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有關於「宅男大變身」的特輯,大家可以在Youtube上搜尋便可以看到,以下提供幾個連結: 開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Ff-r0XTN08&mode=related&search= 這這這是什麼頭髮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9NGo3yVlyM&mode=related&search= 動漫宅男、火車宅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0saDZHfDJc&NR=1 (很可愛的台灣國語啊) 模型宅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4qMlmuC9tk&mode=related&search= 被拒絕的宅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6BosjdytEk&mode=related&search= 卡通宅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4uRS0wq__I&mode=related&search= 黑澀會妹妹評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mcA2TW_vls&mode=related&search= (頭髮太油...) 宅男變身評審(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pYicJt3-tk&mode=related&search= 舊片: 宅男變身過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jLFiphzajM&mode=related&search= 筆記: 其實是應該要早點把這篇文章寫完,但是因為春假要去屏東山地門田野工作, 所以還是這幾天實在是忙到沒有時間。 (是田野工作喔!不是下田工作!) 宅男與御宅族之間到底有沒有差別呢? 關於上面這些連結,我想可以看到媒體本身如何思考宅男這件事。 基本上媒體本身運用了宅男本身與社會常軌的反差,將其當作是一個「有趣的」、「滑稽的」現象來討論。 說實話,這也是事實。 從我目前與「有宅男經驗」的人之互動經驗來說,大部分的人的確是把宅男當成笑話來看,或是把宅男當成「怪人」。 但是實際上,如果我們不去區分「台灣宅男」與「日本御宅族」其實會讓我們無法理解這現象在台灣本身的意義。 事實上,我們也不能忽略電視節目本身的渲染力。 「我猜」其實一直在台灣扮演著「美少女文化」的推手,建構著台灣美少女的意象。雖然這幾年可能這一方面有點式微,但是其影響力仍然不可忽視。同樣地,當「我猜」不止一次推出以「宅男」為主題單元,這一方面代表了「宅男」本身在台灣具有的議題性,節目本身也教育了觀眾「宅男」到底長什麼樣子,定義出宅男的樣貌。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上圖引用自:http://www.oc-gamer.com/readvarticle.asp?id=2112 ) L先生現職為一位保險理財師,在這份工作之前,他在網路遊戲製作公司任職,自認那時正是活在一群宅男裡。訪問中,L先生提出自己在遊戲工程界的三年生活裡對於宅男們的觀察: 宅男講起話來和一般人就已經不太一樣了,印象中公司裡宅男講話都很平鋪直述,沒有太多的表情,講話不會拐彎、不婉轉。也沒有什麼修辭,比方說,我覺得你這個行為不好,我覺得你這樣做不太好,因為我覺得怎麼樣怎麼樣? 