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pr 09 Sun 2006 00:16
060401卡神與卡奴

060401卡神與卡奴 2006年第一季最重要的話題應該就是「卡奴」了吧!眾多因為卡債翻不了身的人紛紛跳出來,指控銀行利率太高,或是消費性金融商品設計不當,導致他們負債越來越多。在這一瞬間,銀行信用卡透過電視廣告所勾勒出來的良辰美景,都成為幻滅的泡沫。原本期待透過個人信用享受消費生活的人們,頻頻成為信用破產的卡奴。在這樣的情境,「卡神」--楊蕙如的竄紅,一個嘗試挑戰銀行金融體系的勇者,藉由信用卡成功致富引起話題,和「卡奴」成為一個明顯的對比。卡奴與卡神浮上檯面,除了本身處境特殊外,更是經過電視新聞,或是談話性節目《今晚哪裡有問題》、《新聞哇哇哇》等,成為一個公眾討論的議題。卡奴錯誤的消費習慣,藉由電視的傳播效果,成為討論的議題。「卡神的逆襲」更成為大家重新思考信用卡如何使用的成功範例。 卡神之所以能夠成地使用信用卡獲利,原因在於楊蕙如並不單純把信用卡當成「塑膠貨幣」來使用,而是認真地「研究」,把信用卡當成實際的「投資工具」。經由比較各家信用卡的優惠措施,計算各家信用卡的利率、年費等,找出每一張卡最合適的利用方式。對卡神來講,她非常清楚信用卡並不等於現金,每一筆刷卡背後都還附加著個人的信用、銀行的優惠及利率等等條件。換言之,使用信用卡消費並不等於使用現金購買一件商品,而是用自己的信用、自己對於負債的處理能力來消費。 然而,卡神真的能解救百萬卡奴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楊蕙如非常清楚信用卡的使用規則,所以認真地規劃每一筆透過使用信用卡所完成的消費,也因此規避了信用破產的風險,不讓自己有機會被銀行的循環利率賺到一毛錢。相反地,卡奴的問題之所以這麼嚴重,正式因為消費者忽視了信用卡背後所帶有的風險,忽略了循環利率的可怕。消費者僅單純地享受刷卡的快感,卻未真正理解每張卡的優缺點,更別說去計算自己的經濟能力是否能負荷沈重的循環利率,也因此進而演變成以債養債的惡性循環。 近來,政府嘗試透過介入的方式,要求銀行調降雙卡利率,並呼籲卡奴們主動與發卡銀行協調債務償還機制。但政府的作為似乎仍舊無法發揮具體的效果,泛紫聯盟更呼籲政府要進一步對於銀行作更多的限制。我並不是經濟學家,無法去算出何種措施比較好。但仍要呼籲卡奴們仍要堅強,嘗試與銀行溝通,建立起合理且能負擔的債務償還機制。更要提醒之後的消費者,應以卡奴為借鏡,並學習卡神面對信用卡的態度,才算是真正的刷卡消費達人。 圖片來源: http://mag.udn.com/mag/people/itempage.jsp?f_MAIN_ID=183&f_SUB_ID=1254
- Apr 07 Fri 2006 23:44
060407筆記海巡(卅二)~最終話之期末測驗
060407筆記海巡(卅一)~期末測驗 就像人類學田野工作手則裡講的一樣,進入田野地,最理想的時間是一年以上。因為待到一年以上之後,才會漸漸瞭解到「時間的循環」。每年這個時候,這個地方在什麼事?每件事與每件事之間於時間軸獻上的先後關係,都會變得清晰。在部隊裡也是一樣,每年各個月份都有不一樣的重點任務,每個季節也都有不同的偏重,不經過一年以上,根本搞不清楚這些狀況到底為何?我也是到了超過一年以後,才漸漸地知道,原來這個月份做的哪些事,是要為下個月份做準備。但也在我剛熟悉這個地方,我也跟著退伍了。人類學家會這樣說,我要離開我的田野地,要回到文明的世界去了。沒錯!我終於離開了那個原始惡劣的環境,回到了可愛的台北。 話說回來,當兵這一年兩個月半下來,似乎應該要有點收穫。讓我們以幾個問題來做個測驗: 第一題:你的體能有沒有增加? 答:沒有。