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r 13 Wed 2005 00:17
050412筆記海巡(二)~垃圾分類人類學
筆記海巡02~垃圾分類人類學 有人說,出生在中華民國的男生,一出生就欠國家一年半的債。我卻說,出生在中華民國的男生,一出生就被判了一年半的有期徒刑。說我們像是犯人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因為我們除了有放假的時間外,大部分的時間都被關在營區裡,或是在忙著公事,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更沒有所謂的自由,唯一的差異,或許即是我們還有所謂的假期吧。一到假期,便感覺自己像是假釋中的犯人,搶著呼吸自由的空氣。 在銜接教育結束之後,我來到了之前抽籤抽中的基隆單位。對我來說,這個單位並不是我最理想的選擇,但畢竟交通頗為方便,且之後我所要皆的業務內容較符合我的專長,不需要直接在一線面對亂七八糟的漁船及各項惱人勤務,也就不再那麼挑剔。 在4/10號以前,我的身份是「新進的二兵」,也就是所謂的「菜鳥」或是「菜兵」。菜鳥的生活和之前訓練中心的生活可是完全不一樣的。在訓練中心,我們的身份是學生,沒有勤務上的壓力,但是回到單位裡作為一隻菜鳥,直接面對長官與學長們所交付的任務,可真是壓力重重萬萬千啊!雖然我有著高中禮兵社與大學嚕啦啦的經驗加持著,但面對這樣沈重的壓力,總是疲勞。 這樣好像還說不清楚我到底面對了一個怎樣的生活。套用我鄰兵的話來講「部隊是一個平行世界」,這個世界裡的文化、規則與外界可說是完全地脫節,而我們這些新兵就像是被中國西南彝族擄去的奴隸一般,告別了原本世界的一切,開始過著奴隸般的生活。說自己是奴隸其實一點也不誇張,因為當新兵剛進到一個單位時,完全不懂這單位的勤務內容,唯一能做的就是打雜、做苦工。搬石頭、敲水泥、刷油漆、打掃營區、刷廚房、垃圾分類等等一切雜事,基本上都是由新兵這些小奴工去做的。而不管這些小奴工們原本在外面有多高的學歷、年紀有多大、一個月能賺多少錢,來到這個平行的世界,很抱歉!你就是最低賤的階層,要擔任最不堪的工作。 如果這世界有所謂的人權與自由,在那個平行世界裡,並沒有這些真實世界裡奉為尊貴的觀念!軍隊倒比較像是一個「階序性」的社會,而決定「階序」的是官階與資歷。「階序」是一個人類學常用的字眼,用來指稱一個社會裡充滿著階級性的社會位階,且往往難以跨越。Dumont所著的經典民族誌《階序人》詳細討論印度種姓制度下的階序,而決定階序高低的是世襲的種姓,每個種姓都代表著潔淨程度的高低,愈潔淨的種姓,自然享有愈高的社會階序。部隊中何嘗不是如此,每個人如同金字塔一般有著自己的階序位置,而在新兵就像是在部隊中最為污穢的人種,所以要去做最污穢的事情。好在,就像印度的種姓社會可以藉著婚姻的操作,而我和另外一位台大法律系的高材生,就被分配到在每天上做垃圾分類的工作。 如果說「分類體系」是人類學重要的討論項目之一,那而當代社會的垃圾分類一定可以寫出一本精彩的象徵人類學民族誌。Mary Douglas著的《純淨與危險》(Purity and Danger)提到了所謂的「不潔」的概念與一個社會裡的分類概念密切相關,而無法分類或是與分類體系相衝突的,往往都被視之為「不潔」。舉個例子,鞋子擺在鞋櫃裡很理所當然,但是把鞋子擺在餐桌上那就會讓人感覺污穢,很不禮貌。