但是善於人際關係交際的人,可能就不會這麼婉轉。我們可能為了避免傷害到人,可能會把事情講得婉轉點,但是這些工程師們可能是平常都講電腦語言,所以人類語言都不太會講了。 我之前念的是職校,這種人(宅男)在職校比較少。職校的學生比較愛玩,人際關係自然也比較活絡。所以當我進到這個產業的時候我雖然已經跟我自己講可能型態很不一樣,但是還是感覺有不適應的地方。不過和他們溝通起來到是沒什麼問題,或許我的內在裡也有點「宅宅」的成分在吧! 公司裡的宅男們很明顯的特徵是把他絕大多時的時間精力都放在資訊上,和他們講起話起來有時感覺還滿悶的。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同事之間比較少聊的話題比較侷限都集中在動漫與遊戲與工作。有時候政治議題比較重要的時候,也會聊些政治的話題。
上圖引用自:http://www.oc-gamer.com/readvarticle.asp?id=2046 公司設計部門裡裡除了宅男、也有宅女,但是一群宅男與一群宅女一起工作也沒有什麼互動。 而當一個活潑外向外型出眾的女孩子在公司裡出現的時候,就會有一群男人竊竊私語,彼此交換訊息,談論這個女孩子名字、年次、部門。找不到訊息會試著打探,但沒有人會主動去找女孩子交談。 他們最大膽的行動就是去要女生的MSN或是電子郵件,還不敢要電話。他們可能相當怕被拒絕還是怎樣,給人感覺非常小心。感覺熟了,才敢走過去。 設計部門裡的這些宅男因為都埋首窩在辦公室裡,所以對於自己的外型也沒有太講究。造型上喜歡穿拖鞋,不喜歡整理頭髮、沒有造型,穿著輕鬆隨便。一起工作的宅女們的造型也差不多,但不代表她們不愛漂亮,對於外表的修飾上,他們比較不注重一定要打扮的價值觀,比較認同自己的審美觀,比較不願意去追隨流行。 在辦公室裡行銷部門與產品研發部門是完全不同的人,感覺像是另一個星求,比較時尚、商業氣息比較重。OL、社會女強人。就算是男性,也感覺跟我們是不同世界的人。 關於女朋友以及結婚的對象。他們很想要,但嘴巴上又說不急著去找。可以說他們的動機是生理性也是心理性的,但缺乏積極的行動力,所以很難會有結果。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070322筆記32宅男只吃爆米花嗎?G小姐的回憶 田野筆記: G小姐,國立大學外文研究所畢業,就讀的學校就是傳說中的兩間宅男大學中的其中一間。和G小姐認識是透過新聞台,目前G小姐剛畢業,正準備開始精彩的職場生涯! 關於宅男,G小姐回憶到一些關於自己與宅男相處的經驗。 這位H先生是我的國中同學,在一次同學會之後,他像是發現寶物似的開始對我猛烈追求,平常就狂用MSN找我,希望約我出去。但H是個宅男,最大的娛樂大概就是逛電腦賣場與電腦展,沒有其他的休閒活動! 後來又有一次,他跟我說他要去逛電腦展,順便幫他哥買液晶銀幕,希望邀我一起去。 在他長時間的努力下,這一次我想他既然都這麼有心了,就給他一次機會吧!不然當作是打發他也行!便答應他跟他一起去逛電腦展。 一開始,H還在電話裡講得很好聽,像是規劃得很好,說先請我吃午餐,再一起去逛電腦展,然後再去逛逛新光三越。 結果我和他碰面得時候,他竟然跟我說他已經在他家裡先吃過了,還嫌約的時間晚,直接把我拖去電腦展。我就這樣餓著肚子被他帶去電腦了! 因為沒有吃中飯,在逛電腦展的途中,真的感覺自己很餓!我跟H說自己肚子餓了,想找東西吃,他便順路買了一份爆米花請我吃,便又繼續拖著我去逛電腦展了! 幹嘛!爆米花吃到飽是嗎? 逛電腦展的過程中,他也沒有很認真在跟我聊,反倒很認真在逛攤子,我真的不懂那些東西,他還在那邊自顧自地講著每個東西有什麼不一樣。但我真的完全都聽不懂,感覺自己被冷落。 再不然,就是他的眼睛直盯著每個攤位上的Show Girl,感覺色瞇瞇的,完全不理會我那天穿的服裝與造型。 