因為海巡的作息常常日夜顛倒,晚上還有可能要衝機動,緊急出動支援一線碼頭港口的安檢索,在加上幾乎沒有固定的體能運動時間,所以體能能夠維持就算不錯,更別說體能有增加了。 第二題:你對於你所負責的工作充分瞭解了嗎? 答:海巡的任務不像陸軍是以戰鬥為主,反而向是警察以執法為主。但有趣的是,我人在二線服役當班長,主要工作是帶領弟兄打雜,及帶領新進弟兄適應環境。所以對於海巡執法的勤務可說是完全沒有碰觸到。不過,因為受士官訓的關係,倒是增加了不少法律常識與觀念。 第三題:你的抗壓性有增加嗎? 答:與其說抗壓性增加,倒不如忍耐力增加超多。每天要面對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事、黑白顛倒的事、狗屁倒灶的事不說,還有自以為是的人、莫名其妙的人、糊里糊塗的人,到最後真的會變成忍耐力超強。 第四題:你有特別的回憶嗎 答:那一次,押著非法大陸漁工從基隆到宜蘭開庭,去程的時候還有荷槍實彈的特勤隊陪同押送。但回程的時候,竟然只有駕駛與我兩個義務役的人負責押送五個大陸漁工,而且這些大陸漁工還沒上手銬,我們配備的武器也僅有甩棍兩隻而已。天啊!如果這些大陸漁工突然逆襲反撲怎麼辦?拜託,我一個月只領一萬出頭,另一個人只領六千,我們不希望真的就這樣為國捐軀啊! 另外一次是在最近,我和另外兩位弟兄,搭著救護車去要從基隆營區出發到內湖三總轉診。沒想到,才上高速公路沒多久,救護車就拋錨在南下八公里處。天啊!這是什麼狀況,就看我們五個人(三個病友、還有醫官與駕駛)與一台救護車停在路邊等待道路救援。好險我們不是急診病患,不然真的就糗大啦! 第五題:你有交到好朋友嗎? 答:這一題可以得滿分。在部隊裡真的交到很多好朋友,從這些朋友學到很多。我想,沒這些朋友的話,我當兵的生活會煩悶到爆炸吧! 第六題:你還會想回去當兵嗎? 答:我相信只要是正常的人類,都會像我這樣回答:打死我不幹! 我已經把欠國家的還完,刑期服完,接下來是我自己的人生了。 話說回來,在這裡要給正在當兵的人及正要去當兵的人一些建議。既然現在當兵的時間已經越來越短,甚至已經將短到只剩下一年,何不把這一年當成是在學校一樣好好學習呢?正因為只有一年,其實已經短到對於人生已經沒有太大影響了,甚至不會讓人與社會脫軌太嚴重,因此何不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去體驗一下不同的人生?放手一搏,放掉過去的價值觀,甩開外面的包袱,好好去感受一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或許那個世界很爛,充滿了很多不平,住著令人難以忍受的人,讓人感覺就像住在地獄或是火星一樣地糟糕。但請別忘了,再怎麼難熬,也只有一年,差不多就是沒有寒暑假的上下兩個學期加起來那麼長,一轉眼就過去了。與其抱怨,何不盡量去豐富自己的體驗,去經歷在未來再也沒有機會經歷到的事,去做一些往後日子裡會讓人慢慢回想品味的事。這樣,當你老到有小孩的時候,你也可以很驕傲的對自己的兒子說:「想當年老爸在當兵的時候….」
- Apr 07 Fri 2006 16:16
060407台長退伍啦
060407 就在今天00時! 台長咖啡海退伍啦! 就像前輩們講的一樣,退伍前幾天真的滿難熬的。 總感覺時間過得好慢好慢好慢,巴不得下一秒就趕快退伍步出營區。 現在終於恢復自由之身,準備開始另外一段人生了! 走出營區大門的那一刻真的很感人 大夥兒都跑出來送我 真的很感謝你們 也感謝大老遠從台北開車來接我的嚕家同期恪弘、聖綾與IF 尤其是恪弘,從我進部隊,也接我出來。 真的是「有始有終」! 感激感激。 謝謝伴我歡喜難過的Sylvia 謝謝一起陪我走過的朋友們 謝謝陪我一起吃苦的弟兄們 謝謝讓我學習成長的長官們 謝謝在網路旁加油的網友們 謝謝
- Mar 20 Mon 2006 01:06