延續著這樣的觀念來看當代社會裡的垃圾分類觀念,其實頗為有趣,因為垃圾在當代社會中被視為不潔,即可被視為是「有用/無用」這樣一個分類體系下的產物,而「垃圾分類」更是在對於這些「不潔之物」進行再一次地分類以滿足當代社會裡對於「環保」的要求。部隊裡的垃圾分類更不用講,適逢台北縣針對垃圾分類不確實開始實施懲罰制度,部隊只要垃圾分類為完全就要被罰15萬,同時隊長、副隊長、士官長、值星下士班長還得受連帶性的處分,導致長官對於部隊裡的垃圾分類非常之重視。 前面提到,部隊是一個「平行的階序性社會」,長官重視垃圾分類,但是實際執行的卻是最低賤的兵。因為長官們辛苦勞累,已經沒有時間、沒有力氣再去管這一方面的瑣碎雜事了,所以這種低賤的工作就交給我們兩位從台大畢業的奴隸來做。就像我這位鄰兵講的,這是個平行世界,一個人不管在外界的學歷有多高、一年年薪有多少、知名度有多高,進來部隊之後,很抱歉,你就是最污穢的菜兵,從最污穢的工作開始做起。部隊裡所謂的「菜味」,就在形容一個人當兵的資歷太淺,能力不足,需要多加磨練,以把「菜味」磨去。用人類學的話來說,「菜味」也等於「污穢」,一個人的菜味愈重,也就愈污穢,所以只能和最污穢的垃圾混在一起,去做垃圾分類的工作。而所謂的長官,根本不用理垃圾的問題,因為去處理垃圾只會降低他們的純潔性,讓他們給人「很菜」的感覺,所以他們都命令階級低下的兵來做垃圾分類的工作,自己坐在幕後指揮一切。綜合來講,指揮垃圾分類的層級與執行垃圾分類的層級,身份上等於兩種完全不同的純淨程度,越接近污穢的工作,當然由越污穢的新兵來完成。這些雜七雜八工作在大學社團理我早就做過了,我也不覺得這些工作很難操作,只是想到我花了那麼多力氣培養自己的邏輯能力與專業素養,到頭來國家所要求我做的,僅是這些不需要頭腦的工作內容。 或許住在一般世界的人會很難想像部隊裡如何執行垃圾分類,先從七個大範疇談起吧!我們主要把垃圾分為七類:一般垃圾、紙類、塑膠(袋/盒)類、保特瓶、鋁箔包、鐵鋁罐、廚餘。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全營區近四十個垃圾桶裡的垃圾做垃圾分類,這些垃圾桶有的在廚房,有的在販賣機旁邊,有的在遠遠的車廠、有的則在長官的辦公室裡當然隨著每個地點的不同,每個地點垃圾桶數量的多寡差異,垃圾的內容也跟著有差別。看起來簡單,但是實際上卻有許多難題在其中。首先是過度包裝的問題,一大袋垃圾裡面可能還被分成了許多小袋,小袋裡面還有更小的袋子,層層包裝,我們就得層層拆裝。拆垃圾的袋子可不如褪去女友衣服般令人興奮,因為每個袋子打開之後除了是混雜臭味噴出外,不同種類垃圾混雜一起的程度更是叫人想要抓狂。每個小袋裡面可能有著各式各樣的東西,除了常見的紙類、飲料罐子、免洗內褲、用過的衛生紙之外,甚至還有廚餘殘留的湯汁,我們就得一一把每個袋子打開,一件一件取出來做分類,搞到最後真的覺得,寧願他們一開始就混在一起,還省得我們要一個一個將小袋拆去的麻煩。但是分完類之後,這沾著湯汁的塑膠袋子到底算不算「塑膠袋」呢?說到此,還有很多難以分類的東西,更是讓人頭大或是難以判斷。舉幾個例子來說,包香雞排的紙袋到底算是紙類還是一般垃圾?香菸盒算是紙類還是一般垃圾?球鞋算是塑膠類還是一般垃圾?不要的快譯通翻譯機算是一般垃圾還是鐵鋁罐類?茶葉算是一般垃圾來是廚餘?當然這些惱人又不潔的問題自然不需要也不可能勞動純潔偉大的長官們來思考,只能由我們兩個人自己絞盡腦汁來判斷。就這樣,每天就花去我們兩個小時,才能分類完且整理好整個營區的垃圾。原因沒有別的,正因為我們如此不潔,我們都是菜兵。
- Apr 02 Sat 2005 09:15
咖啡海的不負責影評~來跳舞吧!

