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9973  

雖然已經進入了四月中,而且我馬上就要去巴西了,但是二月到三月初的田野旅行還有太多值得記錄,就請讓我慢慢地寫吧!

田野地旁邊的「聚龍庄大街」滿足了這一帶工人們飲食與娛樂上的需要,餐廳、攤販、手機店、超市、診所、書報攤等都能在這條街上找到。在這條街的前段正中間,還有很多的撞球台,花一點錢就能在這裡消耗一個晚上。在撞球台區的一旁,還有幾個啤酒攤,打球中或是打完球後都能買到便宜冰涼的啤酒。可惜我去的時間還有的涼,沒看到人去買啤酒。但這一帶無疑是附近年輕人重要的社交場合,撞球、啤酒、燒烤是這一帶晚上重要的娛樂項目。

 DSC09960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說咖啡海的「匹客幫」都是愛吃一族,除了我之外,其他人對吃美食也很熱衷, 這家位於W Hotel的紫灩中餐廳就是我們這群人的Vicky推薦的。
紫灩中餐館在菜色上強調融合京、川、滬與粵四大菜系,對於喜歡吃中餐的饕客來說,也算是能一次吃到各大菜系的經典。

DSC07825  
醋溜海蜇皮。開胃冷菜,海蜇透涼,搭配果醋,十分能開啟胃口。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9604   上篇文章提到了我做田野工作的工廠附近的環境,而在那一片公寓住宅背後,其實有一片古宅。

 

DSC09637  
我其實是在廣州田野很後期才發現這片古宅聚落。那天,想說都快要離開工廠了,就想在附近多逛一下,沒想到就在那片公寓背後發現這個古宅聚落。因為這個地方叫做「聚龍庄」,所以我也稱這些古老的房子「聚龍庄古宅」吧!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8275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外愛台灣封面  

 咖啡海的不負責書評~老外愛台灣 TAIWAN FROM THE EYES OF A FOREIGNER

「當我坐上檳榔西施的高腳椅時,幾乎同時,路邊一台車慢了下來,車裡一個小孩不客氣的哈哈大笑,聽起來好像辛普森家庭裡的Nelson的笑聲。害我也跟著哈哈大笑。」在台灣,檳榔西施一點都不稀奇,但這回坐在那裡的卻是一個頂著龐克頭、來自加拿大的老外Nick Kembel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廣州田野工作與美食還有很多可以寫的,但還是該穿插一些對於台北的想法或是吃美食的紀錄,不然可能讓人感覺太過遙遠。

其實去這家餐廳是在農曆年前,我剛從美國回台灣不久,因為久聞這家餐廳的大名,所以很早就在美國把台灣的匹茲堡團揪好,一起去享用好料。

 

這家餐廳原為空軍新生社飲食部,負責接待將領等高官,但早已經改為招待一般大眾,成為台北市頂頂有名的中餐館。名氣有多大呢?大到,一起去吃飯的朋友爸媽說:「你要去吃銀翼喔!那不是老人家才去的餐廳嗎?」從咖啡海的角度來看,就是要這種餐廳才吃得出功夫與火候!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8522  

在廣州田野的第一個週末,跟著工廠裡的陸幹到附近的「圓玄道觀」看燈會。

圓玄道觀其實是香港圓玄學院所設立。圓玄學院在1950年於香港,主張三教合一的宗教理念,而在廣東的圓玄道觀設立時間約在2008-2009年間,其園區大概有中正紀念堂與國父紀念館加起來一樣大,可以想見其規模。也因為其規模,當廣州市開始想要推廣該市北方的觀光業時,自然成為發展的重點之一,而在今年元宵前夕,圓玄道觀開始推「燈會」,希望能夠吸引觀光客進入。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9006  

上圖:湖南家常菜之「雞血丸子」
 

 

田野中我的報導人有台商與大陸農民工,而這些農民工都來自於湖南省。飲食上,我的台商報導人往往都帶我外食,但我自己卻盡量想辦法和農民工們一起吃飯。文化人類學家往往都相信一個鐵則,和報導人一起吃飯會拉近和報導人的關係,這在我的田野中也一樣應驗。畢竟我和他們的老闆一樣來自臺灣,一開始表面上的恭敬,並不等於我能從他們那邊問到我期待得到的資料。在和我的工人報導人及他們的家庭吃飯前,的確存在一些階級上的隔閡,加上我又不會講湖南話,總覺得自己被他們擋在社會關係網絡的外面。但在和他們一起吃過飯後,可以感受到工廠工人對我態度上的轉變,比較願意跟我講一些他們生活的瑣事與煩惱。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8262  
田野中一位焦慮的父親

雖然還是很忙,但卻再也受不了自己的部落格太久沒有新文章,不過擔心的不是沒有東西寫,而是焦慮不知道從何下筆,畢竟一個多月在廣州與香港做田野,有很多觀察與想法值得記錄。許多跟自己博士論文研究主題有直接關係的,就留到博士論文中再寫吧!這裡就先儘量以「看圖說故事」來分享我的旅行與觀察。文章順序上可能未必按照我旅行的過程來安排,而是看哪些我比較好發揮,就先寫哪些吧!

雖然我處理的題目是「物質文化」,但在田野中,報導人社會生活中所遭遇到的「焦慮」卻鑲崁在整個水晶商品的生產鏈裡。這張相片拍攝在田野地裡的一條熱鬧街道,時間剛好還在中國放寒假的階段。畫面中間是我的關鍵報導人(key informant),那天下午他帶我到街上走走。這條街是附近工廠工人最主要的休閒與購物區域,小吃店、超市、傳統市場、牙醫、藥舖、手機電信行等都可以在這條街上找到。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0253.jpg  

這真的是「傷心人類學」了!

晚上跟報導人看完電影,回到住的房間打開電腦,發現家裡的人都不在線上,心裡覺得很不對勁,打電話回台灣爸爸的手機,在電話那頭聽到爸爸說奶奶在今天下午已經走了。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今天我還在閱讀《傷心人類學》裡Ruth Behar裡談西班牙北部聖瑪麗山城喪禮儀式。那時我並沒有多想,儘管昨天在網路上,爸爸跟我講奶奶的意識已經有點不清楚了,但那時我還相信等我廣州田野結束,我回到家還能和奶奶一起吃飯生活。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