060319網路購「點心」
060319網路購「點心」 有沒有發現,最近有越來越多種的食物我們無法直接去店面購買。相反地,我們必須透過網路或是團購的方式才能吃到這些「傳說中的食物」。當網路不再僅是資訊的集中地,而是資訊的即時交換管道時,網路購物的機制便也應運而生,而隨著網路購物工具越漸成熟,我們在網路上所能購得的除了日用品,更能買到好吃的點心。在這一波「網路點心購物」浪潮中,可以看到「魏記麥芽堂」、「依蕾特布丁」、「(花蓮的)提拉米蘇」等點心突然共同帶動起網路購買點心的一波波浪潮。但在這當中,我們除了要歸因於網路消費工具的成熟(其中以網路購物介面的成熟與宅配的普及為最重要),以及業者們在口味上的講究等因素外,也應觀察這些網路點心成功背後的文化性因素與意義。 網路點心是現實世界買不到的食物。正因為這些網路食品業者放棄了傳統的店面通路,選擇了以往路作為與消費者互動的介面,這些網路點心才成為一種「傳說中的美食」。這些網路點心顛覆了消費者消費點心的傳統習慣,在文化習慣的斷裂縫隙中產生了巨大張力。試想,過去我們對於點心消費的想像,多半是直接自麵包店、蛋糕店或是飯店裡面購買。消費者可以清楚看到所想要買的商品,進而可以挑選,用最快的時間完成消費的動作,享受到期待的美味。相反地,網路上購買點心,消費者不僅沒法現場挑選,僅能夠過網頁上的介紹來認識商品,更沒有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享受到美味,而需等上不少時間(再怎樣快速,整個過程絕對比現場購買來得久)。在等待的過程中,點心的美味也被加乘,成為好不容易得到的傳說美味。 在網路點心購物的過程中,廠商與消費者為了降低運送上的成本,往往採用了「團購」的方式。根據一些資料顯示,使用團購消費的多半是以公司行號為單位。在團購的過程中,往往會有人發起,這個發起的人可能是從朋友那邊聽說,也可能從網路上得知點心的消息,但往往多是沒親自食用過,而是相信網路上所建立起來的「口碑」。有興趣的人就一起跟著填下自己所想要的數量,最後送出訂單,大夥一同等待美味點心的送到。在這樣的過程裡,網路點心將「工作場域」轉換成「生活場域」。每個參與團購的人在工作之外有了截然不同的「集體經驗」,成為團體之間的話題,也成為團體之間共同的回憶。每個參與這個過程的人,都藉著網路購物共同經歷了一段「追尋傳說的過程」,不僅如此,還一起把這段過程吃下肚子,徹底消化。 因為網路,對於美食我們有了親自購買之外的新消費方式。在這新消費方式中,「傳說」的力量讓點心更添滋味與風味,也讓吃到點心的饕客們,成為一同在網路上探險的勇者。 依蕾特官方網站: http://www.elate.com.tw/main-home.asp 提拉米蘇精緻蛋糕 http://www.tiramisu.com.tw/
- Mar 18 Sat 2006 10:41
060318最近煩惱的事
最近煩惱的事 或許就是因為快要退伍的緣故,一些關於生涯規劃的事情也都一一浮上檯面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 原本想要趕著時間考托福 但托福的改制及自己手邊要忙的事情 搞得我來不及好好準備 原本想要一退伍就去大陸一趟,但大陸那邊的事情又呈現出一團迷霧的狀態. 目前只能這樣規劃,等待中研院或是台大那邊有好的助理缺,然後趕緊補上,一邊工作一邊準備考試,順便開始忙申請學校的事情. 其實手邊還有很多事想做,比如把我還來沒寫完的小說完成,把之前寫的論文好好修改,再去找我的風水老師挖些寶,看看我的田野報導人們.只是,時間好像真的很少,沒法子在短時間完成所有的事情. 退伍前還思考著,是否要搬離家裡自己出去住.畢竟自己已經距離三十歲不遠了,一直待在家裡, 似乎不是件好事.但想到留學的計劃,又覺得搬離家出去住似乎沒有那個必要. 