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慰僑胞這檔子怎麼會輪得到我? 大學時上成功嶺,和勞軍活動差了一梯,錯過了人生中可能唯一一次的勞軍活動。出國唸書之後,匹茲堡畢竟不是美國華人最多的城市,自然台辦活動數量上不比紐約、舊金山與洛杉磯等大城。但適逢建國百年,僑委會也舉版了一系列的海外慶祝活動,遴派「無雙樂團」在北美巡迴演出。星期二(9/13)該團到達匹茲堡,也就是咖啡海唸書的城市,為了捧場(為了朋友,也為了台灣),我買了四張票(雖然學生票一張只要五元美金),但看完表演,我實在覺得這場表演根本不值這五塊。   如國人所熟知,在對岸推出「女子十二樂坊」的「美人國樂團」之後,在台灣也成立了「無雙樂團」,也一樣由精通國樂的台灣美女們組成推廣國樂。這本來是一樁美事,畢竟人美音悅,耳福眼福同時享受到是不可多得的美事,在台灣,「無雙樂團」的音樂演出,搭配「春麗舞啦啦」的舞蹈表演,接了不少商演,得到的評價也都不錯。但是否該將這個團體帶到國外,作為「建國百年」的慶祝活動,就星期二的表演來說,我打了不及格的分數。     在星期二的表演裡,在主持人的介紹下,「無雙樂團」進場,每一位都穿著改良式的旗袍,露出修長線條美麗的雙腿。上半場以「梅花」,接著帶來一系列的台灣民謠「雨夜花」與「鄧雨賢」組區,都還能讓台下觀眾欣賞到台灣本土音樂的生命力。周董的「菊花台」不僅是年輕一輩比較熟悉的樂曲,也隨著電影的播放讓全世界看到台灣當代的音樂活力。之後幾首的傳統國樂演奏「田野琴聲」、「賽馬」與「十面埋伏」也都讓現場觀眾專注在樂手的技藝上,而忘了她們的美色。整體來說,上半場在「傳統台味」、「當代」與「國樂菁華」的組合下,是還算讓人可以接受的表演。   但到了下半場一切都走了樣,曲目的讓現場變成「僑胞聯歡晚會」或是「僑胞卡拉OK大會」,「我只在乎你」、「甜蜜蜜」、「感恩的心」、「玫瑰玫瑰我愛你」、「千里之外」、「中華民國頌」、「生日快樂」與「明天會更好」,都變成由團員帶動全場演唱的同歡會。上半場經營出來的音樂欣賞氛圍完全被摧毀外,同樂氣氛自然也因為設計不當帶動不起來,這不僅讓現場的觀眾傻眼,更叫其他帶著欣賞國樂心情而買票進來的觀眾情何以堪?     請容我再不客氣地說,全場最大的敗筆更在於不專業的舞蹈表演。隨團帶來舞倒演出的「春麗舞啦啦」,是由四位非舞蹈專業訓練出身的啦啦隊員所組成,肢體上不如科班訓練出的專業舞蹈工作者,在詮釋國樂上的能力更是不足,不僅無法藉由肢體動作搭配出音樂創造出意境,反而成為整體視聽經驗的敗筆。舞台上,配著露出修長美腿的國樂美女,這群舞者過於華麗的衣服,過於挑逗的舞蹈,搭配設太過性感的服裝,我和一起去看的同學不禁問,眼前的難道不是「少女時代紅包場」嗎?   同樣也去欣賞的朋友說得好,如果這是一場免費的活動,那要怎麼玩都隨僑委會安排。但既然採取了賣票的策略,又應該要對每一張票負責,要讓每一位買票進場的朋友感覺到值得。但這樣的節目安排實在無法讓在海外的留學生們有勇氣再去推薦接下來由「國家」所舉辦的任何海外文化活動。僑委會身為主辦單位,顯然不清楚到底該怎麼定位這個活動,不管是要「宣慰僑胞」還是「介紹台灣文化」都可以,但把這兩個混在一起,就產生了這個晚上既沒宣慰到僑胞,更沒達到文化推廣目的的四不像。     總的來說,就是分不清楚這到底是「音樂會」還是「宣慰僑胞同歡晚會」。一場好的音樂會,能夠體現出一個國家的氣度,也能讓外國友人看見國家文化的深度。一場好的僑胞宣慰活動,也能讓旅外華人看到台灣身為華人民主國家的活力,進而產生認同。但週二的這場活動,卻只讓人感受到膚淺。對於一般的商業演出來說,在較小的舞台上,「無雙樂團」加上「春麗舞啦啦」或許是不錯的表演組合,但從匹茲堡這晚的表演來看,這組合並不適合國際舞台。不管觀眾認同的是「中華民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台灣」,還是只是純粹的音樂欣賞者,主辦單位既然打著「中華民國建國百年」相關活動的名號,就別讓人看笑話,徒留觀眾離場後不絕的罵名。   