開始寫我的不負責影評了,之前好像寫著了魔似地怎樣都寫不出來,現在一切的感覺似乎正逐漸回來,回歸 到原本的樣子。 有朋友說我的文章給人太嚴肅的感覺,也有朋友跟我講覺得我的文章很有內容。「理性」與「感性」對我而言,似乎總是在戰爭著,這場戰役因為不同女主角的出現有了不同的戰況,這場戰役因為人生的各種際遇也有了新的戰情。我知道,未來這場戰爭將無限延續,直到他們終於握手言和!
- Aug 04 Mon 2003 23:56
咖啡海的不負責影評—《金法尤物二》
咖啡海的不負責影評— 《金法尤物》對於咖啡海而言是一部很重要的電影,因為他告訴了我一個一流學校學生唸書應有的樣子,所以我自然不會錯過金法尤物二囉!這一集,女主角艾兒在籌備婚禮之餘挑戰進軍國會,誓要推動禁止化妝品公司進行動物實驗的法案,讓自己的狗和他的母親團圓,能更參加自己的世紀婚禮。這一次,艾兒挑戰的已不是法律界,而是整個國家中心的政治行政體系。 「原來政治也可以這樣搞!」是我看完這部電影的第一感覺,艾兒顛覆了傳統國會殿堂的嚴肅形象,以粉紅色入侵美國國會山莊,還讓國會山莊的實習助理大跳啦啦隊,令人拍案叫絕。誰規定政治人物一定得穿著深色的西裝或是套裝?誰又規定政治人物不能有自己服裝的偏好呢?這些刻板印象在《金法尤物二》中被徹底打破,艾兒以一襲粉紅色的套裝,以時尚女郎之姿徹底瓦解政治菁英的刻板印象。深色的服裝雖然代表了專業與冷靜,但同時也喪失了人性。粉紅色雖然給人感覺很浮豔,卻給人一股親和力與活力,宣告自己的喜好與興趣。粉紅色的艾兒正宣告他要為過去呆板的政治劃上休止符,迎接更人性的政治時代。政治正是為了人民謀福利謀幸福而稱生,缺乏人性的政治,無法讓人感動,也失去民主政治的精神。 反過來講,政治往往是需要與「慾望」隔離的。政治家手上握有太多的資源、太多的利益,如果被慾望蒙蔽,即失去了為選民謀福利的超然立場,成為利益團體的打手而已。深色的服裝正宣告了一種「禁欲主義式」的政治,呈現出理性的形象,突顯出政治考量上的「專業性」。相反的,粉紅色代表了物質慾望,也間接象徵了許多利益的糾葛,這正是政治界所極力要避免的。在這部電影中,專業與慾望被艾兒的政治熱忱所突破,對於政治的思維與專業不必再由服裝表現,而回歸到行動的層次。粉紅色成為無罪的個人品味,更帶有代表庶民生活的象徵性意義。 「政治」到底在做些什麼?「政治的正確性」又是為何?在這部電影中被完全顛覆。在過去,所有的藥物實驗必定得經過動物實驗的階段,才可以再進一步對人體進行實驗。但是在這部電影中「動物實驗」失去了政治正確性,卻未提出替代的方案,不禁要問那之後的化妝品與藥物要怎樣進行研發?其次,如果艾兒能用這種「投其所好」的方式來促成法案的通過(免費的髮型沙龍服務不是等於間接的賄賂嗎?),眾多利益團體也能藉此來促成對自己有利的法案通過或是進行阻撓。藉著煽動議員的情緒,藉著進行激情缺乏理性的群眾運動來完成法案的連署,如此能說有政治的正確性嗎?於此,《金法尤物二》雖然顛覆了嚴肅的國會形象,帶來了政治生態的新啟示,實際上卻是民主政治的負面教材。
- Aug 04 Mon 2003 21:57
沒有情人的情人節
