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馬鈴薯泥和泡芙,桌上的食物都是我做的,也感謝Central Tower兩位賢達, 與Alice. Vicry兩位小姐的幫助,歡迎點選進入相簿看更多相片與註解。)今天晚上感恩節趴的人數會到達十五人,又創下108中山室的紀錄。先把今晚我負責部分的菜單寫下:烤火雞:希望達到類北平烤鴨風的脆皮口感,所以淋了糖水在雞皮上,期待烘烤過程中能帶出酥脆的口感。內餡我想用蘋果與檸檬,這樣整隻雞也會帶上清新的果香,調節外皮的油膩程度。醬料的部份,雖然用的是現成的酸甜醬,但卻也相當對味。新疆風香料雞腿:之前實驗過,個人相當喜歡。十六隻雞腿疊起來的小山,還真的滿嚇人。大夥也相當喜歡這道,不少人把剩下的雞腿打包帶回家!義大利式燉豬肉:Noah教我的招牌菜,剛到美國的時候還滿常做的,但有一陣子沒做了。大家吃了也是一致好評,但實際上我忘了加義大利香料,但橄欖與紅酒醋的香味、甜椒與洋蔥的甜味,已經讓整道菜十分可口!Alice的菲律賓裔美國同學也很愛這道,還說這道菜有菲律賓味。焗烤牛肉丸通心麵:純手工牛肉丸,搭配義大利麵醬汁與貝殼麵,同樣送進烤箱焗烤。義式酸甜蔬菜火腿:主要是花菜搭配比較義大利風格的醬汁,酸甜酸甜。羅宋湯:最簡單的宴客湯,但花了五個小時去熬煮,蔬菜的甜味已經完全進入湯裡,牛肉也燉得熟爛。杏仁豆腐:簡單速成的甜點,但我想應該大家都很久沒吃到了吧,大家吃了之後都露出驚訝的表情,Lotus的杏仁豆腐粉應該會被這一票人掃光!Jean, Yuchi還會帶來另一隻烤火雞以及馬鈴薯泥,Jason也先把飲料送來我家,今天晚上的大餐豐盛程度可想而知。因為Jean跟我提道,感恩節畢竟是美國的節日,餐點上也希望以西餐為主,所以我盡量就是往西式料理的方向去思考感恩節大餐,一些快炒的菜也就沒有出現在這次菜單上,除非真的料理不夠吃,才會多添加幾道中式快炒。因為有十五個人,料理的量自然也大,前前後後去了三趟超市,準備時間大概也差不多有近一個整天。怕感恩節當天太忙,前一天晚上先醃了火雞肉、醃了新疆風味雞腿、做了甜點、還自己炸牛肉丸子。整理完廚房後,整個人攤在椅子上,十足累壞。今天Party結束後也是一整個癱軟。用低溫烤了十個小時的火雞、小火燉了五個小時的牛肉湯、一整個下午的削煮炒烤,換來一整桌菜與大家的好評,很值得,但也真的很累!這種過節法,讓我想起咖啡海娘過年前的樣子,南門市場跑三次、濱江市場跑一趟、包福州燕丸、蒸年糕,滷牛肉豆干海帶,是最基本的,更別說外公過世前,還有一堆特殊的菜色要幫外公準備。可能對我來說咖啡海娘準備過節的樣子太過印象深刻,這幾次在美國的過節聚餐,我總是不自覺地就開始忙起來準備大餐,感恩節這種食物節日,當然沒有例外。或許這是一種對家鄉味的實踐吧!用Bourdier的話來說,那些過節的慣習,是我身體裡的一部分,當節慶來臨,便會自動開啟運作。 (上面只有十三人,因為有兩人先閃了!)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下午剛考完一科期末考,過去的一個禮拜過得如此難以形容。最大的收穫並不是考完試的喜悅,而是在過去一週裡參與Study Group,及當中和美國同學的互動。雖然在台灣已經拿了個碩士,雖然自認人類學素養還不差,但當一切轉換成另外一種語言,換了一個場景,一切變得如此陌生。弔詭的是,這已經是我熟悉的英文領域,生活領域上我總感覺上還是進不了這個文化的語境。這幾天準備著考試,除了帶便當之外,有一餐得外食,才體悟到自己完全在家用飯的同時,也忘了把美國文化與這裡的語言「吃」下肚去。