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t 18 Sat 2008 13:09
  • 安靜

    原本還覺得奇怪,明明氣象就報說氣溫要降到五度以下,怎麼在房間裡一點也不覺得冷。到剛才要洗澡才發現,原來暖氣已經不知不覺中靜靜地打開了。 圖書館星期五晚上還是燈火通明,靜靜地在廣場旁對應路上的喧囂。 求道聖堂應著匹茲堡市250週年紀念,用投影燈著了一身絢爛新衣。夜裡,在那裡靜靜地美麗。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青椒紅酒牛肉紅酒牛肉煎餃這兩道菜算得上創意料理嗎?應該不算!在超市Giant Eagle採買時,看到架上擺著類似的食物,青椒上面盛著夾著米粒的碎牛肉,還摻和著香料粒,當下我就覺得要自己嘗試做這一道菜,便去旁邊蔬菜部門買了青椒,也在肉類部門買了牛絞肉。實際操作時,除了牛絞肉拌著剩飯之外,我還加了很多的紅酒、番茄與番茄醬,好讓整個氣味相遇並帶有多汁的口感。這一道菜算得上成功,雖然這是第一次做焗烤,但口感、氣味、口味都還算均衡。做這一道菜的前一天,還包了餃子,剩下的餃子皮成了我實驗新菜的一部分,包夾著原本要做焗飯的餡料送進烤箱,也就成了一道特別的料理。可惜的是,米飯和肉的比例太過接近,餃子本身應該還是要以肉為主角,才有足夠的滋味。另外我也沒有特別調醬料,讓味道上整體來說厚度不足夠。不過這應該算是我第一次完全自創料理,就算沒有很成功,也沒太大關係吧!剛到這邊的時候,也是從台灣來的學姊說到,後來她越來越依賴烤箱,回到台灣時反而不後做菜,因為台灣的廚房裡沒有這樣的道具讓他發揮。現在我越來越能理解這種感受,對於美國人來講,烤箱真的是非常重要的料理工具,也可以說是料理文化裡重要的一環,學會使用烤箱,或許也是我越來越適應這裡的象徵之一。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比我想像中的忙碌,也應該這樣忙碌,十月。 三篇報告,三篇作業,期中考,還有一些瑣碎的工作,更別說要開始準備期末大考。還想著要怎樣才能把自己的寫作能力與口說能力再提昇,不要再有亂七八糟的錯誤,或是奇怪詭異的口語。 張宇的「消息」有這麼一句歌詞:「讓異鄉我不熟悉的言語,說他們的悲喜,而我再也不必參與。」但留學畢竟不是遺忘的旅程,難在異鄉不熟悉的言語,說著我本來應該要熟悉的專業,我理當參與其中。小累。但如果不這麼累,又何必走這一遭?這些累,為的就是繼續留在這邊,用這邊的資源,圓自己的理想。再累,都是值得的。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回鍋肉         話說雖然目標是「每週一新菜」,看到了一些簡單容易弄的食譜,還是會手癢,搞得每週大概都有兩三道新菜出現。「回鍋肉」的確是一道很殺、很唬人的菜,但也真的費工。煮好的五花肉要先切成薄片,才有適中的口感,但我的刀工實在尚欠磨練,切出來的肉片厚薄不一,吃下去的口感也跟著不是很一致。但能把這道紅紅綠綠又香味四溢的好菜端上桌,真的很有兩三分模樣。   和風昆布湯頭叉燒拉麵        The Politics of Gender and Food 是目前正在修的一門課,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門課,一來是這真的很對我的「胃口」,二來是與我之前所發展的個人研究興趣「物質文化」與「消費文化」比較相關,讀起來也比較有滋味。     課堂上,教授放了一部日本導演伊東十三的作品:Tampopo (中譯:蒲公英),讓美國學生對於日本與亞洲的飲食文化能有點基本認識。片中描述喪夫的女主角所經營的拉麵店生意不佳,路見不平的卡車司機出手相助,幫助她重整店面,成為授歡迎的拉麵店。    片中不斷出現的日本拉麵實在吊足我的胃口,畢竟匹茲堡這邊日本菜比中國菜還貴,更不用說能和台北一樣,找到好吃的日式拉麵。於是。我便學電影中的情節,拿昆布、小魚與柴魚片,佐雞湯塊做湯頭,再搭配中國超市賣得拉麵與自己烤得叉燒肉,變成了一碗和風湯頭的叉燒拉麵。雖然麵與叉燒不甚東洋,也少了魚板與七味粉,但能吃到一碗湯頭接近的拉麵,也夠我和室友大聲叫好。  ,,檸檬義大利香料烤雞   鹹蛋蒸肉餅 烤雞與蒸肉在我的分類裡是屬於「懶人」菜的,不太需要起油鍋,醃好、調味好擺近烤箱或電鍋裡,就是一道簡單好菜。最多再燒個熱水,燙個花椰菜,這樣拍照起來好看,吃的也營養均衡些。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剛好碰到了匹茲堡市兩百五十週年紀念,煙火是一系列慶祝活動之一。這應該可以說是我看過規模最大的煙火,施放範圍繞著整個河岸公園,每個節目約有四至五個施放點同時向天空發射燦爛奪目的煙火,點燃了整個匹茲堡市區的夜空。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叉燒肉新疆風味孜然烤牛肉蜜芋頭京醬肉絲捲餅 之一  在美國想要吃好料,又想要省錢,還真的得自己來。於是乎,雖然這邊吃不到公館「百合燒臘」,也能用烤箱與叉燒粉變出一盤叉燒肉! 儘管這邊沒有「新疆野宴」,在牛肉上灑孜然粉送進烤箱,也能來盤孜然烤牛肉。「清真牛肉麵館」的京醬肉絲令我懷念,自己炒一盤後搭配墨西哥薄餅,一樣有濃濃北方味。台北苦茶之家的蜜芋頭是的最愛之一,綿密、入味的芋頭總是讓我能維持極度幸福感好一陣子。這裡自己買顆芋頭,用糖水煮上兩個小時,一樣也是幸福好味道。 原來,我是這樣想念在台北曾經嚐過的味道,看我做的菜色就知道。 -----------------  之二 在美國想要吃好料,又想要省錢,還真的得自己來。 一開始,在廚藝還很普通的階段,「型男大主廚」、「美食鳳味」這類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影片的料理節目,對我來講相當重要。藉著模仿著主廚的動作下刀鍋炒,或是跟著步驟調味爆香,一道菜也就隨著影片而完成。但隨著廚藝的基本功有了,一些調味的常識也具足了,對於這類影片的依賴也就跟著減低,反倒開始看網路上的文字食譜,也開始挑戰我不熟悉的烤箱。於是乎,跟著食譜所介紹的烹飪,做出了京醬肉絲(雖然我對顏色不甚滿意,但畢竟還是做出來了)與蜜芋頭(滿足了我對苦茶之家的想念),也按照自己以前救國團的烤肉經驗值, 搭配烤箱做出了叉燒肉與孜然烤牛肉。雖然整體味道離餐廳的等級還有點遠,但畢竟不是專業,能夠做出這幾道好菜,也已經對自己算是小小滿意。反正我也不是來做美食修行,是來唸書的。最近看的兩個美食食譜網站「小小米桶的寫意廚房」與「廚房裡的人類學家」有個共通點,他們都是夫妻一起出國,太太隨著先生為愛走天涯。因為部落格標題的緣故,一定要多介紹後面這位部落格作者「祖宜」可是放棄人類學博士學位(咖啡海也是唸人類學的),跑去廚藝學院進修的大廚師啊!已經有友人看到我這樣愛弄飯菜,叫我直接在美國開餐廳好了,但我想這應該不太可能,因為我太愛找好吃的東西,進了餐廳廚房後,便只能在廚房裡,再也出不去,還不如繼續做我的人類學家,走遍天涯找好料。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因為我為愛走天涯呢?哈哈!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舊書店Caliban Book ShopTownsend Booksellers

Caliban Book Shop Townsend Booksellers從匹茲堡大學走回家的路上,有兩家舊書店,現在成了我找書尋寶的地方。

上禮拜先是在Caliban Book Shop 分別以US$4, US$6買了Clifford Geerz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The Religion of Java,這禮拜又在Townsend Booksellers總共不到10美金買到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Western Pacific (中譯:南海舡人。遠流出版)、Golden Arches East: McDoald's in East Asia (中譯: 飲食全球化:跟著麥當勞,深入東亞街頭。早安文化出版),與 The Taste of Ethnographic Things (Paul Stoller 1989) 換算一下,這些書如果在台灣買,甚至盜印,都可能要超過兩千台幣,但我只花了二十美元就買到,可說真的划算。