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烤山豬肉 如果八里沿岸有什麼我特別推薦的餐廳,我想「打鹿岸原住民主題餐廳」,絕對是我的首選之一。這裡不僅坐收遠望淡水小鎮的夜景風光,餐廳本身更是特色十足,裝潢、餐飲、服務都在水準以上,這天一同前來的爹娘也對這裡但讚不絕口。 來到「打鹿岸」,首先會被內部挑高卻充滿原始文化風情的裝潢震驚到,原來原住民風格的裝潢也能在原始中有著華麗的細節,拼板舟、琉璃珠、圖騰柱等,搭配上原住民豪邁高亢的現場LIVE演唱,整個氣氛就是放鬆歡愉。 這天點的是石板烤山豬肉、炒半天筍、山菜湯、竹筒飯、炒曼波魚與炒麵。整體來說,味道都在中上。若要挑剔,湯中味精味道過重,曼波魚份量略少之外,沒有什麼太大的缺點。
炒半天筍(檳榔心)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鬆餅 總算有個週末可以陪家人走走。在上北新莊看過外公外婆後,帶著爹娘到三芝享受難得的下午茶。之前幾次來三芝淺水灣,都碰上「奧莉薇小姐」休息,這次總算有機會在這裡好好享受。 淺水灣靠著沙灘海頸,這幾年已經發展成北台灣非常重要的休憩地點,附近更是開了好多間咖啡店,讓人能在欣賞海濱風光同時,也能享用飲料與蛋糕。相較於淺水灣其他的咖啡店一律偏向地中海風的裝潢,「奧莉薇小姐」走得是南洋Villa風格,大量使用柚木與布幕作為裝潢,看起還簡單卻又充滿設計感。遺憾的是,在將一樓改建成民宿後,以前開放的中庭與游泳池,現在只留給過夜的旅客使用。但整體來說,視覺上還是相當舒服。 比較讓人不能接受的是每人280元的最低消費。一杯飲料收260元,擺明是為了要客人再多點個點心之類的,這點讓人有點不太滿意。但家人難得團聚的假日,一起放鬆地享用美景與飲料,這樣的花費對我來講是值得的。 飲料與蛋糕都算ok,但我想這裡主要賣得是風景與氛圍,值不值得每人280元的低消,就見仁見智了。
冰拿鐵咖啡
南洋冰沙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從高一開始,南陽街始終是個我重要的出沒地。 高中時期,白天在李奇英文與陳立數學補習,課程結束後才跑去學校玩社團。 大學時期,在中國青年服務社當服務員,從見習到當老人,到現在還常在那邊進進出出。 當兵時與退伍後,在這裡補習做出國留學的準備,地球村、來欣、哈佛、到捷進都有足跡,還認識了Noah這個大貴人。 幾段感情也發生在這條街上,有的沒有結果,有的最終還是分手。 南陽街對我來說,實在是個充滿回憶的地方。 這十一年來,進入不同的補習班,針對自己不同的需要做加強,也像是見證自己每個階段的轉變。看著南陽街一路變化,以前的大亞百貨,現在的Kmal;以前的台北公園,現在的二二八紀念公園。不變的大概是這條街的性質,始終是學生尋求幫助的地方吧! 可能自家就開了一間補習班的關係,對於補習這檔子事,我始終有著不同的想法。對我來說,從以「升學」為目標這件事來看,補習始終是無法被取代的。原因並不是學校教育不夠好,而是學校教育的目的並不全是為了升學,而是提供學生全方面的成長,自然在教學這一部份,比不上具有「市場競爭機制」的補習班。 中國青年服務社本身也是個大補習班,但在裡面當服務員學得又是另外一套,野外求生、團康活動、團隊經營,這些是我大學最重要的回憶,沒有了這些,大學生活只剩下書本了吧! 於是,所謂的「南陽街」,在我看來,除了可以說是台灣升學主義的代表外,卻也是另一個商業激戰的地方,能夠存活下來的自然是有一定本事。補習班之間的競爭激烈,口語上的攻擊自然不是稀奇之事,高中那幾年,甚至到補GRE與托福,都聽得到補習班之間的攻訐。這家說那家沒有師德,那家說這家教學不認真,但學生哪管這麼多,反正是拿爸媽的錢,去哪裡還不都一樣。 準備留學時,選擇補習班的態度也與高中不同了。畢竟花的是自己工作所賺的血汗錢,老方自然是GRE的首選、哈佛則是在時間上能配合我的需要。但最後的捷進真的讓我失望,SOS留學前加強班實在失敗,讓我對南陽街留下了最後的負面印象。 但還是有讓人感動的老師活在那個比黑社會還黑的巷道裡。印象中,李奇老師說了他的電影夢:「我不希望我這輩子只被記憶成一位補習班老師,我想要拍一部被大家記憶的電影!」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裡,而他也做到了,真的搞到國片輔導金拍了部以「外籍新娘」為題的電影,但也賠光了他當補習班老師所累積的財富。那畢竟是一個在黑暗中還有夢的街道。