於是乎,交了學費,也飽了肚子,繼續在圖書館拼。在Study Group裡,同學之間的討論,真正讓我有了消化知識的感受,甚至不只消化,我還因此有了能量參與討論,能夠把過去在台灣的所學 、把這學期到目前為止所學到的,真正變成自己的知識。同學知道我曾經拿過人類學碩士學位後,感覺有點欣慰,但他們不知的是,我心中對於全英文學習的惶恐,課堂上的參與是我逼自己去做到的,不這樣做,我會無法忍受自己成長的停滯。考完試的下午,弄完選課,跑去漫畫店挑了幾本英文版的日本漫畫(七龍珠與神劍闖江湖),結帳後和店員聊起了美國漫畫與日本漫畫間的差異,和美國漫畫可能的變化,交談無礙的程度讓我自己也有點驚訝。回到家,熱了牛肉湯,下了麵條,做成簡單的牛肉麵,想起電腦裡還有電影沒看,才發現雖然沒有英文字幕,自己也能懂上八九成。到這裡,到今天,才真正有點感覺到自己的變化,應該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吧。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Nov 21 Fri 2008 13:27
  • 衝刺

    今天晚上完全沒有碰書也沒寫作業。連續忙了幾天的報告加上傍晚的語言人類學衝刺複習、我已經感覺十分疲憊,美國大學的上學期不僅開學早,學期也結束的早,相當緊湊。有種其實還沒真正適應的感覺。雖然已經在每一堂課上講述自己的意見,課堂上聽懂的比例穩定地增高,閱讀的速度比之前快了許多,寫作上也越來越進步,但離真正的掌握這第二語言還是有段距離。於是乎,期末考試不僅考驗我對課程內容的熟悉程度,也考驗我這一季以來,語言上是否有所進步。在還沒完全適應語言的同時,得先適應天氣。動輒攝氏零下五六度的室外溫度,不知何時會刮起的風雪,的確讓我有愈來愈宅的傾向。不僅室外的部份要適應,室內的部份一同,隨時補充水份、擦乳液,不然鼻血與皮膚龜裂的問題隨時等著我。特別的娛樂是賞雪,把雪景拍下上傳網路或是傳回台灣,只是對於美國人來講,這動作顯然是像觀光客般第一年新生才會做的事。美國同學正準備迎接感恩節的大餐,我正準備迎接第一學期期末的地獄。人類學家總是說,進入田野至少要一年,一來要熟悉語言的使用,二來也要摸清歲時祭儀,我才度過了一季 ...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法式蛋吐司 鬆餅 農夫早餐 農夫早餐 農夫早餐 歐姆蛋培根  店內一景 店外 來到美國之後,還沒寫過美國餐廳的評論,實在有點說不過去。不過,留學生嘛!總是比較忙碌,而且想要多省點錢,加上自己做的也不差,外食的機會自然也就大大降低。但距離十二月越來越近,壓力越來越大,有時真的懶得自己弄飯,外食的機會也增加了些。今天上午,Alice召集大隊人馬,殺去傳說中的Tic Toc吃早餐,我也跟團,算是讓自己透透氣。Tic Toc,位於匹茲堡市區的Macy百貨一樓,隱身在男裝部的角落,三十年前進駐之後便開設到現在,一直都是匹茲堡市民購物後休息的最佳選擇之一,在當地人心中,這裡也是最能代表老匹茲堡的餐廳。隨著匹茲堡的產業與人口外移,前來Macy的人潮也跟著下降,到Tic Toc消費的也變成多為伴隨這家餐廳一起度過歲月的老人家,連服務生也都從年輕在此工作,到今日的白髮斑斑,客人與服務阿姨們之間,感覺都像是幾十年的老友一樣。店內的一隅,一面牆上掛滿著已經不能再走的掛鐘,彷彿說著,這間Tic Toc Restaurant將繼續陪著匹茲堡人一起走下去。或也正因為如此,這家餐廳充滿著故事性,匹茲堡的故事。