美麗無罪,但節目的好壞卻影響僑胞、世界對於台灣的觀感。節目單上,僑委會委員長如是說:「值此雙十節慶,我們特別遴派台灣國樂女子天團—無雙樂團巡演….運用國樂及音樂劇等表演方式,回顧中華民國奮鬥史,其藉這高水準的音樂饗宴,讓海外看到台灣的生命力與文化活力,進而達到『建國一百年,讓世界看見臺灣』的目的。」我想,世界是看到臺灣了,但看到的是「少女時代紅包場」!而且沒有人會因為這場表演給臺灣一個紅包!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書衣版】

沒錯,你沒有看錯,這篇是「書評」不是「影評」。

 

畢竟人在美國還沒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雖然很希望很快地從朋友手中那到這部片子,但還是期待這部片大賣,晚一點才能看到電影也無妨。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台灣常吃的泰國菜大概就是那幾道,不是椒麻雞、檸檬魚就是月亮蝦餅,不過這些菜色其實都是已經台灣化的泰國菜。來到美國之後,雖然吃不到這些熟悉的台灣泰國味,但卻有另外的好味道可以嘗試。在匹茲堡要吃泰國菜其實有很多種選擇,有平價的Thai Gourmet,也有精緻時尚的Thaipoon (可惜今年四月已經收店),也有在這兩者中間的Nicky's Thai kitchen。該店目前已經有兩家分店,這回去的是在856 Western Ave這一家。菜單、分店位置與其他資訊,看倌們可以先進官方網站查詢:http://www.nickysthaikitchen.com/Nicky Thai Kitchen Dinner位於匹茲堡地區的North Side,雖然不是在精華地段,但憑著好味道與不錯的裝潢,店內的人氣相當不錯。店內有分室內區與室外區,室內的座位略窄,但裝潢很不錯。室外用餐區則佈置成泰式庭園,在景觀中加入了許多台灣人所熟悉的東南亞元素, 用起餐來頗有風味。今天用餐有四道:Surprise Platter(拼盤)、Glass Noodle Salad(泰式冬粉沙拉)、Phas See Eaw (泰式炒河粉)與Stir Yellow Curry with Seafood (泰式黃咖哩炒海鮮),與飯後甜點Black Sticky Rice with Pumpkin (南瓜糊紫米糕)。服務生會很親切地問你辣度一到十分你想要幾分,我們多點四分與五分,是一般台灣人可以接受的辣度。Surprise Platter有雞肉沙爹、炸餛飩與其他兩樣泰式小點,算是不錯的開胃菜,只可惜雞肉有點柴,不過看他很入味就不這麼計較了。Glass Noodle Salad除了有熟悉的泰式元素如魚露、洋蔥,也有許多的雞肉肉末一起拌炒軟Q的冬粉,搭配上適中的辣味,也是相當開胃的一道沙拉。
Phas See Eaw 跟台灣人熟悉的泰式炒河粉比較不同,顏色反而比較像是台灣人所熟悉的干炒牛河般的深褐色。這一道可以搭配各式肉類,我們選擇佐搭蝦肉,口感與味道也相當不錯,吃進口中的油香味有廣式干炒牛河的熟悉感,但辣味與偏甜的調味仍讓這道菜泰味十足。
Stir Yellow Curry with Seafood 黃咖哩雖然不像綠咖哩或是紅咖哩有強烈的風味,卻能很適切地與海鮮融合,凸顯出海鮮的風味。這道菜裡有蝦、花枝、淡菜與蟹味棒,佐著吸收了咖哩味與海鮮味的炒蛋,味道相當不錯。