咖啡海的不負責影評 來跳舞吧! 很久沒看到這樣簡單卻又讓人深受感動的一部片子,《來跳舞吧!》讓人想起舞動自己身體的快樂歡愉。《來跳舞吧!》沒有複雜的男女情愛糾葛,也沒有過多的猜疑計算,當中最多的是城市裡小人物們享受著國際標準舞的快感。相較於《舞動人生》或是其他以舞蹈為主題的電影,《來跳舞吧!》化解了對於肢體運動的恐懼,告訴觀眾,即便沒有舞蹈的天分,或是早已忘記跳舞的感覺,只要有興趣,不斷地練習就能享受肢體隨音樂起舞的樂趣,也能成為國際標準舞的高手。沒有過份華麗的舞台,也不需要特殊的燈光音響,街巷裡的舞蹈教室裡,挑高的天花板,寬敞延伸的木地板與簡單擺設,就是一個能讓人盡情享受舞蹈樂趣的空間。不需要與生俱來的天賦,只要隨著音樂跟著老師跳起,就能讓人生的步伐從沈重變成輕盈。不管是乏味的律師、身軀不靈活的大胖子、搞不清楚自己性向的肌肉男,音樂一開始,都能隨著旋律變成另一個人,在舞池裡找到部一樣的自己。 原本無聊乏味的人生,只因為加入了國際標準舞班級就產生了變化。約翰‧克拉克,身為一位律師,擁有令人稱羨的美滿家庭。導演在片中似乎刻意簡化複雜的家庭代溝問題及丈夫外遇的可能性,而僅留下妻子的猜疑,用來凸顯男主角單純地愛上跳舞的感覺。即便約翰一開始的動機出自於對於向窗外凝望的寶琳娜,好奇著她為何總佇立在映著霓虹燈光的玻璃窗旁。而當確定彼此沒有發展的可能性後,他才發現自己原來之所以被吸引,是寶琳娜的那股絕望與無奈,似乎正是他每日單調生活的真實照映。但舞蹈活力的種子已種下,約翰也終於認清自己期待的是能脫離那無味的步伐,期待自己能跳出充滿希望與味道的舞步。 像是NIKE球鞋的廣告詞,Shell We Dance?成為片中最重要的口號。就如同這句口號一樣,跳舞不光是舞動自己的身軀,更是讓陌生人隨著舞動成為自己的舞伴。即便是大胖子、同志或是大光頭,舞蹈都能成為彼此共同的語言,在舉手投足跳躍併步之間,讓心更貼近。 《來跳舞吧!》讓我想起之前看的一部紀錄片《歌舞中國》(附帶一提,該片4/15要推出DVD),片中敘述上海一群喜愛踢踏舞的學生們如何跟著老師學習、表演進而找到自己的方向。他們同樣是市井小人物,從中國各省分來到上海,爵士舞與踢踏舞是他們的生命,也是他們的夢想。他們同樣沒有學院裡學生的天分,卻同樣有著對舞蹈的熱情。舞蹈,似乎就是有這樣的魔力,讓人忘了自己,也讓人想起自己。讓人忘了自己原本的沈重,讓人響起自己生命的輕盈。這或許是熱愛舞蹈或是任何藝術形式的人之共同處吧!就如同《女狼俱樂部》、《在黑暗中漫舞》、《光芒四射》等片一樣,每一部以表演藝術為主軸的電影,不論主角是怎樣的身份、職業、學歷,他們都瘋狂地熱愛表演藝術,並在當中揮灑著自己的生命,只求在過程中燦爛,即便短暫,卻是充滿滋味長長久久。 個人滿喜歡導演用「地鐵」隱喻男主角生活的改變。片中約翰原本的生活就像是行駛在固定鐵道上的地鐵,日復一日地走著相同的路線,航行與停留每站之間的時間都是如此單調。這也是現代都市上班族的寫照,總是重複著固定的節奏,既呆板又無趣味。但人總有下車的權利,在不熟悉的那一站下車,開始一段舞蹈的冒險。即便一開始有難免的尷尬,驚訝自己竟然如此愚笨瘋狂,倒頭來卻感激當初自己的精神錯亂,正因為一次如此簡單的出軌,生命有了不一樣的節奏與音符。
- Apr 01 Fri 2005 22:45
050401筆記海巡(一)~玩兵

050401筆記海巡(一)~玩兵 想來想去,原本的<咖啡海的當兵雜想>這樣的標題似乎已經不太符合我的現狀,原因是在海巡當兵與一般人在陸軍當兵的感覺有著很大的歧異,不僅工作上的內容迥異,就連因勤務內容而來的文化樣貌也有很多差異。當然,當中還是有許多雷同相似之處,但海巡總帶有自己的那股特色。既然我出身人類學,就讓我用「筆記」這個字眼吧!讓我繼續記下我在海巡所見、所聞、所想。 在海巡當兵,尤其是在「北局」(海岸巡防局~北部巡防總局),「坎」這個字眼一定非常熟悉。「坎」也就是所謂的「坎坷」,常常用來軍中生活的困苦程度,因此會常聽到弟兄提起「馬大(馬祖大隊)好坎啊!」或是「當兵當成這樣真是太坎了!」之類的話語。