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不是在今年夏天結了婚,成了自己的家,看這本書的心情是否不會那麼深刻?   提起龍應台,六年級後段班的台北人大概不會記得他曾經疾言厲色地批判國民黨下的政府,卻會記得她當台北市文化局長得那幾年台北變化有多大。重大藝文活動如台北藝術節、歷史古蹟的保存、《文化快遞》的發行等等,都是在她任內所創立。當她離開台北市政府團隊後,看到了台灣人國際觀的不足,成立了龍應台文教基金會,積極地邀請外國學者來台灣針對各種議題發表演講,想要喚起台灣年輕人對於社會的熱情。在幾次的基金會活動中,我看到了龍應台幾次,她總是充滿著活力在忙碌著什麼,沒有閒下來過。我佩服著她對於台灣的使命感,也懷念她當台北市文化局長得那段時間。查了查資料,她曾經出版過的《野火集》,似乎成了五年級生,或是說學運世代的集體回憶。身在六年級的我,卻是在《目送》中認識了文字裡的龍應台。   七十四篇散文裡,〈目送〉成了書名,也成了這本書的宗旨。 她曾經讓父親目送她出國留學,也目送自己的孩子長大離家去唸大學。 她曾經讓父親陪著她上學,目送她走進小學的校門,但她最終也得目送自己的父親在冰冷的棺木裡奔向熊熊的烈火。 龍應台說: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建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在《目送》裡,龍應台看到了衝突,看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震驚(culture shock),也目睹了生離死別。她把這些靈魂上的衝擊化成文字,也讓文字衝擊著讀者。作為讀者的我訝異著她怎麼能在〈為誰〉裡,記錄下孩子為她下廚時所用的每一份材料與調味品,還讓讀者聞不到的味道襯托出她不知所措的心境。她又怎麼能如此細膩地觀察到父親住院時醫院外的雞蛋花正香氣瀰漫花徑,讓〈語言〉裡那股面對父親即將離去的不知所措與無助,那麼沈重,卻又像所有塵世裡生生死死一般的平凡。   「感動」二字還不足以形容讀完這本書的心情,而該是要講如何「感」?又「動」向何處?   結婚前,不知怎地,對於「家」這個字突然有了很深的茫然。 在兩個月半月之內要在忙田野工作之餘處理完公證、拍婚紗、宴客等事,成家而言對我來得太快、太匆促,我還來不及好好靜下來想「家」對我的意義,卻記得父親帶著我去見大伯父送上喜帖後,我們在基隆的一家餐館坐下來,聊起了一九四五年爺爺來台灣的經過,以及回不了大陸後的家裡點滴事。大伯父和父親對坐著,先是大伯父講著當年爺爺怎麼領著政府的命令來接收銀行卻再也回不了家,接著是父親細訴的他和奶奶前前後後在台北搬了幾次家,因為爺爺的錢都被騙光的緣故。我從沒見過的爺爺,我沒看過的年輕父親,在那場午餐裡似乎又活了過來。飄泊,似乎是這個小家族的不斷上演的歷史。而我,也正飄泊著,在海的另外一端。   兩年前,在中正機場,父親與母親是不是也看著我的背影,目送著我走進機場安檢門。 今年,喜酒後,父母親是不是也那樣看著我的背影,看著我牽著妻子的手,然後開始不知該帳然地、還是該開心地、重新接受我成為人夫的身分。   回到美國前,我和妻子下了南部去向她的父親、我的岳父辭別。關上車門後,娃娃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說話。我想起她說在結婚前,她驚訝著父親對她的關心與愛,那是她以前沒有想到過的。知道她家故事的我,總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就像,我可以猜每一位目送孩子成家也離家的父母,心裡有多複雜,卻不知道要從哪一個點開始描述起那二三十年來的用心與用情,也無法言喻其有多深邃,有多綿密。或許不說,卻總是情深意重。   或許可以說,《目送》裡,龍應台用自身的故事帶著讀者「感覺」自己生命裡靈魂裡曾經那麼深刻的「觸動」。也讓我有所「感」而「動」筆寫下這篇拙劣的感想文,或是不像書評的書評。   讀完張小虹,再來讀龍應台,就像看到了一位老僧側站在華麗的舞者旁。舞者燒著生命跳著,老僧靜靜地看著生命在燒。 沒有誰對誰錯,也沒高低,只是「境」的不同。         (圖片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