回頭聊聊餐點,這裡的正餐要到十一點以後才供應,在一團人只有上午有空檔下,只能選擇吃早餐。大家分別點了鬆餅、農夫早餐、歐姆蛋,我則是點了法式吐司加培根,搭配熱咖啡。Tic Toc的法式吐司很不錯,蛋衣處理恰如其分,跟在台灣吃到的比起來,口感清爽很多且不油膩,但又保持了蛋相與鬆軟口感,搭配烤到酥脆的培根,實在很讚。在台灣吃慣偏甜味法式吐司的人可能會不習慣,我個人則是相當喜歡。其他人對於自己所點的餐點也相當滿意,加了蘑菇的歐姆蛋看起來十分可口且香氣四溢;我有嘗到友人點的熱狗,也是十足的可口,相當推薦。菜單上還有很多不錯的菜色,可惜今天沒有口福,但從網路上的評語來看,Tic Toc的餐點絕對會是來匹茲堡不能錯過的。

Tic Toc Restaurant Kaufmann's Dept Store on Fifth AvePittsburgh, PA 15219Phone: (412) 232-2307
相關網頁:http://pittsburgh.citysearch.com/profile/11356681/pittsburgh_pa/tic_toc_restaurant.html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禮拜的美國與台灣都發生了大事,一邊美麗,一邊哀愁。歐巴馬橫掃了美國各州,成了下一任的美國總統,象徵著種族隔閡的時代在這片大陸上畫下了某種程度的句點。當馬侃在拜選感言中承認失敗,更宣示這是美國人民的成功與偉大,當歐巴馬在勝選演說中,畫出了希望的藍圖不管未來如何,此刻美國人的心情是亢奮的,課堂上、私底下,無不榮幸地稱讚這歷史的關鍵一刻,這是他們花了多少年努力得來的,現在他們可以驕傲地跟全世界說,美國可以有一位黑人總統,這是何等美麗。在地球的另外一邊,台灣發生了近二十年來最嚴重的抗爭事件,執政黨對於言論自由的保護不當難辭其咎,在野黨無法管理群眾運動也讓人痛心疾首,學生再度走上街頭靜坐。Noah跟我說,他在台灣七年以來,這是他看過台灣最混亂的時刻,台灣人都像瘋狂了一樣。這是何等的哀愁。當看到又有學生站了出來,有點懊惱自己插不上手,但又慶幸自己人正身在美國,可以保持距離,冷靜地來看台灣的一切。台灣真的太小了,小到任何一點聲音都會被媒體染血放大,讓大家陷入恐慌,忘了冷卻情緒坐下來思考、對話、協商,找到未來的方向。台灣真的太小了,小到任何的一點外在壓力,都可能引爆內部的壓力鍋,讓最醜陋的人性表露無遺。台灣真的太小了,小到忘了台灣其實只有一點大,為何不想辦法凝聚共識,甚至忘了除去國籍的差異,除去海峽與海洋的隔閡,大家也都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無怪乎台灣越來越沒有國際觀,當大家只注意看這星球上一小部分人和自己的差異,卻忘了找尋彼此的共通點,眼睛自然只停留在小小的景福門,或是圓山飯店前面。這是美麗,那是哀愁,在美國的土地上,看台灣的亂象。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上圖:大盤雞 上圖:他似蜜  上圖:孜然烤牛肉   懷疑自己的前幾世可能也是某個吃遍大江南北的老饕,對這種天南地北具有民族風味或是地方色彩的菜色,我始終缺乏抵擋的能力。在台北去過兩家新疆菜館,第一家是「新疆野宴」,以新疆孜然燒烤為主,但店內的羊奶鍋與甜點,同樣讓我想起來便飢腸轆轆。另一是之前介紹過的「帕米爾新疆餐廳」,這家走的是新疆平民路線,將日常新疆人吃的庶民食物帶入台北的飲食譜系裡。而這兩道「大盤雞」與「他似蜜」,便是我在「帕米爾新疆餐廳」吃過的好味道。