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烤瘋雞 不諱言會選擇Jo’s House和朋友碰面,是來自知名的美食部落格「美食激進份子~肥到深處無怨油」的推薦,但這家美式餐廳也的確沒讓我失望。整套餐三百多塊,包含前菜沙拉、濃湯、麵包與飯後的甜點飲料,的確讓我在還沒有到達美國前,就先感受到這個國家的超大份量,加上中午已經先吃了北平烤鴨與其他北平菜,這一家的烤雞與豬腳雖然美味,但主菜還是個打包了一半帶回家。 店內裝潢走台灣少見的美國西部牛仔風,木製的桌椅、服務生的牛仔帽讓整間餐廳在氣氛上有不錯的整體感,可惜電視上播放的不是美國牛仔競技的節目,不然會更有味道。 Jo’s House 的烤雞除了烤得好之外,香氣十足、雞肉嫩且雞汁豐富外,比較讓我欣賞的是他搭配了墨西哥餅與塔塔醬,裡面也夾了一些碎肉,增加了整道菜的口感上的豐富性。 德國豬腳味道也相當不錯,皮的香脆度與肉的香味都搭配得很好,黃芥末與酸菜也是夠味。旁邊的墨西哥餅夾的是熱起士,味道也是相當濃郁,也是一般德國豬腳餐廳不太會選的配菜。要小抱怨的是,這道菜的擺盤很差,碩大的盤子食物只佔了一小角,我始終找不到讓這盤菜看起來豐盛的角度。 餐後的甜點也很不錯,奇異果冰淇淋、奶酪與布朗尼等也都有不錯表現。
上圖:德國豬腳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上圖:醃片砂鍋 祖籍上來論,咖啡海是半個寧波人,江浙菜自然是從小吃到大。「開開看」這家餐廳雖然家人沒帶我去吃過,但卻是爹娘常提到的江浙菜餐廳,便想在出國前一定要去嘗試看看。 這次和兩位女性友人共同點了醃肉砂鍋、豆苗炒蝦仁、菜飯、鹹蛋蒸肉和幾樣小菜,畢竟人少天熱,這幾道菜就很夠吃了。整體來說,「開開看」和其他江浙館比起來,多了分「家常味」,很多菜色雖然大份,卻不像其他餐廳那麼地精緻,但味道卻依舊不錯。菜飯就像是我小時候吃到的寧波家常味;鹹蛋蒸肉相當地下飯;豆苗炒蝦仁口感清爽;砂鍋相當夠味,但不會有油膩的口感,高麗菜的甜味十足滲入湯中,豆腐結更是煮到化開。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味道可以再重一些,但對我來講已經是很夠味了。
上圖:豆苗炒蝦仁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石板烤山豬肉 如果八里沿岸有什麼我特別推薦的餐廳,我想「打鹿岸原住民主題餐廳」,絕對是我的首選之一。這裡不僅坐收遠望淡水小鎮的夜景風光,餐廳本身更是特色十足,裝潢、餐飲、服務都在水準以上,這天一同前來的爹娘也對這裡但讚不絕口。 來到「打鹿岸」,首先會被內部挑高卻充滿原始文化風情的裝潢震驚到,原來原住民風格的裝潢也能在原始中有著華麗的細節,拼板舟、琉璃珠、圖騰柱等,搭配上原住民豪邁高亢的現場LIVE演唱,整個氣氛就是放鬆歡愉。 這天點的是石板烤山豬肉、炒半天筍、山菜湯、竹筒飯、炒曼波魚與炒麵。整體來說,味道都在中上。若要挑剔,湯中味精味道過重,曼波魚份量略少之外,沒有什麼太大的缺點。