就這樣,逛了兩三個小時後,液晶銀幕買到了,也不問我說要不要去吃點東西,便急著去找他哥了! 我卻因為肚子餓到一點興致都沒有,甚至是一肚子氣了! 找到他哥後,他問我要不要去看電影,我當場就拒絕了! 事後雖然他還繼續想找我出去,但我一點也不想理他,直接把他刪除加封鎖,老死不相往來。 圖片引用自 http://kingfung.com.hk/hkhtml/e_expo2002.htm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070312筆記30~PTT宅男出沒之All Together 在開始動筆寫《告別宅男的十四堂課》之初,就已經有朋友告訴我說PTT上面的宅男很多,尤其是Sex版與All-together版。
對於不懂PTT的人來說,我想還是有需要解釋一下這兩個版,Sex版顧名思義,主要是以「性」為主題討論主題,最常見的是男性版有炫耀自己的性經驗,以及宅男們打「嘴砲」(幻想自己可能會發生的性經驗)。 All together版(又稱O2版,或氧氣版),依照版名該版的目的是「一起去作××事」的版,或是「讓我們在一起吧!」的版,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上面常常會有人在版上貼文,邀請看到該文的人一起去做某些事(如看電影、舞台劇等),或是直接在上面徵求男女朋友。依照該版的現狀,貼文者以男性居多,女性為少,且常常有男性以宅男自居。甚至有人認為,會在上面貼文的男性,有很大一部份都是宅男。 在同事的介紹下,很榮幸地邀請到一位曾經在All together版貼文並有與網友出來見面的B小姐分享她有趣大膽的經驗。
第一次使用All together版大概是我大二的時候吧!那時跟男朋友分手,又覺得想要交男朋友,所以就跑去O2版看,看看有沒有一些有趣的男生。結果有一位男生徵筆友找人聊天,他也是台大的學生(應該是碩博士班的吧!),文筆看起來還不錯,所以就回文答應了。後來我們成為筆友一陣子之後,就想說可以出來見面了。 我們約在台大圖書館門口見面,在這之前我們都沒有看過對方的相片。 一見面之後,才發現他長得…讓我很無言! 胖胖的,穿著很樸素,但長相距離我的標準有一段距離。 但為了表示我的誠意,而且想說來都來了,所以我還是陪他往大門的方向順著椰林大道走走。 在這一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路上,這筆友好像不知道怎麼跟女孩子講話,感覺好沈默,幾乎都是我在想話題,有一搭沒一搭的。 走到快接近門口的時候,他突然跟我說:「你沒有我想像中的可愛ㄟ!」 當場聽完,我更無言了! 拜託,我沒嫌你就不錯了!竟然還被你嫌!!! 我完全部知道該怎麼把話接下去,於是我們在台大門口就各自走人了! 從此人生再也沒有任何交集過! 這是我第一次的O2版經驗。 還有一個是一起在台北看舞台劇的,那個男生那時剛好跟女朋友分手,票多了一張,所以我就回信,最後兩個人一起去看戲。不過之後我們也沒有再多作聯絡。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070309鉛筆與原子筆 不知道有多有沒使用鉛筆了? 最近,買了一枝橘色三角筆管的自動鉛筆,打算拿來平常寫GRE的數學題。自動鉛筆握在手上,感覺自己又回到了中學生的時代。 小學的時候,鉛筆是拿來練習寫字的,小手握著大筆,一筆一畫慢慢地在寫字本裡的九宮上,練習國語課本上的生字。寫得歪扭潦草,娘親便拿橡皮擦把我的字擦掉,要我再寫一遍。 中學的時候,鉛筆是拿來練習數學題目的。作答完對答案,發現自己寫錯了,就拿擦子把錯誤的答案改掉,重新再來一遍。 高中其實是從用鉛筆轉成用原子筆的階段。為了作答的需要,後來使用鉛筆的機會越來越少,中性筆與立可白取代自動鉛筆與橡皮擦,成為筆袋裡的主角。 