別人們在我這個時候再想些什麼呢?部隊裡有位弟兄小我不少歲數,也屆退伍之際,他似乎也跟我有著同樣的困擾,思考著要走哪條途徑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當然,也有弟兄已經到了當奶爸的階段,對他們來說,個人的理想與夢想,似乎必須要先擱在一邊,餵飽老婆小孩才是首要之務.而我呢?我似乎不用反拿家計的事,但實際上也想要有份高薪穩定的工作,但我更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理想,想要在國外的知識殿堂裡盡情吸收. 寫下自己的煩惱,只是希望用具體的文字釐清自己的一些想法.
- Mar 17 Fri 2006 10:04
060317筆記海巡(卅一)~關於日本
060317筆記海巡(卅)~關於日本 雖然因為種種歷史性的因素,對於日本我常有某種特殊的情節,總覺得這個民族與國家對我們華人的遭遇必須負起某些責任。但實際上,我又脫離不了日本文化的影響,因為我酷愛看日本漫畫。小學中學的時候,還是盜版漫畫猖獗的時代,七龍珠、神龍之謎、灌籃高手是必看的。到了大學與研究所的階段,看的口味有所調整 漸漸比較喜歡看較有深度的日本漫畫,島耕作系列、美食漫畫、政治漫畫、在我書單裡的比例約來越高。從這些漫畫中所得到的不僅是娛樂,還有知識 ,更能從中認識日本社會文化與民族性。 在部隊裡也可以清楚感受到日本的影響,尤其在海巡裡面 常常可以聽到「護漁」的聲音。漁民們希望海巡單位能夠幫助他們對抗日本海上防衛廳,爭取更多的漁業資源。撇開政治的領域不說,部隊裡弟兄的食衣住行各個層面也頗受日本文化影響,動畫、漫畫、時尚、3C(手機與相機)、電玩(PS2)都是部隊裡弟兄們的話題。只是,就像我們一直用好萊塢電影認識美國一樣,用旁敲側擊的方式來認識日本 我們真的認識日本嗎? 部隊裡最近加入了一位從日本留學會來服役的弟兄--次郎。透過和次郎的對話 幫助我整理我過去的漫畫與文化經驗 讓我更認識日本,也更認識自己.... 留學日本的人來到軍中,最常碰到的問題沒有別的,就是日本的AV。哪個女優在日本最紅,或是日本正在流行哪些片子。成為詢問度最高的問題。就像我在之前文章中所提到的,部隊嘛,「女人」是永遠不褪流行的話題。 雖然我對於這些問題也很有興趣,(其實我也很好奇我自己對於女優們的品味到底算不算高...:p)。但就這樣把認識日本的大好機會浪費掉真的很可惜,於是 每天晚上十點我們兩個人上演著像是電視談話節目一樣的對話。 日本是個相當「極端」且重視「過程」的民族,意義往往未必在於成果,而是在於集中精神意志付出,甚至是犧牲,的過程裡。在這兩項文化特徵的交融之下,日本呈現出獨特的「達人文化」。日常生活中極為瑣碎的小事,透過日本人投入極致的心力後,都能成為一門又一門的顯學。這也是為什麼《電視冠軍》、《百萬大挑戰》、《黃金傳說》、《開運鑑定團》、《料理東西軍》、《超級變變變》之類的節目,能在日本屹立不搖的原因,因為,在日本的社會底層,有廣大的民眾極端認真地活在各個領域之中(就連搞kuso也是認真到不行)。 這樣的專注精神與過程主義也表現在日本文學中。當我們看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還是村上春樹,會感到訝異日本人很會描寫一剎那間的感受。五官在哪短短千分之一秒裡被放大到極限,把世界滿滿地塞進感官與心智裡,如同瞬間也有千年之久。 雖然不好意思,但得誠實地說,我最愛的還是漫畫。但日本的漫畫早已經脫離單純的娛樂,反而像是雜誌期刊一般,成為傳遞資訊的重要媒介,就像《島耕作》系列的作者弘兼憲史在近作《常務島耕作》裡提到,他所畫的早已不是娛樂漫畫,更是「資訊漫畫」。在我看來,漫畫,甚至成為一種教科書 宣揚著日本文化裡的重要價值觀。 