再過去就是壽德大樓,那是我高中補習的地方。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東坡肉烤方 拜網際網路之賜,現在要去一家餐廳,或是想找家新餐廳,大概都會先上部落格找,或是用PTT的Food版來搜尋。這家《富饗園》便是一家美食家胡天蘭與徐天麟所大力推薦的江浙菜餐廳。 有這麼多美食家推薦,味道自然有一定的水準,但可能在點菜上出了點問題,吃下去的感覺並沒有這麼驚豔。畢竟只有兩個人吃,想吃的很多,但選擇上要兼顧胃的空間,又要滿足口味,實在不是容易的事。我和好友點了「東坡肉烤方」、「百葉雪菜尖」、「乾扁三樣」、還有「薺菜湯包」、「蟹粉湯包」這幾道經典的江浙菜。 「東坡肉烤方」大概是當中我們共同感覺最為滿意的一道菜。吃得出來師父在火侯上的功力,瘦肉燜爛,肥肉不膩也入口即化,醬汁的味道也是十足入味。 「百頁雪菜尖」可能是一道不太好表現的菜,味道吃起來就是ok而已。 「乾扁三樣」則是用乾扁的手法,處理四季豆、肥腸與茭白筍。這是第一次吃到的菜色,個人還滿喜歡的。但友人則覺得四季豆處理的不夠乾扁,反而不像一般常吃到的「乾扁四季豆」充滿香味。 「蟹粉湯包」感覺蟹粉味不夠重,所以湯汁的鮮味也不是很足。 「薺菜湯包」則是我還滿喜歡的一道,薺菜與肉的比例調配的很好,感覺很平衡。 但這其實是一家價位偏高的的餐廳,每道菜小份的也都要198或是298,兩個人點了五道菜其實份量有點多,但又覺得價錢略高,不想浪費,所以到後來吃得有點辛苦。(好啦!我承認我是小胃人,可以了吧!) 其實就江浙菜館來講,這絕對是出色的一家餐廳,但可能這次真的去的人太少了,許多更經典的菜反而沒有機會點,「鍋餅」、「菜飯」與「砂鍋」等經典菜色都因為怕吃不完所以沒點,相當可惜。建議想要常好味道的朋友們,真的要找足飯咖一同前往啊!
百葉雪菜尖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話說,美國的advisor,S教授來到台灣要待到七月中,我當然要去當面和他說聲謝謝,感謝他為我爭取到了五百萬的獎學金,也討論一下之後的學習計畫。 一早,想說畢竟是申請上博士班後第一次和他們碰面,總不能太邋遢,所以雖然外面真的很熱,還是穿了Polo衫、長褲與皮鞋,想給教授個好印象。 進門後,先是感謝他的大力幫助,也問他這次來台灣的感覺如何。台灣的酷熱讓教授直抱怨,在來到台灣之前,教授和他的太太(也是一位人類學教授),他們先去了紐西蘭,那裡正是冰天雪地的寒冬,來到接近四十度的台北,實在是很不適應。於是,他們也沒特別安排什麼行程,大概就待在中研院裡的辦公室忙編輯工作。 我們也聊到我自己想做的研究,比方說匹茲堡的風水師調查等,還有七月中旬我安排請風水師帶著一起尋龍點穴的小田野。 接著我們一起上樓去找指導我碩士論文的Y教授,美國教授與Y教授也是多年好朋友了,自然也是熱情招待並聊了起來。當我們在Y教授房間坐下,我才注意到,S教授腳上穿的竟然是台灣國寶藍色人字夾腳拖鞋,他太太腳上更是穿著藍白拖基本款! 頓時,我傻眼了。看著自己腳上的皮鞋,再看看他們腳上的藍白拖,都不知道誰才是台灣人了! 我猜想,他們或許不是很理解藍白拖在台灣(尤其是台北)的文化意義,所以感覺天氣熱就很自然穿著到處走。但能看到兩位外國人,而且其中一位還是我的指導教授,竟然穿著藍白拖行走,突然有一種驕傲從心中油然而生啊! 這也讓我下了個決心:到美國也要帶雙藍白拖啊!