而之所以會這麼「坎」,除了是個人的適應能力問題外,軍中的階級制度與特有的「學長學弟制」更是最主要的原因。階級制即指在軍中對於上級長官的服從,而「學長學弟制」則用來補強同一階級的控管,由經驗豐富資深的學長管理經歷較資淺的學弟。階級制與學長學弟制在一般軍中也都會看到,但往往這些三軍單位的編制比較大,人數比較充裕,壓力也比較容易分散。然而,海巡的編制比較小,往往港邊最小的哨所(安檢所)僅有二、三十個人,最大的單位也只有七八十個人,所要負擔的勤務又相當地沈重繁瑣,為了能夠無誤地完成每一項工作,階級制與學長學弟制也就格外地重。當較低階的長官與較資深的學長被賦予壓力的時候,就會將壓力向更低階的阿兵哥或是學弟傳下,以減輕自己的負擔。也正因為海巡的勤務非常繁瑣多元,學長學弟制也有必要如此重,以確保新進單位的弟兄們能夠在學長的教導下快速地將勤務上手,完成長官的要求。 當兵嘛!總有人不適應,無法完成長官或是學長的要求,這時候就會被「叼」,也就是會被長官或學長罵,甚至處罰。偏偏海巡「同梯同命」的觀念特別重,遇到特別容易出包的同梯弟兄,即便自己表現得不錯也得一起挨罵受罰。罵還好,只要立正聽長官學長怒吼,忍受被噴口水滿臉,等到他口乾舌燥自然就好受了。但是說到處罰,可就有千奇百怪的花樣。伏地挺身、舉手二十分鐘、以標準姿勢蹲下後屁股抬高二十公分、起立蹲下反覆二十次之類的處罰算是正常,在海巡還有一些特別的處罰方式,與其說是處罰,倒不如說是在「玩兵」,這些應該是苦悶的上級幹部與學長想出來的花招,目前見到的有: 「汽車大百科」:叫幾個人用肢體擺出各牌轎車的標誌,比如說愛快羅蜜歐,一個人得先向兩旁雙手伸直做出十字架貌,另一個人就得如同蛇一樣纏繞在這個人形十字架上。又如標誌汽車,就得擺出獅子舞爪貌,還得模仿獅子吼叫的樣子與聲音。 「七龍珠」:海巡一些單位外圍沙灘上總有許多石頭,變態的學長找出七顆石頭,用奇異筆在石頭上寫上數字,然後亂丟在整片沙灘上,叫學弟一顆一顆找出來,找不出來就不用吃飯。 「理由大全」:這是訓練大隊某教官的最愛,當學生犯錯的時候,就叫學生寫下犯下錯誤的理由50個到200個不等,比如說「遲到的五十個理由」、「上課睡覺的100個理由」之類的,我就因為其他弟兄的關係寫過「上課手機響起的100個理由」。教官會要求理由要有創意,不能落入俗套,於是就有人寫出「因為手機沒有當兵的自覺」、「因為鬼來電」、「因為貞子想找學長聊天」、「因為外星人想要攻打地球」、「阿扁要找教官」、「因為教宗想吃台灣香蕉」之類的亂七八糟答案就會冒出,成為大家的笑話。 其他的還有命令擺出七龍珠裡各種人物的招牌動作,演出電影裡的經典畫面之類的。比如,有一位額頭很高的弟兄,被教官命令扮演七龍珠裡的「達爾」集氣的樣子,從此「達爾」的外號也如影隨形地就跟著他。我自己除了指導過弟兄扮過「基紐特戰隊」出場的樣子,也演過駭客任務理躲子彈的動作以及無間道最後「給我一個機會,我想選擇作好人」的橋段。很多臉皮比較薄的弟兄會感覺自尊心受損,我倒覺得把自己當演員認真扮好角色就沒那麼尷尬,常常還演到無法停下來,會想要繼續演下去,當作是難得的放鬆! 圖片:基紐特戰隊的扭蛋玩偶 引用自:http://cgi.tw.ebay.com/ws/eBayISAPI.dll?ViewItem&category=91256&item=5965319736&rd=1
- Apr 01 Fri 2005 20:38
050331咖啡海的當兵雜想(七)~我不會…
050331咖啡海的當兵雜想(七)~我不會… 唸書念到碩士才去當兵究竟是好是壞? 這問題總是偶爾浮上腦海,困擾我一下。 跟我一起同一梯次當兵的弟兄,除了少數比我小一兩歲外,其他的都是七年二班到七年六班的成員,其中尤以七年四班最多。這些人雖然學歷沒有太高,但是多有不錯的一技之長,不是專科職校畢業領有國家證照,不然就是有很久的實務經驗,跟著自己的師傅做了很多年。相較之下,文學院碩士畢業的我,好像除了讀書之外,就沒有什麼專長了。好在,我高中、大學的社團經驗幫我培養了不錯的抗壓性及適應力,對於從環境而來的要求總是能快速反應,對於團對任務有比較正面積極的概念與態度。