在過去的人類學與社會學文獻中,已經有學者提到,別於台灣的中小企業,日本企業雇主與員工間的關係,如同是過去封建時期領主與領民之間的翻版。這些現象《島耕作》系列、《上班族金太郎》中也都清楚呈現,但這兩部漫畫也都同樣指出日本企業節過所面臨到的產業困境。日本內部人口結構的老年化、產業結構的轉型、大陸與韓國在人力市場上的競爭,都是需要面對的問題。而「金太郎」與「島耕作」雖然分屬兩部漫畫性格截然不同的主角,但我們都可以看到他們身為日本企業的一份子,試圖在調整企業結構的同時,也發揮日本傳統企業精神,實踐對於員工利益維護的承諾。 感謝次郎,和你的對話讓我獲益良多。
- Mar 11 Sat 2006 16:29
060311筆記海巡(卅)~這本來就是一個自我考驗的過程
當兵本來就不是個爽差事,但能在惡劣的環境中維持心境的安寧,才算是真正的有修行。 過去,在社團裡,大家都有類似的背景與相同的理念,所以共事起來的感覺真的相當愉快而且順利。來到軍中,各式各樣的人都有,每個人有自己的成長環境背景,也都有不同的想法理念,別說團結了,要能夠相互溝通真的都不是件易事。 一直告訴自己,這也是個人修行的一部份,每個人都必須學習與人相處,尤其是真正進入社會之前。過去的田野工作經驗也告訴我,要能夠放下自己的有色眼鏡與菁英份子形象,才能真正領略到異文化的運作邏輯。但是,當任務下來,有目標必須要達成時,往往衝突就會產生。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做事態度,讓事情的進行往往陷入難以想像的困難。 這本來就是一種考驗,試探自己的極限及彈性,也挑戰自己的社會性。然而,個人所信奉的價值觀在面對這樣情事的過程中,也一而再再而三地面臨考驗。我所信仰的對不對,我相信的信念是否真的有價值...。 得承認的是,自己在這樣的過程中並不快樂。看到一堆亂七八糟的事,看到一脫拉庫和自己理念相違背的爛事。每件事都在考驗自己的道德觀與價值觀,總讓我陷入負向的心境迴圈。我不知道我堅持的是否仍有價值,但我仍想堅持我曾經信仰的那一套。 一切的一切,都是考驗與對話。
- Mar 05 Sun 2006 19:45
060305筆記海巡(廿九)~退伍,還剩一個月。
060305筆記海巡(廿八)退伍,還剩一個月。 如題所示,還有一個月就可以褪下那令人智商減一半以上的軍服,重新回到可愛的地球。 最後一個月的兵役應該是怎樣呢? 對一個個老兵來講,應該是想爽爽的過吧!但我有辦法爽爽的過嗎? 算了!這問題已經問自己太多遍了! 我還是想堅持自己的原則,不想作個連自己都討厭的人類。 既然這是最後一個月,我是否也該問問自己在當兵過程中到底有何收穫。讓我想想,我學到了什麼? OK!我學到的教訓是,聰明的人不會想要當兵,笨的人更不要讓自己來當兵,因為當兵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笨而已。一堆莫名其妙的規定,一群沒有團隊觀念的人,讓整個當兵的過程感覺很糟。我的意思是,如果這是一個好的團隊,或許我會認為當兵是件不是錯的事。但事實上我所看到的,部隊絕對不是個「學習型組織」。所有在外界理想的組織活動概念,在部隊裡絕對都用不上。這樣說吧!我甚至看不到什麼叫做「團隊」或是「組織」,眼前所見一切只能說是「負面教材」。原諒我無法有話直說,因為我怕說出我待的單位有多笨有多沒效率會讓我因為洩漏國防機密被關上好幾年。 最近開始找合適的工作,也開始很慎重的思考出國留學的時間點。除此之外,很多特別的選擇一個一個冒出來,也有一些來不及選擇的選擇就這樣從眼前溜走。「優先順序」(priority)這個字縈繞於心好一陣子,我還在思考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是我一直要學的。 距離退伍還有一個月,我已經準備好要退伍了嗎?