上大學以後,幾乎沒有再用過鉛筆,而研究所的時候,常常甚至連筆都不拿了,使用電腦打字取代了用筆的習慣,立可白也幾乎消失在我生活裡,Laptop(筆記型電腦)成為我的筆記本,delete鍵比立可白來得快速又環保。 重新拾起鉛筆讓人感覺回到了小學中學的階段,一個可以犯錯的階段,一個可以在犯錯後擦掉重來的階段。才驚覺,原來自高中以後,用原子筆的機會漸多不光是為了作答的需要,也象徵了錯誤再也不能被抹去,就算是用了立可白漂白自己,犯錯的痕跡還是清晰可見。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像是用原子筆寫下, 一筆一筆清清楚楚,沒有否認的機會。 重新拾起鉛筆,在GRE考題練習本上寫下自以為是的答案,但往往卻與正確答案相差甚遠。用橡皮擦擦去錯誤,重新運算一遍,寫下正確的答案。告訴自己,不管現在的答案再怎麼錯,在下一個階段,我將會在美國重新開始。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070309筆記29宅男阿偉 以下為貼文: 我有個朋友叫阿偉 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宅宅 其實阿偉人長的也算帥 國高中時代也是學校籃球隊的風雲人物 但自從上了大學 他玩魔獸(Jimmy按:一種網路連線即時戰略遊戲)已經到了無可救藥 的境界 扣掉睡覺跟吃飯時間一天可以上十幾個小時 月卡(Jimmy按:網咖的月會員卡)用的比 優游卡還凶 打開他的衣櫃會發現 阿偉只有6件衣服 (包含一件系服 一件捐血愛心T恤) 我本來也覺得阿偉只是「居家」了點 直到有一次我們倆在一個三叉口前迷路 他毫不猶豫且堅定的大喊 「走中路阿!(Jimmy按:線上遊戲的術語)」 那一瞬間 我才發現他早已不是我認識的阿偉... 他是宅宅 這樣的阿偉竟然有個可愛的女友小美 真是讓人不可思議 話說一天假日 阿偉在家跟我們連了3場三國(Jimmy按:一種線上遊戲) 連贏了三場讓他志得意滿 決定不泡泡麵出去包個便當慰勞自己 買好午餐後 阿偉卻發現他停在路邊的機車被人上了大鎖 鎖上還有隻KITTY貓 原來旁邊停了輛一模一樣的機車 萬般無奈下他只好等著車主出現 我們偏偏又打電話一直催他快來加入戰局 阿偉一氣之下就用力踢了旁邊那台車 附帶一聲十分具有男子氣概的 幹! 車立刻乖乖的應聲而倒 說還真是巧 車主正好出現 阿偉轉頭一看 虎軀一震 竟是一絕世大正妹 女孩綁著可愛的馬尾 水汪汪的大眼睛掉下兩行淚 「對...對不起」 女孩說完立刻手忙腳亂的把鎖打開 還哭個不停 你以為阿偉會安慰他嗎 阿偉二話不說馬上驅車趕赴沙場 連頭也沒回 忽然正妹拉住了他捐血愛心T恤的衣角 「我...我牽不動機車,可不可以幫我...」 說完又哭了起來 阿偉只好無奈的幫他牽起車 卻發現剛剛那一腳把正妹的車踢壞了 只好幫她牽到機車行修理 就這樣 阿偉和小美互相認識了 小美是中文系的學生 個性善良純真 興趣是看書和聽古典音樂 這樣的女孩 跟阿偉這個興趣只有魔獸的人 根本一輩子也不會有關係的阿! 話說阿偉第一次約會就穿著系服大辣辣的赴約 連我們都為他捏一把冷汗 沒想到 每次約會兩三天後 小美都會再約阿偉出去 像小美這種既害羞又矜持的女孩 竟然會主動約阿偉 令我們百思不解 直到有一次約會前 我看到阿偉在那燒光碟 我才終於發現真相 他從BT(Jimmy按:一種分享影片音樂的軟體,Wayne那一區很清楚,裡面有很多東西很 精彩...) 下了一堆感人日劇 從什麼一公升的眼淚到世界中心呼喊愛情還有太陽之歌 每次約會就燒個兩三集給小美 以小美哭點之低 看完後必定是肝腸寸斷、以淚洗面 迫不及待的想看下一集... 哇靠!這樣跟用安非他命控制少女賣淫有什麼兩樣? 看著阿偉帶著光碟離去的背影 彷彿爆出一到光柱 沒錯 他升等了(Jimmy按:...不是 頭等艙...) 