但是,在軍中,與這些擁有專業技能的人相比,只會唸書真的沒什麼用。 好在,在海巡的銜接教育過程中,甚至是未來想參加的士官班訓練中,會「唸書」還滿受用的。海巡的工作與法律息息相關,即在岸際港邊扮演司法警察的角色,所以必須要背許多法條法規,以應職務上需要。如果不是在海巡服役,我想我一輩子不會去碰這些原本只有法律系學生才會去碰的法律條文知識,更沒機會去學習相關的技能。不過,既然都來到海巡了,文學院學生的功力自然可以發揮一下,不然難道要等著被罵嗎? 日常生活中,也總覺得有許多代溝在那兒,我甚至懷疑這根本是生活態度價值觀之差異,導致了我與弟兄們在日常生活的經驗上有很大的差異。就像我雖然知道人類學的許多專有知識名詞及其意義,但是卻搞不懂「天堂Ⅰ」、「天堂Ⅱ」遊戲的內容及其差異,我雖然知道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及後殖民主義在社會科學與學術上的意義,卻搞不清楚幫汽車打蠟時要怎麼選蠟上蠟。我雖然會寫長達十六萬字的論文,卻未必懂得怎麼弄出三四十人份的伙食。正所謂「術業有專攻」,真的一點也不假。 話雖如此,我卻有自信地認為,只要我去做,我一定可以作得比他們好。原因無他,只因為因為我懂得「認真」。「看清場合,扮好角色!」,記得剛進嚕啦啦的時候就被這一句話震驚到。這句話其實是在講擔任救國團的服務員會有很多種角色上的變化,有時你會是威風凜凜卻沒有表情的值星官,隔一個禮拜之後卻搖身一變變成拼命搞笑的活動長,在台前必須是自信滿滿的表演工作者,在台後卻得謙沖自牧地好好準備每一個表演與每一個服務的細節。無論扮演什麼角色,學長姐都會要求我們這個角色扮好,讓自己因為投入個這角色之中而有更好的表現。類似的話在嚕啦啦還有很多,比如說「凡經我手必使之更真、更善、更美」之類的話,意思都在要求每一位嚕啦啦服務員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能全心投入,而不是敷衍了事。 天知道當我把這觀念奉為我人生之最核心價值之一後,這成為我最大的優點,也成為我最大的缺點。我常常太過嚴肅看待每一件事情,總是想要搞清楚背後的意義,也總是瞻前顧後地考慮太多,所以很多朋友在剛見面的時候常常覺得我不容易接近,總是不苟言笑地板著臉。但是,當我一進入遊戲中、劇情中,身份轉換成玩家後,卻是玩得比任何人都還要瘋狂,只求能充分享受遊戲當中或是角色變換之後的樂趣與歡愉。因為,我相信只要認真專注地去做每一件事,意義就在當中。 當軍中周圍弟兄們秉持「當兵不要太認真,要懂得摸魚」!,或是「大家都是『不願意/役』(義務役的代名詞),幹嘛把自己搞得那麼辛苦!」這樣態度來面對軍旅生活的時候,我其實很不適應。我並非不適應軍中的壓力狀態,而是無法適應周圍身邊的人以隨便、不認真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生活、工作,甚至是人生。當然,我很明瞭在軍中這樣的態度會讓自己很累,到最後或許會幫自己惹來一堆任務與麻煩事,把自己搞得要死,甚至惹來弟兄們的不悅,但相較於失敗的失落,我想我還是比較喜歡認真完成每一件事之後的那份歡愉與滿足。
- Mar 23 Wed 2005 23:06
050323 擔心…

幾次從部隊放假回到家以後,都會在書店待上好幾個小時,翻翻新出的書,也翻翻最新的雜誌,並沈浸文字圖中,為的只是一種跟得上時代的感覺。 或許,這就是他們所說的「資訊焦慮症」吧!平日接觸到的資訊太多,當與世界互動的管道出現障礙,所能夠得到的資訊變少,情緒也跟著焦慮起來,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的變化,擔心自己變笨。 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連續兩次放假,我都回到系上聽演講,不論我原本是否對於講題有興趣,只要是坐在那兒,就感覺到自己能吸收到新的知識,感覺到自己又有所成長,而不是任由自己隨著環境的封閉而變笨。 明明離開台北沒有多久,不過兩個禮拜的時間,卻感覺如此貧乏。