網路食譜可以說是這一輩留學生生活上的一大利器。之前和曾經留學的長輩聊過,早期的留學生在吃食上比較簡單,尤其是那個年代沒有網路,到美國來除了大同電鍋,還得自己帶本食譜。台灣的指導教授也說過,雖然她現在沒有下廚的習慣,但她曾經在美國太因為想念台灣的味道,自己去找發酵的麵團親手做包子,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真的是環境逼人。來到匹茲堡後,做的第一道新疆菜是「孜然烤牛肉」,這應該也算是我第一次學著使用烤箱。因為這裡不容易買到便宜的羊肉,所以便用牛肉塊代替,而孜然粉則是在中國超市買到。雖然室友對於這味道讚譽有加,認為這與一般的烤肉味道迥異,但在我來講,這也僅不過是烤肉而已,唯一變化的也只有調味料。 隨著對於火候的熟練度日增,「他似蜜」與「大盤雞」便列在我想嘗試料裡的清單上,並且也順利在網路上找到食譜。「他似蜜」主要是以辛香料佐酸甜調味,可惜當天手邊的薑絲不過多,對於青椒的處理也不夠細心,所以味道與賣相上都比我想像中差了不少,雖然我的室友吃不出這層差距。 「大盤雞」則是之前拿來招待客人的菜色,按照網路上的食譜做出後,才想起應該先看看之前網誌上自己貼的相片。於是,儘管賣相與味道都算滿意,但與印象中的味道與賣相也還是有些距離,少用了辣椒與花椒。兩位客人是第一次到舍下作客,之前也沒有吃過這道菜,自然沒有太多負面評論,邊吃邊稱道,還把我原本想留給室友的份也吃掉了。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10/29/08 匹茲堡今年的第一場雪,也是我生命中第一場雪)   

 

 

節奏明顯地加快,在開學的兩個月之後。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紅燒牛肉麵 在台灣,即便以麵飯為一餐,也有很多的變化可以選擇。到了美國後,這樣不用額外配菜的料理方式,對我來講也格外方便,常常一次就做很多,不僅解決一餐,接下來幾餐都可以食用,在忙碌時是很棒的選擇。一直以為,「牛肉麵」應該是在1949年以後最能代表臺灣族群融合的食物之一。咖啡海爹便是一個嗜吃牛肉麵的老饕,從年輕吃到現在,每次上館子心中首選便是牛肉麵(這點讓咖啡海娘很無奈)。在他心中,台北車站重慶難路上的小巷裡,買的牛肉麵是他吃過最美味的,每每到那個區域,總是會繞道那家店去享用一大碗。對我來說,我反而沒有幾家死忠的麵店,但是也知道幾家味道頗為不錯的老店,台北車站重慶南路上消防隊旁的小巷、忠孝東路四段的清真牛肉麵館、永康街牛肉麵、中正紀念堂附近的老張旦旦麵,都是不錯的選擇。牛肉麵於台北人,甚或台灣人,也算是國民食物,隨處都能找到一兩家傳說中的好店,滿足對於美味麵食的基本需求。這樣的基本需求到了美國之後是無法被滿足的,就算在匹茲堡也有一兩家麵店,但價錢與味道讓我到現在還是不敢領教。於是想念台灣牛肉麵的咖啡海,便在網路上找到了食譜,也成功地用了四個小時熬煮了紅燒牛肉湯底,當然牛肉的口感與香味更是不在話下。話說,第一天做出的晚上,剛好有事,只小嚐了一口牛肉,便出門去了。回到家之後,整鍋牛肉加湯已經被室友和來搭伙的朋友幹光,只留下了一小塊牛肉給我。隔天晚上,忿忿不平的咖啡海,又立刻熬煮出牛肉湯底,好化解我心中的怨念。    蛋包飯基本上這一道我並沒有看任何食譜,完全憑感覺做,可能這一道真的太簡單,輕鬆地就做出成功的蛋包飯。在美國,番茄醬是非常非常基本的調味食材,有單純的番茄醬,也有番茄糊,更有加了香料的番茄糊。只要將隔夜飯、搭配絞肉、綜合蔬菜拌炒,再淋上香料番茄糊,之後再煎個蛋衣,一道好吃的蛋包飯便輕鬆上桌。 