炒半天筍(檳榔心)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鬆餅 總算有個週末可以陪家人走走。在上北新莊看過外公外婆後,帶著爹娘到三芝享受難得的下午茶。之前幾次來三芝淺水灣,都碰上「奧莉薇小姐」休息,這次總算有機會在這裡好好享受。 淺水灣靠著沙灘海頸,這幾年已經發展成北台灣非常重要的休憩地點,附近更是開了好多間咖啡店,讓人能在欣賞海濱風光同時,也能享用飲料與蛋糕。相較於淺水灣其他的咖啡店一律偏向地中海風的裝潢,「奧莉薇小姐」走得是南洋Villa風格,大量使用柚木與布幕作為裝潢,看起還簡單卻又充滿設計感。遺憾的是,在將一樓改建成民宿後,以前開放的中庭與游泳池,現在只留給過夜的旅客使用。但整體來說,視覺上還是相當舒服。 比較讓人不能接受的是每人280元的最低消費。一杯飲料收260元,擺明是為了要客人再多點個點心之類的,這點讓人有點不太滿意。但家人難得團聚的假日,一起放鬆地享用美景與飲料,這樣的花費對我來講是值得的。 飲料與蛋糕都算ok,但我想這裡主要賣得是風景與氛圍,值不值得每人280元的低消,就見仁見智了。
冰拿鐵咖啡
南洋冰沙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東坡肉烤方 拜網際網路之賜,現在要去一家餐廳,或是想找家新餐廳,大概都會先上部落格找,或是用PTT的Food版來搜尋。這家《富饗園》便是一家美食家胡天蘭與徐天麟所大力推薦的江浙菜餐廳。 有這麼多美食家推薦,味道自然有一定的水準,但可能在點菜上出了點問題,吃下去的感覺並沒有這麼驚豔。畢竟只有兩個人吃,想吃的很多,但選擇上要兼顧胃的空間,又要滿足口味,實在不是容易的事。我和好友點了「東坡肉烤方」、「百葉雪菜尖」、「乾扁三樣」、還有「薺菜湯包」、「蟹粉湯包」這幾道經典的江浙菜。 「東坡肉烤方」大概是當中我們共同感覺最為滿意的一道菜。吃得出來師父在火侯上的功力,瘦肉燜爛,肥肉不膩也入口即化,醬汁的味道也是十足入味。 「百頁雪菜尖」可能是一道不太好表現的菜,味道吃起來就是ok而已。 「乾扁三樣」則是用乾扁的手法,處理四季豆、肥腸與茭白筍。這是第一次吃到的菜色,個人還滿喜歡的。但友人則覺得四季豆處理的不夠乾扁,反而不像一般常吃到的「乾扁四季豆」充滿香味。 「蟹粉湯包」感覺蟹粉味不夠重,所以湯汁的鮮味也不是很足。 「薺菜湯包」則是我還滿喜歡的一道,薺菜與肉的比例調配的很好,感覺很平衡。 但這其實是一家價位偏高的的餐廳,每道菜小份的也都要198或是298,兩個人點了五道菜其實份量有點多,但又覺得價錢略高,不想浪費,所以到後來吃得有點辛苦。(好啦!我承認我是小胃人,可以了吧!) 其實就江浙菜館來講,這絕對是出色的一家餐廳,但可能這次真的去的人太少了,許多更經典的菜反而沒有機會點,「鍋餅」、「菜飯」與「砂鍋」等經典菜色都因為怕吃不完所以沒點,相當可惜。建議想要常好味道的朋友們,真的要找足飯咖一同前往啊!
百葉雪菜尖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圖:雞肉沙口爹,咖哩口味。 在台灣吃泰式料理已是稀鬆平常的事,但其他南洋國家的食物卻未必常有機會吃到,「小檳城南洋茶餐廳」便是一家集合新加坡菜、泰國菜、馬來西亞菜的一家餐廳。 於是,來一場「南洋餐」似乎是最好的選擇。泰式月亮蝦餅、炒河粉,佐馬來西亞沙爹,還有新加坡肉骨茶,幾項南洋各地有名的菜色都能一次吃到,實在讓人滿足。 特別推薦「泰式炒河粉」。這道菜還在盤子緣端加上了辣椒、砂糖、花生與檸檬,和河粉攪拌均勻後,讓整道菜更具開胃的效果。在場一起吃的朋友,也一致公認這是當天最好吃的一道菜。 其他的菜色像是肉骨茶、與月亮蝦餅等,在我看來,就是一般的味道,沒有讓我特別驚驗。但沙爹反而讓我有點失望,吃不太出雞肉的味道,也吃不出香料與醬料想要帶出來的香味,滿可惜的。 另一個疑惑是,港式的茶餐廳與南洋茶餐廳是否在服務上真的有很大的差異?在台灣進入港式茶餐廳,服務人員自動會送上一杯熱茶,但這家「小檳城南洋茶餐廳」,雖然同樣以「茶餐廳」為名,卻沒有茶,只有開水可喝。不知是不是在南洋各國,華人都是這樣經營的?