明明再過十天又要放假,為何已經感覺到自己知識成長的腳步已經慢下。 或許,之前太過習慣於一個資訊爆炸的環境,也太過於習慣在聆聽對談中得到啟 示,塑模了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也界定了我存在的形式。學習,就是我過去二十幾年生活的代名詞。而今,要我停止從書本上吸收知識,專心為國服務,或許,我還需要時間,好好地習慣與適應。也或許,這是另外一種學習的形式,告訴我,世界的真實面貌並不是像書中那樣理想,而是美麗得殘酷。 別為我擔心,我過得很好。我是咖啡海。
- Mar 20 Sun 2005 22:02
咖啡海的不負責影評~全民情聖

咖啡海的不負責影評~ 愛情總是需要一位軍師,尤其是缺乏勇氣去愛的人,更是需要一位顧問告訴你如何讓自己的愛情電影揭開序幕。全民情聖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愛情顧問專家如何讓心懷真愛卻又膽怯的男人們,勇敢踏出第一步,成功地擄獲芳心。雖然這是一部帶有教育意義的愛情喜劇,一來教導男士們如何展開追求,而來也教小姐如何識破男性的伎倆,所以到頭來有教等於沒教一樣。 其實,每個人的愛情裡總是有那幾位顧問,除了聆聽自己的處境外,也提供一些好主意與餿主意。他們或許是班上同學中的死黨,也或許是當兵的同梯弟兄,也可能是網路上未曾見面的過客,但他們總會說出一些金玉良言,告訴我們正身在愛情裡,而下一步應該如何進行。隨著成長階段不同,每個時期的狀況都不太一樣,年紀小時(尤其是國小、國中階段),總是被周圍的朋友慫恿去告白,等到年紀大一點時,總是被朋友安慰下一個對象會更好,等到再老一點時共同欷噓或是吹噓年少的種種。 一起去看電影的Yvonne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果然還是女孩子比較重視內涵,你看不管男人長的怎樣,只要肯用心,女人都是會給他機會的。」聽到這話我不禁汗顏,好像的確是這樣。回想好萊塢的幾部愛情教戰電影幾乎都是俊男美女配,即便男主角不甚英俊,女主角卻也是貌美的可人兒,似乎男性真的僅是視覺的動物一般。好萊塢的導演們也似乎完全認同這一點,並且也在電影上不斷驗證這樣的說法,我們從不曾看到一個醜女得到英俊男性的青睞,更沒有一部電影教導女孩子如何能在不用美貌的同時,能告自己原本的真實面目得到真愛。好萊塢導演們似乎很瞭解電影本身的娛樂性與視覺性,即便如《情人眼裡出西施》這部電影,仍然必須要先把一位身材極度豐滿的女性轉換成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女,才能得到男主角的青睞。又或許即使如《我的野蠻網友》裡的女主角,也需要極度的包裝,才能得到男主角的賞識。即便有這些反例,但僅是少數中的少數。這或許即是電影工業弔詭的地方,明星本身的外貌即代表了某種消費過程中的視覺性與育樂效果,而當中所流通的審美價值觀,更是為大眾流行文化在日常生活之中所塑模。美,也因此在愛情類型電影中成為必須。 換個焦點來觀察,如同片中女主角身為八卦報紙的記者,這類愛情教戰片中的女主角很多都是「文字工作者」。如《愛情趴趴走》、《絕配冤家》等片的女主角皆為文字工作者,更別說《慾望城市》裡的女主角,更是以兩性專欄作家的身份活躍於螢幕劇情之中。這類型的女主角除了外型閃亮動人之外,更擁有聰穎、獨立的特徵,她們能除了活躍於自己的工作領域外,也擁有自己的理想與目標,更有獨特的生活品味。她們雖是上流社會的成員,卻離一般民眾並不遙遠,因為她們藉由文字的書寫連結起大眾,反而帶有三分親切。她們的美麗一方面來自於個人的天生麗質與對個人專業上的自信,另一方面也來自於個人工作的領域,能夠大量地接觸各方資訊,呈為時尚的代言者。文字更是智慧與氣質的象徵,透過沈思寫下的文字,更烘托了女主角的氣質與慧黠。相較於富家女、商場女強人,女性文字工作者更讓人覺得親近,因為在這個網路時代裡,每個人都能成為作家,成為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網路文字工作者。 劇照來源:http://www.starmovie.com.tw/upcoming/Hitch.htm