- Mar 05 Sun 2006 00:06
060304如果沒有誠品...
060304如果沒有誠品 很訝異台灣印象的票選有玉山與布袋戲,「誠品」卻沒有列在其中! 在我看來,誠品在國際知名度上雖然未必有玉山與布袋戲,但確實有資格成為代表台灣的象徵。 還記得去年剛入伍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有多愛往誠品跑。原因沒有別的,因為誠品,讓我感覺自己像個讀書人,像個在追求知識的人。整個氛圍從書架到音樂,從展示書籍到看書的人,都能讓我暫時忘記自己其實是軍人(或著該說智商比入伍前少了一半的人類!)。於是乎,每次放假往誠品跑變成了慣例,不論是敦南店、Sylvia家旁的內湖店,新開的信義旗艦店,都成為幫自己灌注精神食糧的加油站。沒辦法!我真的無法忍受自己不用大腦,更無法接受自己面目一天比一天可憎! 日本人驚訝,香港人趨之若鶩。書店也成為另一個太魯閣,扉頁堆成鬼斧神工的山豁,知識隨下切作用越來越深。才發現,這坐小島上,密度最高的不只是手機,還有誠品。每個城市的誠品,連結起愛書的觀光客,在帶走紀念品時,號召知識與品味的擁護者,化成堡壘,守護這座福爾摩沙的競爭力。 誠品不光是書店,更是知識與閱讀的時尚伸展台。即便是她的廣告文案,也給人獨樹一格的風味。李欣頻一篇篇突破想像界線的韻腳詩,串連起原本不相干物件,成為一季接著一季不褪流行的經典款,讓讀廣告的血拼鬥士也成為飄著書香灌木叢裡的吟遊詩人。 如果沒有誠品,台灣多麼無趣! 如果沒有誠品,我也只不過是另一個摩登原始人!
- Feb 25 Sat 2006 10:54
060225錯失良機
接近退伍之際 開始找尋工作機會 但是 所有的工作機會都希望我能在三月就去上班 但事實上我就是沒有辦法在三月開始工作 即便是四月 我也大概要到第二週才能開始正式開工 於是乎 一推很讚的工作機會與我擦身而過 起薪35000多的工作一個一個在我眼前耳際飛過 我卻沒法抓住 頗為遺憾 昨天 和一個已經退伍兩個禮拜的學長約在外面聊天 雖然是學長 卻比我小了四歲 跟我比起來 七年級的他 還不急著找工作 想要先做些兼職的電子工程專案 並且同時想清楚人生的下一步 可能這就是七年級的風格 先找出自己的路 在全力衝刺 相較之下 已經濱近30歲的我 似乎已經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讓我停下來思考 反而急著想伸手抓住眼前每一個機會 是我太急躁了嗎 還是 我其實還沒有想得很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