上圖:月亮蝦餅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上圖:中東羊肉泥串燒 在台北吃中東食物最近多了新的選擇「巴巴卡巴巴」! 首先聽到這家餐廳,是在廣播裡,主持人邀請來的美食家特別推薦這家餐廳,因為老闆過去專門做批塔餅生意,來到台灣感嘆台灣沒有道地的中東口味,便開了這家「巴巴卡巴巴」,讓台灣人常常道地的中東味道。我沒有去過中東國家,但對於異國料理一向感興趣,這家餐廳當然不能錯過。 個人最喜歡的是「中東羊肉泥串燒」與「綜合串燒」。其一道主要是將羊肉剁泥和以香料,再以整個肉球拿去燒烤,最後搭配上優格(無甜味),口感非常的特殊。但不太敢吃羊味的人可能會覺得有點騷,但對我個人來講卻是道美味。 綜合串燒(下圖)也是我愛的一道,牛羊雞燒烤佐以特殊的香料醬汁,非常非常對味。就算吃完肉,醬料搭配生菜也棒,在肉的香氣中還有蔬菜的清爽,很合我的口味。 批塔餅、蕃紅花飯與粟米飯是供選擇搭配的主食。蕃紅花是歷史上有名的香料,在台灣比較少拿來入菜,但卻是西菜與中東菜相當重要的輔佐。雖然沒吃過幾次,但「巴巴卡巴巴」的蕃紅花飯讓習慣米食的台灣人的確感受到米食的例外一種可能性。
上圖:黎巴嫩式綜合串燒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42街抹茶紅豆燒冰 位置在台北西門町樂聲戲院的旁邊。 抹茶冰品通常就是宇治金時(抹茶紅豆)的組合,再加上抹茶凍與抹茶冰淇淋,比較少有變化出現。這家「42街甜品」的「抹茶紅豆燒冰」算是不錯的突破。除了有常見的抹茶糖漿及味道軟綿甜郁的紅豆泥,在淋上煉乳後還以噴燈燒烤表面,讓整個冰品多了一層焦苦的味道與香氣,調和了過甜的糖漿與紅豆甜味,還算是個成功的嘗試。 參考網站: http://tw.myblog.yahoo.com/street-42/article?mid=69&prev=85&next=59
The Diner’s Jungo Burger 雖然沒過多久就要去美國唸書了,但還是頂不住The Diners好名聲的誘惑,當然Jungo Burger也沒讓我失望。當然其他的菜色也很不錯,聽說早餐餐點更是廣受好評,喜歡美式食物的人真的該去試試。 一份兩百多元的Jungo漢堡,夾著兩層漢堡牛肉、生菜、蕃茄,搭配沙拉、薯條與飲料,讓人感覺十足豐盛!只是台長我算「小胃人」,這一整份對我來講真的太多了!建議其他的小胃人可以找其他小胃也愛美食的人一同前往享用! THE DINER 樂子 02-2700-1680 台北市瑞安街145號 (近和平東路與瑞安街口) 每週休星期一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上上週的某日,回家的路上廣播節目裡,主持人與來賓正討論著台北好吃的臭豆腐。當中他們特別推薦了這一家,「彭記臭豆腐」。 說實話,我本身只有嘴饞的時候才會想吃臭豆腐,畢竟這玩意兒熱量高又讓人火氣大,實在不是什麼養生好菜。但是,人嘛!總有想要自暴自棄的時候!臭豆腐這玩意兒就是最適合自暴自棄的食物! 話說回來,「彭記臭豆腐」真的是不錯!如同廣播節目裡講的,好的臭豆腐要看的就是發酵的程度,發酵夠的臭豆腐,在油炸過程中因為熱的關係,中間因為空隙會塌陷下來。這些空隙會吸收醬汁,並混合豆腐本身的香味,成為獨特的香氣與口感。而「彭記臭豆腐」,在這一方面的確是成功啊!
不是很清楚為什麼吃臭豆腐好像都要配一碗麵線,好像這樣就能成為真的一餐般。不過這裡的麵線也真的不錯,蚵仔、大腸給的份量十足誠意,麵線本身調味也棒,搭配臭豆腐真的很不錯! 彭記臭豆腐 地址:興雅里永吉路30巷177弄1號(市府站四號出口) 電話:8787-4628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話說,咖啡海並不是一個吃到飽火鍋的愛好者,也不是個素食家,但Noah最近要寫關於素食的報導,便在網路上幫忙搜尋較高檔的素食餐廳。結果,找到了這一家讓我驚豔的「若荷」! 店內提供的鍋底有六種:海味昆布、養生南瓜、御用藥膳、義式蔬菜、紅燒麻辣、南洋風味。這一次嘗試的昆布、南洋與養生。這樣搭配除了南洋與養生分別是Noah和我的最愛外,也是想要在兩個重口味之間有個平衡的湯頭味道。 食材給人感覺相當新鮮,而且在種類上相當豐富,對於喜愛吃蔬菜的朋友,絕對有豐富的選擇。另外,對於不甚習慣素鍋的朋友,店內的「素葷食」,如素雞腿、素竹輪、素蟹肉棒等,絕對能滿足肉食者的胃口。個人相當喜歡用緊實豆腐皮壓成的素雞腿,吸收藥膳湯汁後,味道真的讚!另外,素竹輪、素蟹味棒,我必須說,我敗給他們了,真的一點吃不出來這是素食! 除了火鍋外,店內還提供素蒸餃、甜湯、冷熱飲、明治冰淇淋、水果,也能在飯前飯後,有好的開始與完美的結束。 個人印象最深的,在於湯頭味道的續航力!一般吃養生鍋或是火鍋時,吃到最後通常因為煮了太多肉的緣故,湯的味道自然變得濁雜。但是,這裡因為是素食鍋的關係,吃到最後湯頭反而更因為蔬菜更顯甘甜!是讓人想要還要再去品嚐的好味道!