- Mar 20 Sun 2005 20:12
050320咖啡海的當兵雜想(六)~原來當兵這麼花錢
050320咖啡海的當兵雜想(六)~原來當兵這麼花錢 原本以為當兵其實就是給國家養,沒想到這麼花錢。幾次放假回來,幾乎都得去採買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內衣、內褲、牙膏、牙刷、衣夾、文具、膠帶、收納盒、衛生紙等林林總總的雜物不說,還要去看病(三總排隊要很久,寧願在附近診所搶時間)、買合身的裝備(原本發的經理裝備型號不合,又等不到補發),總是花去不少銀兩。更別說在部隊裡為了享受一點自由的感覺所花下的飲料費、零食費,每個月加起來也是挺可觀的。雖然國家會發薪餉,但是卻僅能算是是微薄的貼補,絲毫沒有多餘的閒錢可供自己做額外的消費。 但比較中國古代的徭役,現代人當兵總是比較人性。記得高中課本提到,中國某些朝代,古人當兵還得自己掏腰包,錢不夠還得自己想辦法先存錢或是借貸。不過古代的徭役其實未必是當兵,有的是抓去築城牆,或是做工程,或許也算是替代役一種吧! 我正在慎重地考慮要不要去受士官訓,僅為了每個月一萬元多一些的收入。
- Mar 18 Fri 2005 22:37
050318咖啡海的當兵雜想(五)~在海巡服役的咖啡海之訓大心得
050318咖啡海的當兵雜想(五)~在海巡服役的咖啡海之海巡訓大心得 如果是平常在營的日子裡,我現在應該已經是在床上晚點名完,熄燈睡覺了。 回到家裡果然是糜爛的開始,我又開始晚睡,窩在電腦與書堆前面,讀我的書,上網路找資料,寫我日記與小說(其實只能算是腳本)。 幾番波折,我告別了陸軍與金六結,來到了海巡與桃園觀音。未來一年,我將會在基隆一帶的港口服役,執行港口安全檢查、查緝非法走私與非法偷渡之事項。按照各方資訊研判,「海巡」(其實我們這些義務役男僅能稱之為是海岸巡防員)其實並不如在陸軍新訓時所耳聞那麼輕鬆、那麼涼快。或許我們沒有像陸軍一樣每天照表操課,但是工作量卻是更加繁重,直接在一線面對現實世界的人、船舶、車輛等等,並還要面對犯罪集團及日夜顛倒的勤務生活。 過去這兩個禮拜多,我主要是在桃園觀音接受海巡人員專業訓練,和我同樣一起在訓練大隊受訓的同梯弟兄,除了有1/3和我一樣來自金六結新訓中心(及極少數的成功嶺),另外2/3則是來自桃園在關西基地受訓的在地人。其實,會在這時候來當兵的人,如果不是學歷特別高,就是學歷特別地低。而這些在地人的學歷多半只有高中畢業,大部分的人只有國中、國小學歷。 這些桃園的弟兄們,很多人都是身上刺著龍鳳神鬼的兄弟,游泳與洗澡時總感覺像是蒞某種風格繪畫藝術的博覽會。他們下課後煙不離口,即便是被長官禁煙,也要找到地方偷抽個幾口。他們對於團體活動的紀律很不習慣,對於學習也比較有障礙,要他們閉上嘴專心讀書真的是一件極度困難的挑戰。下課時聽他們聊起各自當兵前的生活,有的是賭場圍事,有的參加過不少火拼大場面,有的則是「藥」罐子兼藥商。和他們相處,真的需要很大的同理心,也需要很大的智慧與勇氣,及很低的身段。 自己一路唸書唸到研究所其實很難想像這些學歷較低的弟兄的成長歷程,同樣是二十歲(他們多是74年次),自己二十歲的時候正忙著在大學的社團裡帶活動,在系上拼書卷獎。而這些七年四班的弟兄,在進部隊前很多人已經有相當時間沒碰書本,整天窩在網咖裡或是酒池肉林中。並沒有歧視他們學歷低,甚至佩服他們當中有些人很早就開始自食其力又負擔家計,因為他們每個人背後都有許多故事,有的人必須在年紀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負擔家庭生計,有的弟兄則是父母離異,缺乏正長的家庭教育。換做是我,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嗎!只能說,自己幸運。對他們,就多給點耐心與同理心吧!