從宅宅升等為宅神爺 攻擊防禦敏捷全都大幅上升 各位朋友 阿偉的故事告訴我們 宅宅也是有希望的 不跟你們多說了 我要出去踢機車了 大家加油吧 筆記: 這是朋友寄給我的信件,講得是一個宅男用來追女生的手法。我強烈懷疑朋友寄來這封信裡的男主角與前文《宅男鍵談而不健談》裡的人根本就是同一個,同樣都是叫做「阿偉」,把妹手法更是如出一轍,同樣都是使用「戲劇上癮法」,作為維持與女性互動的重要手段。 雖然我個人沒有用過這一招,但這一招「戲劇上癮把妹法」聽起來還真煞有其事,因為台灣女性人口當中,普遍對於韓劇、日劇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喜好,這種投其所好的手段,只能說高招啊! 不過或許其成功也得歸因於本身條件不錯,有好的外型,也打籃球,所以在交友上當然比那些肥滋滋宅男們好得許多! 其實在我所接觸到的宅男裡,未必每個人都是那種不善交際的人類,只是他們平常不太喜歡做戶外活動,交友圈狹窄而已,並不代表他們在與人的溝通上或是人品上會出現問題。 相對來說,宅男往往也都給人「簡單」、「不花心」印象,對於某些女生來說,這樣的人格特質也帶來了安全感。 宅男阿偉這樣一個故事其實也告訴我們,宅男絕對會有春天的! (感謝Eileen友情提供重要資訊)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070308在晚上十點以後才上網 如果不是因為寫關於「宅男」議題的文章,我大概也不會特別注意我可能有「網路成癮」的問題。 雖然並不認為自己是宅男,甚至應該說自己是「逆宅男」,特別不愛待在家,喜歡往外跑,但是平常只要有在家的時間,幾乎都是「電腦開機+網路連線+登入MSN」的狀態。但常常也沒有找朋友聊天,只是喜歡上網東看看、西看看,找些新鮮有趣的網路議題瞧瞧。 但這樣真的好嗎? 我有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待在網路上嗎? 網路與MSN影響有到我正常該作的事嗎? 這些問題在幾個月前我是不會去問的。 三月開始,GRE的課程正式開始,常常補習到晚上十點鐘才從台北車站回家。 上個禮拜,指導教授一聲召喚,也回到了台大擔任助理協助教授的研究工作。 因為回到台大工作,語言交換的時間變成每天早上的八點,我則必須配合這時間在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七點鐘搭上捷運才行。 再加上每天還有固定的寫作進度、GRE考題準備進度等要完成,睡眠時間大概只有五至六個小時吧! 如果還想跟之前一樣花那麼多時間上網,我想不光是GRE考試會出問題、書稿無法及時完成、身體也會被自己搞壞。 所以,現在規定自己在沒有補習的日子,每天回到家之後在晚上十點以前不准上網,告訴自己這是拿來唸書的時間,以及與家人相處的時段。不管跟朋友用MSN聊得多熱烈,晚上十二點半就應該把電腦關掉,讓自己的身體充分休息,面對隔天的挑戰。 本來,網路就是一種工具。 雖然,我也活在網路裡,但是現在的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作,而這些事是無法在網路上完成的,我又何必戀念著網路而不顧正業呢!? 在這資訊過份發達的年代裡,規定自己上網的時間並且確實執行,也是一種該會的功夫啊!認清自己與網路的關係,不為網路所役,才是王道!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未完 雖然在寫作的過程中一直不認為所謂的「網路成癮症」就可以解釋所有的宅男現象,但是還是有必要簡單解釋一下到底台灣社會怎麼與網路結合在一起。 首先,從第一張圖【有線寬頻網路用戶成長數】,我們可以發現寬頻網路是在2000年以後快速普及的。在發展之初,大部分的網路使用者都還是使用市話撥接,但在2000年以後,寬頻網路開始逐漸普及,至2006年已至440萬戶(不包含公司與學校網絡系統使用者),約佔台灣家戶數62.4%。 第二張圖【經常上網人口成長情況】。「經常上網人口」意指在日常生活中有必要上網者,比如說公司、學校以及個人的網路使用,都可稱之為「經常上網人口」。圖中可看到,經常上網人口在1996年台灣網路服務剛發展之初,僅有6%,但到了2006年已達43%。