今年還是和往年一樣,沒有情人一起過情人節!總覺得自己好像有點被詛咒,注定過不到情人節。 原本,已經計畫好要怎樣過了 但是最後還是逃不掉宿命的安排 終究還是得自己一個人過啊! 看到X情人的電影 想起 既然你讓我變成了人 為何又要離我而去 不想怪妳 只是多少有點心有戚戚焉的感覺! 片末 賽斯跳進了大海 擁抱真實的人生 我再度也跳進了人海 在沒妳的地方
- Aug 04 Mon 2003 00:48
關於MSM-03:一場視覺性互動的饗宴
關於MSM-03 一場視覺性互動的饗宴 之前回去參加大學社團的送舊時,和學弟妹聊到MSN在畢業後會更好用,這是因為我覺得MSN雖然仍舊保留了網路互動的安全性與一定的距離感,卻在另一方面強調了一種特殊「聯繫」的存在。 距離感,絕大部分是由視覺來決定,視覺決定了距離的遠近。尤其當對方離開了自己的視線,正宣告了距離的絕對性,難以輕易地被跨越。通訊科技(無線電、電話、手機)的發明部分化解了這個問題,但是對方仍舊不在我們的眼前。然而,MSN及所有的網路通訊軟體所提供的基本上是一「視覺性的互動」,把互動的方式限制在視覺上,所傳遞的資訊都是視覺性的文字與符號。這造成了一種「距離感的錯置」,藉著凝視目睹代表對方的文字與圖像,距離感某種程度上被瓦解,反而建立起視覺上直接性的聯繫。 另一方面,因為或是把對方封鎖。這樣的操控性是雙向性實際空間仍舊存在,主動權操之在己,也給了自己某種安全感。自己可以對互動管道完全地掌控,想跟誰聊就誰聊,想中斷對話就說聲再見的,每一個MSN的使用者都很清楚知道自己對話的對象很有可能正在忙碌或是正好不想和自己談,實際的空間成為遮蔽與保護。於是,實際距離所形成的保護機制,使MSN成為一種不怕打擾人,自己決定對話與否的互動模式,同時給了很安全的遮蔽,不用膩在一起,卻又伸手可及。 把對方加入MSN的好友後,就建立了一個視覺性互動的虛擬管道。看著對方也登入MSN,就感覺共同在一個共同場域空間裡一樣,像是大家都在一個以自己為核心的廣場上。就算沒有聊天,但卻能清楚看到對方在自己的眼前,實際的距離被眼前登入的綠色小人與暱稱突破,伸手觸碰敲打鍵盤,就能和這廣場上的任何一人聊起天來。這樣的感覺在MSN6.0當中因為大頭貼功能的出現加被強化,點選每個人,好像正拍著對方的背引起對方的注意。看著和對方對話的視窗出現,對方的大頭貼跟著出現在對話框的旁邊,如同感覺對方回頭看自己,等著自己說話一樣。 反過來說,把自己的MSN帳號讓朋友知道,更是告訴別人這是可以找到自己的重要方法。登入網路,等於在無數個廣場上宣告我來了,你可以找到我,我就在以你為核心的廣場上。換言之,電腦一開機, 一連線上網路,自己就有了被找到的管道與地方,提示對方與自己僅有伸手敲下鍵盤的距離。「因為被找到,所以我存在」。無怪乎網友曾跟我說,他心情不好的時候寧願不關電腦也不要把登出MSN,一登出後會有很強烈的孤獨感,把MSN開著好像正被很多朋友陪伴著,更不用說心情不好時把暱稱改掉後,朋友一個一個的過來問候與安慰了。 隨著現代工作上與電腦和網路密不可分,隨著家用電腦與ADSL寬頻的普及,MSN幾乎成為每台電腦上必有的程式軟體,自然成為當代重要的互動模式,且建立起一種特殊的「聯繫」,並越來越重要。畢了業後、同學朋友分離了或是分隔在天涯海角了,儘管對方真的離自己很遠,但有了MSN,他就在眼前,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