食材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老永順日本料理的豬排定食 景興路上,一家很有「誠意」的日本料理餐廳!雖然點的是定食,但小菜、湯在份量上與味道上,都讓人感到滿足。小小一間,卻總是塞滿客人。 相關資訊: http://tw.lifestyle.yahoo.com/biz.html?bizid=517d7db879117f82
富霸王豬腳的腿庫 在松江路六福客棧後面的巷子裡,也算是近十年的老店一家了吧。 一同前去友人表示,這應該算是道地的客家味!到了用餐時間,總是要排隊很久,才能一飽口福。 一個人吃大概八十到一百出頭,兩個人吃滿划算的。 相關資訊: http://tw.lifestyle.yahoo.com/biz.html?bizid=65fde1e6ba780a43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外公是在我高三時過世的,算算到現在也有十年多了,但外公的好手藝現在還是忘不了。 有個身懷好手藝的福州外公的好處是,逢年過節,及平常日子,都有好料可吃。反正小時候到外公家,最大的享受就是吃外公弄出來的一桌好菜。這些味道雖然被媽媽都學了起來,但是味道仍是和外公做出來的有差,我想便是差在那經驗與心意吧。 福州靠海,福州菜自然也以海鮮為主,但烹調方式其實並沒有相當複雜的功夫,而是花時間在調味上。「花枝燴油條」(見上圖)便是一道經典的福州菜,主要是以類似糖醋的作法生炒花枝,最後淋在擺上老油條的盤上。這樣,一方面可以享受花枝的鮮、醬料的酸甜,還有老油條的酥脆。
(上圖)光餅 光餅現在在福州人家庭裡比較少見,原因是一般人家中比較少用烤爐,所以光餅要到餐廳才吃得到。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台灣人想到中東料理,大概腦袋裡只會出現沙威瑪吧! 但實際上,中東料理其實有很豐富的內涵。以土耳其來說,除了本身橫跨歐亞大陸、受到歐亞文化的薰陶外,伊斯蘭教更是該國的重要信仰,自然也幫土耳其帶來了特有的飲食文化。 都拿其堡,看其商標上的圓頂尖塔建築可以知道,便是一家標榜中東料理的速食餐廳。這家餐廳本店在民生東路西華飯店的巷子裡,現在在信義威秀二樓的美食廣場也能享用到這樣的美食。 之前,曾經品嚐過這家的雞肉捲,便覺得有其獨特的風味,在香料的使用上有其特殊的味道。這次,在觀賞「愛情三選一」之前,原本想要再來一客,卻意外發現他們推出了「地中海蔬菜香料飯」系列,一看圖片便覺得食指大動,立刻點了一份「地中海燒烤雞肉飯」。吃下去!竟然比我想像中的好吃太多太多,實在是讓我驚訝的好味道! 這到「地中海蔬菜香料飯」基本上是以「黃薑飯」、「燒烤雞肉」、「生菜沙拉」三個部分所組成。除了組合起來端上來賣相就很不錯之外,更厲害的是,這三者分別吃就已經相當不錯,組合起來吃,又有另外一番特別的風味,所以整道吃下來,大約就有六種組合方法,相當地有樂趣! 這道「地中海燒烤雞肉飯」裡黃澄澄的「黃薑飯」,看起來便是相當誘人,本身吃下去更是香氣四溢於口中。「烤雞肉」的部分也淋上了他們自調的醬汁,更灑上了芝麻,增加了吃下去後的層次感。「沙拉」基本上是由碎蕃茄、甜椒絲、洋蔥絲、胡蘿蔔絲與花椰菜為基調,還加入了墨魚細絲,讓人驚喜! 以一個業餘的美食愛好者來看,這真是一道誠意十足的速食啊!在每一個細節裡都可以看到店家的用心,讓整體呈現出有如交響樂般的氣勢!真的讓我很感動! 一份一百二十塊,加三十塊有飲料! 但對我來說,這道「地中海燒烤雞肉飯」帶來的感動,可是比許多大餐廳還要深遠啊!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上圖:酥炸琵琶蝦 前幾篇文才提到「帕米爾新疆餐廳」的好味道,但同樣一條短短巷子裡其實還有泰國菜餐廳、韓國餐廳、越南餐廳以及我最近才嘗試的「魚尾獅星馬料理」。 