Black Sticky Rice with Pumpkin 甜點是這頓晚餐中最大的亮點。紫米的料理方式不同於台灣人所熟悉的紫米粥,而是減少水份,將紫米煎成糕狀卻又保有原本適當的水份與清楚的顆粒。上面的南瓜糊佐了椰奶,還灑上了黑白兩色的芝麻。聽起來這是一道很簡單的甜點,但吃下去之後才發現當中的學問。第一,溫度上保持溫熱,讓吃下口中的感覺不衝突,能進一步去品嚐整到甜點的口感、味道與香氣。第二,紫米糕和南瓜糊在比例上有完美的比例,吃進口中除了有南瓜糊的乳化效果,清楚又脆口的紫米讓口感上豐富了起來,一點也不無聊,最後芝麻咬碎後的淡淡麻油香更是和紫米相呼應,也讓每一口的咀嚼有最棒的餘韻。泰式奶茶,和其他家的泰式奶茶比較起來沒那麼甜,但茶香也沒那麼夠。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才在Facebook上看到了朱學恆昨天在「文茜的財經故事」的發言,裡面他不斷在提醒一件事情,任何想要創業或是想要讓夢想實踐的人,不要只看台灣市場,而要去擁抱世界的舞台。哪裡有舞台就要往哪裡去,去美國、歐洲甚至是中國,都會比只在台灣來得好。就像Angry Birds一樣,一間芬蘭公司的創意,透過美國App Store的推廣,到今天成為全世界皆知皆玩的遊戲。這讓我想到了另外一個例子,J. K. 羅琳。前一陣子在哈利波特電影最後一集推出之前,美國電視上推出了Magic Beyond Words這一部劇情紀錄片,講述J. K. 羅琳如何在人生的低潮中不放棄創作,把握機會變成這個世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寫出定義一個世代的系列故事。在這部紀錄片裡有這麼一段,當哈利波特第一集小說在英國成功之後,J. K. 羅琳的經紀人跑到紐約談出版代理,進而吃下了全美的市場,並且也在這之後進軍全世界。Angry Birds與哈利波特的故事或許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裡,我們要爭取的是站上世界舞台的機會,當站上世界舞台之後,世界自然知道你是從何而來,就像我們今天都知道Angry Birds來自芬蘭,哈利波特是英國的小說。文創產業在產業化的過程裡難免會受到資金與市場的限制,在台灣整體環境對於文創產業不利的狀況下,不如先試著世界的舞台,用最好的創意點子吸引來自國際的奧援。當你在世界舞台上成功之後,何愁在本土的環境上還沒有發展的空間。
或許,學術上要成功的道理也是一樣吧!台灣這幾年人文領域出來留學的博士生太多,但台灣少子化讓大學裡的師資需求降低,開得較職缺越來越少,實在不知學業完成的時候回到台灣是否有合適的教職或研究職可以讓我發揮。再者,台灣給教授的薪資無法讓人在都會區安居樂業,複雜的升等審核與重研究不重教學的傾向也讓人頗為灰心。走向國際,努力在更大的舞台上發展找尋機會,或許才是正確的選擇。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像上一篇提到的,在匹茲堡要吃到新鮮好吃的海鮮是要付出代價的,價錢就是比沿海城市貴上許多,有時就算付了比較貴的價錢,上來的海鮮還未必新鮮。Penn Avenue Fish Company 就如店名,位在Penn Avenue 上,是Strip District這一帶有名的海產店。這裡不僅提供各類海鮮三明治與卷餅,也用最新鮮的魚料做日本壽司,滿足東方人的口味(當然美國人也很愛)。大家可以參考網站上的菜單:
http://www.pennavefishcompany.com/menu_strip.html
這天和朋友一起來,就點了壽司拼盤,一次吃鮭魚、鮪魚、蝦與鰻魚的握壽司與其他的壽司卷。壽司上魚料的新鮮度不用講,不過醋飯似乎就有點太緊了,飯粒之間感覺沒有足夠的空隙,吃下去的口感略差了些。下次再來,我想我會嘗試這裡的三明治。在這家的海產店的旁邊有一家波蘭超市,在那裡我終於買到匹茲堡的名產peirogi(波蘭餃子)。因為匹茲堡的東歐移民很多,peirogi變成了匹茲堡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在地美食。有機會來到這裡,別忘了帶一盒回去啊!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在網路上買了Mallorca的groupon,總算在八月初找到了時間,能夠再去這家經典好吃的西班牙菜餐廳。這天因為只有我和太太兩個人用餐,所以只點一道mussel(淡菜)作為前菜,再點了鮭魚排與羊排,均是當天的特點。來Mallorca點菜,除了要試試他們菜單上的菜色外,不妨也試試服務生推薦的當日特點。幾次來Mallorca,總是在特點中找到驚喜,體驗到西班牙菜的各種風情。