圖片引用自:blog.udn.com/yugene8/1231516
圖片引用自:ch671023.spaces.live.com/blog/cns!2BCF14488...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上圖:雞肉沙口爹,咖哩口味。 在台灣吃泰式料理已是稀鬆平常的事,但其他南洋國家的食物卻未必常有機會吃到,「小檳城南洋茶餐廳」便是一家集合新加坡菜、泰國菜、馬來西亞菜的一家餐廳。 於是,來一場「南洋餐」似乎是最好的選擇。泰式月亮蝦餅、炒河粉,佐馬來西亞沙爹,還有新加坡肉骨茶,幾項南洋各地有名的菜色都能一次吃到,實在讓人滿足。 特別推薦「泰式炒河粉」。這道菜還在盤子緣端加上了辣椒、砂糖、花生與檸檬,和河粉攪拌均勻後,讓整道菜更具開胃的效果。在場一起吃的朋友,也一致公認這是當天最好吃的一道菜。 其他的菜色像是肉骨茶、與月亮蝦餅等,在我看來,就是一般的味道,沒有讓我特別驚驗。但沙爹反而讓我有點失望,吃不太出雞肉的味道,也吃不出香料與醬料想要帶出來的香味,滿可惜的。 另一個疑惑是,港式的茶餐廳與南洋茶餐廳是否在服務上真的有很大的差異?在台灣進入港式茶餐廳,服務人員自動會送上一杯熱茶,但這家「小檳城南洋茶餐廳」,雖然同樣以「茶餐廳」為名,卻沒有茶,只有開水可喝。不知是不是在南洋各國,華人都是這樣經營的?
上圖:月亮蝦餅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上圖:中東羊肉泥串燒 在台北吃中東食物最近多了新的選擇「巴巴卡巴巴」! 首先聽到這家餐廳,是在廣播裡,主持人邀請來的美食家特別推薦這家餐廳,因為老闆過去專門做批塔餅生意,來到台灣感嘆台灣沒有道地的中東口味,便開了這家「巴巴卡巴巴」,讓台灣人常常道地的中東味道。我沒有去過中東國家,但對於異國料理一向感興趣,這家餐廳當然不能錯過。 個人最喜歡的是「中東羊肉泥串燒」與「綜合串燒」。其一道主要是將羊肉剁泥和以香料,再以整個肉球拿去燒烤,最後搭配上優格(無甜味),口感非常的特殊。但不太敢吃羊味的人可能會覺得有點騷,但對我個人來講卻是道美味。 綜合串燒(下圖)也是我愛的一道,牛羊雞燒烤佐以特殊的香料醬汁,非常非常對味。就算吃完肉,醬料搭配生菜也棒,在肉的香氣中還有蔬菜的清爽,很合我的口味。 批塔餅、蕃紅花飯與粟米飯是供選擇搭配的主食。蕃紅花是歷史上有名的香料,在台灣比較少拿來入菜,但卻是西菜與中東菜相當重要的輔佐。雖然沒吃過幾次,但「巴巴卡巴巴」的蕃紅花飯讓習慣米食的台灣人的確感受到米食的例外一種可能性。
上圖:黎巴嫩式綜合串燒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從美國寄來的I-20擱在桌上,心卻想起大一那年輔大操場上學長姊發通知單的畫面。 那時候,心裡只想和身旁的同期一起走完每一階段的訓練,一起穿上穿上橘色制服,沒想別的。在操場上,邊達數跑完十圈操場後,我們同一線地站在司令台右側的梯椅前。秀娟要我們把眼睛閉上,裕霖提醒我們通知單要等到離開操場上後才能打開信封,也問我們一路走來的心情。 叫到名字,我走了出去,領回信封。等待離開了操場,我拆開彌封,看到下一階段訓練的通知單,心中緩了一口氣,也高興身旁的同期也一起走到下一階段。即便知道下一階段未必輕鬆,但能和這群渾球們一起走下去,在山裡同喊「茶呦!」,實在是人生的快事。 