值得注意的是2000、2001年,這兩年之中,台灣的寬頻網路用戶突然成長了52%,而經常上網人口也在這兩年當中成長了7%,為歷年來最高的一年。我們可以說,在這一年以後,台灣經常上網人口,家庭寬頻扮演了越來越重的角色。 換言之,「經常上網人口」的成長與寬頻的服務普及有密切關連,寬頻網路的升級與普及帶動了整體台灣在網路使用上的比例。 而在這幾年我們可以看到「網路成癮症」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可以視為是寬頻網路進入家庭之後,對於個人使用網路行為造成集體性的影響。過去寬頻僅能在學校使用,但在2000年後,寬頻成為家庭中重要的資訊設備,成為日常生活重要的物件,並依此產生了生活上的變化。 而在2005年開始出現了「宅男」的說法,這個詞彙用來形容「網路成癮者」,因為他們的生活與網路密不可分,並不喜歡戶外的活動。由此可見,「寬頻網路」進入家庭與日常生活之後,社會上已經開始重視其對於生活形態的影響,並且已經產生新的詞彙如網路成癮者、宅男等詞彙,來凸顯這個現象的嚴重性。 值得更進一步探討的是,在這幾年中,台灣社會對於「藝文」的消費是否有減低?減低的比例中,男性又佔了多少的百分比?在這樣交叉比對之後,便可以發現,宅男如何在寬頻普及之後,受到寬頻影響,進而影響到美學態度與行為。 圖片與統計資料來源:資策會FIND網站/經濟部技術處「創新資訊應用研究計畫」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59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070305筆記27音響魔人與影音魔人 音響魔人、視聽魔人 宅男2.0長時間窩在家裡當然要讓自己家中有最高等級的享受,有的人花錢在家具上,也有一種人願意花錢在視聽設備上,尤其是音響,追求最高檔的視聽感官享受。
喜歡追求聽覺享受的魔人們提起音響可是能長篇大論地,從音響到底是要幾個喇叭,人的聽覺接受範圍從Hz多少到多少,擴大機那個牌子功率最恰當,要買那個牌子的線才能讓聲音有最好的表現等,他們都能說出一番道理。為了享受音響的效果,他們也常在家裡配上頂級的沙發,挑選最能凸顯效果的古典樂CD。 也有一種音響魔人喜歡在家裡設置一個「家庭電影院」,偏好以平面液晶螢幕或是投影螢幕搭配具有環繞效果與立體聲的音響。這類魔人相當不喜歡跑電影院,寧願租騙回來在自己的家庭電影院裡好好享受。 台北市販賣影音器材的昆明街、中華路北門一帶,是音響魔人、視聽魔人最常出現的地方。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模型魔人 台灣的學生大概到了高中以後還繼續玩模型,常會被冠上玩物喪志的形容詞,便放棄了自己對於模型的愛好。但是當他們獨立生活後,擁有自己的消費能力與空間,便願意也有能力花很多的錢與時間在自己喜歡的模型上。
台灣流行的模型種類繁多,從最簡單的「食玩」與「轉蛋」,到接下來各式各樣素材與類型的模型如「聖鬥士星矢」、「鋼彈」、「GK模型」、「軍事模型」、「火車模型」、「遙控模型」等等,都能找到專精的模型魔人。他們廢寢忘食地找尋自己最喜歡的模型套件,享受組合套件、幫套件上漆保養的過程,還幫模型攝影拍照,與同好分享自己的心得與成果。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