麵包沙拉淡菜佐西班牙式辣醬汁 Mussels in Hot Sauce在匹茲堡吃海鮮怕的就是不新鮮,Mallorca沒有讓我們失望,淡菜很新鮮,搭配微酸微辣的醬汁實在很可口,盤底的醬汁拿來搭配麵包更是好吃,但要記得別吃太多麵包,不然主菜就吃不下了!烤羊排因為服務生用西班牙文腔的英文介紹,我實在無法記得到底這道菜的烹調方式。不過吃下去完全沒有羊肉特有的腥羶味,還保有豐富的肉汁!蟹肉鮭魚排原本是午餐才提供的餐點,但因為在午餐賣得太好,客人詢問度很高,所以也就列在晚餐的菜單上。在兩片煎烤恰到好處的鮭魚排中,夾入了碎蟹肉,讓吃下去時,整個口中是滿滿的海味。旁邊的醬汁也很棒,搭配魚肉與蟹肉一起吃,有別於原味的另外一種好味道。看來我對於西餐的認識還是太少了,這又是有獨特風味的西班牙菜,能介紹給大家的實在有限。還請大家多多包涵啊!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遠方有個女兒國  前一陣子除了忙著上課,還忙著幫忙指導一位學生申請獎學金,她是我之前當文化人類學助教時的學生,講了一口很流利的華語,所以我們便在課程結束後開始了語言交換。這位學生對於中國雲南的少數民族文化很感興趣,特別是對於「摩梭族」的母系社會如何受到當代資本主義與觀光業影響這個議題,於是乎我便和他一起讀了幾篇關於當代摩梭族社會與當地觀光業發展的文章。在這幾篇文章之中,有一篇提到了在1980年代末,中國作家白樺寫了一本小說,名為《遠方有個女兒國》,就是以文革時期的摩梭族為題材。   小說的主軸有二,一是在「謝納米」湖畔(瀘沽湖)的摩梭族少女「蘇納美」在十三歲前後,如何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對於摩梭族的騷擾、成年禮、走婚,最後因為善於歌舞成為文化工作的一員,離開了家鄉在各地跳摩梭族的傳統舞蹈。另一條主軸則是以一位美術系大學生「梁銳」為主角,講述他如何經歷文化大革命裡的改造教育、鬥爭與黑獄,並在最後隨著文化大革命結束而獲得釋放,在遙遠的省分裡遇到蘇納美,最後還愛上了她。   在第一條的主線裡,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白樺精采地描述了摩梭族母系社會的樣貌,鉅細靡遺地介紹了許多傳統。舉凡族人自己如何以摩梭語稱呼各個家族成員、從女孩變成女人的成年禮、到摩梭族人如何看待女性與父親在社會裡的角色,白樺都待著讀者從蘇納美的角度一起進入與體驗。對於讀者來說,或許「走婚」這樣一個習俗應該正是最引人入勝的段落。摩梭族的少女在成年以後,家中的女性長輩會為她們「花骨」(走婚房,或又稱「花樓」),作為在夜晚接待自己心儀男子的閨房(對於走婚習俗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維基百科上的解釋)。文中有幾段話讓我頗印象深刻,蘇納美在成年禮後,進入自己的「花骨」,阿咪(母親)跟蘇娜美講了這樣一段話:

摩梭族的女人在白天,為了衣食去幹活;摩挲女人在夜晚,為了女人自己的快樂和生育去愛。在白天,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在夜晚,自己也是自己的主人。…無論男人給你多少快樂,你都不能把屬於妳自己的妳交給她,妳永遠是妳自己的主人!蘇納美!