於是,我們總彈著吉他唱著嚕歌,一首「傳話」總是讓我心有戚戚,「痞子組曲」、「風箏」是不停的旋律。 大學在飛快時間中畢業,研究所的日子轉眼也結束,兵都當完了,還工作了兩年,離那一段一起等待挑戰的日子也過了十年。這回,收到了從美國來的入學通知,雖然同樣是通知單,卻是隻身赴會。如果說博士班是成為教授或研究員的訓練階段,那這次的訓練,我將得自己面對。 只是,我是那麼想念那段在操場上的時光,不會被遺忘的時光。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功夫熊貓》真的是一部好看又好笑的動畫片!除了有趣的角色外,片中角色在功夫武術上的表現,更是讓我叫好! 如果看過一些卡通頻道,應該都會有感覺,過去的功夫卡通很難真正地捕捉到武術動作的精髓。但《功夫熊貓》突破了這樣的限制,精采的武打動作顯然已經吸收了香港功夫武術電影的深度,動畫人物不再只是擺招式而已,而是能夠表現出一連串的動作,讓人大呼過癮!殘豹與蓋世五俠吊橋上大戰的那一段,除了確實已背景呈現出中國意象外,五俠之間招式的配合,殘暴的接招還招,皆讓人印象深刻。 《功夫熊貓》看來是使用「動態捕捉技術」,才讓這些動畫角色能夠生動地表現武術動作,而非僅是單純的過場。而配合動畫與電腦科技,許多過去真人電影裡所難表現的畫面與動作,也有機會成真。同樣舉橋上大戰的那一段為例,雖然是中國意象,但真正的電影很難再斷崖吊橋上這樣表現,也唯有動畫才能滿足觀眾對於這樣畫面的期待。 遺憾的是,華人電影圈雖然有功夫片的傳統,卻還沒有真正製作自己功夫動畫的能力。過去華人電影界常見的神話類的動畫僅多表現出動畫界本身即擅長的奇幻感,但這種拳拳到肉,打得虎虎生風的動作,卻始終沒有辦法表現出來。夢工廠與迪士尼趕上這股奧運前的中國熱,運用了本身已經成熟的動畫技術,反而搶得了以動畫為中國武術文化代言的機會,這實在有點讓身為華人的我感到有點唏噓啊!
上圖 蓋世五俠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42街抹茶紅豆燒冰 位置在台北西門町樂聲戲院的旁邊。 抹茶冰品通常就是宇治金時(抹茶紅豆)的組合,再加上抹茶凍與抹茶冰淇淋,比較少有變化出現。這家「42街甜品」的「抹茶紅豆燒冰」算是不錯的突破。除了有常見的抹茶糖漿及味道軟綿甜郁的紅豆泥,在淋上煉乳後還以噴燈燒烤表面,讓整個冰品多了一層焦苦的味道與香氣,調和了過甜的糖漿與紅豆甜味,還算是個成功的嘗試。 參考網站: http://tw.myblog.yahoo.com/street-42/article?mid=69&prev=85&next=59
The Diner’s Jungo Burger 雖然沒過多久就要去美國唸書了,但還是頂不住The Diners好名聲的誘惑,當然Jungo Burger也沒讓我失望。當然其他的菜色也很不錯,聽說早餐餐點更是廣受好評,喜歡美式食物的人真的該去試試。 一份兩百多元的Jungo漢堡,夾著兩層漢堡牛肉、生菜、蕃茄,搭配沙拉、薯條與飲料,讓人感覺十足豐盛!只是台長我算「小胃人」,這一整份對我來講真的太多了!建議其他的小胃人可以找其他小胃也愛美食的人一同前往享用! THE DINER 樂子 02-2700-1680 台北市瑞安街145號 (近和平東路與瑞安街口) 每週休星期一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