- Feb 24 Thu 2005 21:32
050224咖啡海的當兵雜想(四)~結訓假
050224結訓假 沒想到從上次收假到放結訓假的十天,竟然是如此快速。不過這次回來的心情又和上次有我不同,有一種更加茫然的感覺,不知道我的下一站會在何方。如果運氣好的話,我會許會在小抽的時候,抽中海巡。如果運氣很特別的話,我接下來的日子可能就在金門馬祖。 大學時期因為念的是宗教學系,加上救國團的訓練,接觸了心理輔導的領域,讓我在選兵時有機會成為海巡的心理輔導兵,但是仍要參加小抽,如果沒抽到,就和其他通用A的人一起大抽。為何說如果運氣特爺的話會去外島?這是因為念對於人類學的我來說,雖然是去外島但也帶有了幾分外地田野的味道。雖然是為國服役,但是總是能接觸到當地民情,體驗不同於台灣本島的文化特色。想來,就有一種興奮。 這幾天,一起放結訓假的同梯弟兄們開始相互約吃飯、唱歌、上夜店玩,就擔心未來彼此再也沒有機會相逢。的確,能夠一起受訓是種特殊的緣分,下了部隊又是另外一種情境,我們將成為單位裡最菜的兵,而這次將沒有同梯一起陪著面對種種的挑戰。這種感覺,有點想當初在嚕家受訓的感覺,卻又有所不同。不同的地方在於,在這受訓的過程中,不像救國團有清楚的目標與意識型態,在部隊裡所有的,只是混吃等退伍,期待自己不是最鳥的那一個而已。曾在救國團的我雖然不喜歡這種生活態度,但大家都是如此的時候,我又能怎麼辦呢? 從當兵前就在看藤井樹的《這城市》,特別關注書中對於部隊生活的描寫。我不知道是否該慶幸自己新訓的日子如此之涼快,還是該憂心無法適應接下來下部隊的日子,不過我總算認清了一件事,這是我自己的兵役,不是藤井樹故事的翻版,一切要由我自己去體驗、去感受。
- Feb 11 Fri 2005 23:41
050211 明天就要回部隊
050211 明天就要回部隊 或許就是因為在當兵的緣故 假期,更有假期的感覺。 或許應該說,更有過年的感覺。 儘管台北年味一年不如一年,路上的車子與搶在年節賺錢的店家愈來愈多,但我仍感覺這是一個特別的年,是難得的假期。 明天就要收假了,重新回到部隊過另外一種生活。話雖如此,但距離結訓也不過十天,中間還有鑑測與選兵,這十天想必會非常地快速。新訓才沒多久就放了年假,我想之前學的可能也都忘光了吧!說不定鑑測的狀況會非常悽慘也說不定啊! 可能正因為自己把當兵當成另一段見習的旅程,也把當兵視為是另一段田野之旅,總覺得到目前為止,當兵還算是有趣的經驗,讓我體驗到了很多過去體驗不到的事,和平日接觸不到的人有互動的機會。接下來,就等下部隊,那應該會是另一種情境,等著我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