這句話對於不熟悉摩梭族文化的人來說,可能聽起來一頭霧水。但如同紀錄片The World Without Husband and Father 裡所描述的,摩梭族的女人擔負了家中最主要的家計、放牛、剪柴、打水等粗活都是女人的工作,她們不需要依賴男人,自己就能活得很驕傲。男人是用來取悅女人的,「花骨」只為那些能取悅她們的男性打開門而已。即便和一位男人生了孩子,這位男性也只是生理上的父親,並沒有撫養的責任與義務。無怪乎,蘇納美這樣描述她的「阿達」(父親):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沒有親眼看到蝙蝠車的遺憾一直縈繞於心,不過有了第一天的經驗,對於封鎖範圍也有了解,今天則準備好長鏡頭,希望能捕捉到精采的畫面。上天保佑,今天運氣實在不錯,一到現場就看到蝙蝠車開上Mellon Institute(劇中已經變成高登市市政廳),算是好的開始。後來又在另外一個角落看到兩台「蝙蝠摩托車」停在那邊,看來這一集裡蝙蝠摩托車依然會有吃重的角色。
現場看到蝙蝠車實在是好感動啊!昨天貼的內容裡,有提到目前在匹茲堡出現的蝙蝠車有三輛,而且都是像第一集初登場沙漠迷彩塗裝。今天再到現場看,發現現場總共用到了兩台,其中一台的車頂還搭配火砲,看來頗殺!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個暑假匹茲堡最大件的新聞就從今天開始,明年暑假強檔「蝙蝠俠『黑暗騎士再起』」在匹茲堡開拍了!根據網路上的資料,這一整個禮拜劇組人員與演員都將在匹茲堡各個角落拍攝電影,這讓整個匹茲堡陷入瘋狂,大家都想親眼目睹這部偉大三部曲的最終章,如何在將匹茲堡化身成為高登市畫上句點!        其實,從星期四開始,就已經看到學校附近已經開始搭起帳篷做為演員劇組休息區,也看到CMU部分大樓開始搭起場景!今天下午幫朋友搬玩家後便和朋友跑去看拍攝現場,希望至少看到蝙蝠車,但因為封鎖距離實在太遠,所以只能遠遠欣賞爆破的場景!不過還是有看到高登市的囚車。    source: http://batman-news.com/news/網路上流傳的蝙蝠車影片拍攝地點就在我家旁邊.....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美國大學如何訓練大學教育人才      
這禮拜結束了為期六週的密集教學課程,同時也完成了我的教育實習課程作業,算是為自己在夏天的教書工作畫下了一個句點。但這個經驗也讓我想到,在台灣似乎沒有對博士生有類似的規劃,所以決定寫下這一篇,和大家分享一下過去兩個月當中我所得到的體驗。   在美國唸博士班,只要學校的排名與經濟狀況不差,基本上都會拿到全額獎學金,也就是學費加上生活費。但這不代表這些錢就是送給學生的,領到獎學金的學生往往有些相對的責任義務要盡,尤其是拿「學校」所提供的獎學金的學生,往往就會成為TA(教授的教學助理),或是RA(研究助理)。如此一來,學校裡每年就會有固定一批人加入,協助系上教授的教學工作,或是協助系上執行研究計畫。

在匹茲堡大學人類學系,領到全額獎學金的學生,系上就會依照他們的專長領域安排他們去當TA。等到資格考過後,變成博士候選人,或是到了博士班三年級以後,系上會看有哪些課程排不出老師來教,這時候這些博士候選人就可以成為這些課程的講師(teaching fellow),獨立地教這些課程。到了暑假,系上幾乎所有的課都給博士候選人,因為很多老師都去放假,或是到世界各地去做田野調查,這時需要生活費的博士候選人   學校知道第一次當TA的學生與第一次當講師都會很手足無措,所以為學生開了課程,幫助學生儘快上手教學工作。TA課程在匹茲堡大學為期一天,針對在TA工作上所需要的技能,比方說帶討論、改作業與打成績等,請校內的優秀TA做經驗分享,協助新手TA能夠快速地理解他們的工作內容外,也能從前人的經驗中預想自己將會遇到的各種問題。   針對新進講師的訓練課程則更為正式,為期一學期,價值三學分的課。在這課程當中,授課教授帶領學生進行一連串的訓練,以下簡單摘要各項訓練:  

一、               闡述教育哲學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