上海菜飯咖啡海的祖籍是寧波,所以「上海菜飯」理應是我們家中常見的料理,但我的爺爺在我出生前便仙逝、奶奶吃素,所以我們家的「菜飯」裡,真的只有菜,不像一般館子裡的加了豬里肌肉塊、蝦米等葷料。但幾次去台北中山堂旁的「隆記」或是其他上海館子,上海菜飯總是我的必點之一,對我來說,這算是上海菜最具代表的菜色之一。到美國之後,偶然在YouTube上「美食鳳味」的節目片段裡,看到阿基師做這道菜,而且工序與備料都算簡單,相當適合剛到美國廚藝不精湛的咖啡海。也因此,在剛到美國的前兩個月,上海菜飯或是其他炒飯,是我餐桌上常見的品項,一次炒上一大鍋子,也能吃上個兩三天。這道菜雖然庶民,但在幾個聚餐場合,這道菜端上桌,報上菜名典故,也算是相當唬人。現在因為會料理的菜色多了,上海菜飯反而少做了,或許這也稱得上是一種成長吧! PS:依據阿基師的說法,上海菜飯原本是上海碼頭工人的菜色,因為他們比較窮沒法上館子,又有很高的營養需求,便把許多簡單又營養的配料,比方說里肌肉、蝦米與香菇,一起拿來炒飯。PS:有網友希望我把食譜一併貼上,但咖啡海真的很懶,也沒有寫食譜的天份,所以請原諒我就省去這費工夫的事了。除了食譜大部分都是網路上找到的外,我個人也比較不願意因為自己的拙劣文筆,壞了網友們下廚的興致。但我盡量都會把菜名標示在相片下,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自行拜Google一下,相信很容易就找到。如果還是找不到,歡迎留言,我會在回覆留言時把我找到的網站連結奉上。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My Poster Other classmate's poster Poster PresentationPoster Presentation  It's my first poster presentation. Poster Presentation 其實就像是台灣中小學的壁報展,根據自己的研究做一張壁報展出,研究者在壁報前介紹自己的研究,也回答其他學生的作品。在台灣,這樣的作業對於文組學生來講比較陌生,除非你是廣告美術相關科系,不然鮮有機會做這樣的壁報與展出。The Politics of Gender and Food學期作業之一是選擇一家非傳統白人的餐廳或超市,做一張與一場 Poster Presentation。距離我上一次的壁報展,大概距離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了,研究所時期當TA有帶過學生做過,議題也大同小異,但畢竟不是自己實作,這回重新來做這份Poster,實在緊張。 因為這是一堂開放大學部上修的課程,可以看到大學生們天馬行空的創意,尤其是在壁報裝飾的部份。有人拿了紙箱做底、有人拿了直接把重點寫在布上,十足的不受限制。反觀我和另外一博士班同學的作品,雖然內容充實,卻顯得中規中矩有些呆板。實際進行時,「超市組」的同學自由地在「餐廳組」各張海報前瀏覽發問,二十分鐘後兩組互換。對像我這樣愛吃美食的人來說,這樣的作業活動不僅讓我有機會學習,更有機會得到一些美食資訊,收穫豐富。如果說博士班也是一種職前訓練,未來當有機會成為教授,這也將會是我指派給學生的作業之一。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蜜汁叉燒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