只是等到回台灣那一天,運費絕對少不了,但這樣應該還是划算點。話說雖然現在網路購物與比價十足方便,但我總是覺得這樣購物的過程不購實際,少了點立即拿到書的興奮樂趣,有多了分不確定感。在專賣二手書的舊書店裡,卻是完全另外一回事,拿書在手上翻閱,看到喜歡的書再翻到價錢頁,接著心中大喊「真是太便宜了!」,這份趣味實在得要愛書窮人才能領會!英國人類學家Daniel Miller提過,當學者大肆批評時下大眾的瘋狂消費,不彷看看自己的購書習慣是否理性。先不管理不理性,在這樣搜獵舊書的過程裡,不僅有尋寶的樂趣,也有省到錢的成就感,十足有趣。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維史陀(Claude Levis-Strauss)如果不是最偉大的人類學家之一,大概也是活得最老的人類學家。我深深懷疑,他在年輕的田野工作中,從印度還是巴西土著口中得到了什麼不死的祕密,不然怎麼在Pierre Bourdieu, Clifford Geertz, Mary Douglas  都相繼辭世後,他老人家還是如此硬朗。 記得大學時代在「宗教現象學」這門課時,就已經讀到李維史陀Levis-Strauss的《神話學》。在缺乏結構主義與語言學基礎下,那時只是覺得一整個難懂,含糊帶了過去。研究所時期,雖然也讀了同樣的內容,但那時的英文能力還是個問題,也還缺乏足夠的人類學訓練,所以還是一知半解。但記得某日林開世老師曾提過他在芝加哥大學唸李維史陀的經驗,他提到這玩意兒就是要很深刻的讀過一遍,才會真正搞懂他在想什麼。 來到匹茲堡的第一學期,「語言人類學」成為目前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讀過了Sassure與一些語言人類學的概念後,對於過去所無法進入的領域,總算看到了模糊的輪廓。只是,在仍還是沒有足夠的英文閱讀速度與體悟力,又不能忍受自己再含糊帶過的狀況下,跑到了圖書館找救兵。 好在,匹茲堡大學的東亞藏書尚稱豐富,除了可以當廁所大便書的小說很多外,區域研究下人類學圖書也還不少,因此中國大陸的《20世紀宗教人類學文選》,還有民國六十年代李亦園院士所編的《文化人類學選讀》中黃道琳老師的「李維史陀的神話分析」,成了我手邊的兵器,助我一臂之力。 這個感覺有點羞愧,畢竟人身在美國求學,卻還是需要依賴一些中文材料,而且還是使用這麼遠古的文本。但,就先讓自己這樣殺過去吧!畢竟,這位偉大的不死老妖人類學家的心靈世界,實在不是這麼好懂啊!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圖:會場一樓,與iPhone遊戲介紹 080926 CMU ETC Exhibition 一整天兩個meeting與一個演講,加上天氣的變化,讓我感覺十分的疲勞,暫時不想再碰書本,剛好聽到朋友說隔壁卡內基美隆大學(CMU)的「娛樂科技中心」(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Center or ETC)正好有展覽,便跑去一下轉換心情。事實證明,這一趟真的來對了。
上圖:濱河而立的ETC大樓 濱河而居的「娛樂科技中心」,顧名思義,即是一個研究娛樂科技的單位,這裡的課程主要是電玩娛樂軟體的開發,來這裡的學生畢業後也都在相關產業工作。比方來說,光是河的對岸就有三家這個中心裡教授所開設的公司,成績優異的學生在畢業前就被網羅,畢業後直接投身遊戲設計產業。今天的活動,是該中心連續三天會議的相關活動之一,各組學生把自己的作品秀給與會來賓,也開放給有興趣的民眾。
上圖:互動遊戲,其實還有腳踏墊,但沒入鏡。 在整個展示活動中,可以看見目前的遊戲趨勢是正式當紅的「互動遊戲」,各個組幾乎都是以「互動介面」為出發點,發展出各種遊戲。比方說,有的組覺得用Wii手把玩遊戲還不夠過癮,在角色扮演遊戲中同時加上了類似DDR的腳踏墊,讓玩家的冒險歷程除了親自動手打怪,同時也有足部的運動。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義大利奶油海鮮麵
水餃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