聽說老闆是新加坡的華人,之前已經在和平東路開了第一家,現在又在人潮匯集的公館大學口開了第二家店。店內的服務人員也是從新加坡來的新移民,對於新加坡的味道相當有堅持。 這次和友人一起嘗試的是雙人套餐,內容就是這篇文章所有的附圖,兩人共計380元。單純以一餐來講,價錢偏高,但是吃下去後的好味道還是讓人大呼值得。 最讓人稱讚的便是「酥炸琵琶蝦」,不僅賣相佳,蝦肉與麵衣的搭檔也有絕讚的比例,還有點類似可樂餅的口感。一般來說,日式炸蝦比較偏向強調外皮的酥,但這到「酥炸琵琶蝦」更強調第二層的溫厚口感,在吃下去後更會與外層的酥部與美乃滋混在一起,口感味道都非常棒。
上圖:肉骨茶(佐油條) 星馬料理其實是結合了華人料理與南洋料理的風味,肉骨茶與海南雞飯更是大家對星馬料理最直接的印象。我並沒有嚐過道地的肉骨茶,所以無法比較,但我可以肯定這與大家常吃的肉骨茶麵味道完全不同。帶著預期心理的網友們,可別在吃完之後跟服務員抗議喔。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大盤雞 在台灣提到新疆菜,一般人大概只想到新疆燒烤或是孜然,但實際上新疆其實在這兩項外,還有非常豐富的選擇。東區的《新疆野宴》自然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新疆餐廳,店裡除了燒烤外,羊奶鍋等鍋類也是讓人讚不絕口。但實際上,即便是新疆人,也不可能天天這樣吃燒烤,《帕米爾新疆餐廳》便是家以新疆家常菜為標榜的好餐廳。 店長(兼主廚)其實是我大學死黨的舅舅,本是韓國華僑,因為到新疆從商,所以也把握機會向新疆師傅學了手藝,回到台灣後,便開了這家餐廳。其實這家餐廳原本在新店,後來才搬到現在台大大學口這邊的位置。當店位置還在新店的時候,變跟著死黨去捧場,那時覺得只是一般。但沒想到搬到台大這裡以後,店長的手藝變得純熟,味道變得相當棒! 大盤雞(見上圖)。主要是以雞腿肉塊燴煮馬鈴薯、洋蔥,再佐以花椒調味。最後加上寬麵條,吸收湯汁。雖然加有花椒,但其實一點也不辣,反而多了香麻的特殊風味。
肉 食囊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濟南路、青島東路、紹興南街這一帶因為公家機關、公私立學校很早就進駐的關係,飲食機能相當方便。但這家「春城雲南小吃」,尤其是他們的水餃,是一定要去品嚐的。 一般人提到雲南菜,或許會直接想到泰國菜。但實際上,雲南省面積遼闊,東南西北加起來也有十多個少數民族,飲食上也各有特色。類似泰國菜的是西南的傣族,米線則原是屬於昆明一帶的漢人料理,但現在也已經與各地少數民族的調味結合在一起,發展出各種口味吃法。
在「春城雲南小吃」除了可以吃到招牌的「紹子米線」外,更不能錯過的是他們搭配獨家配料(見圖一)的水餃。網友或許質疑水餃有什麼值得介紹的?「春城雲南小吃」的水餃乍看之下與一般好吃的水餃並無二致,同樣是緊實飽滿的手工豬肉水餃,特別的是他們的獨家配料,讓水餃有了不同的風味。 這份水餃醬料是老闆的獨家配方,嘗起來應該是以醋為基底,卻又加入了南洋料理常見的蝦米(我懷疑還加了魚露),再搭配上新鮮的嫩薑絲。吃下去的口感上,薑絲會讓人有一種在吃湯包的錯覺,但醬汁的部分卻讓整個水餃又充滿了種酸甜酸甜的南洋風味,相當地開胃。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上圖:蟹黃湯包 杭州小籠湯包 杭州南路上的湯包店原本有兩家並鄰著,其中一家現在搬到金甌女中隔壁,但他們當叫做杭州小籠湯包。之前和外國友人一起品嚐過靠近羅斯福路那一家路邊攤,便覺得味道相當不錯。這次則是和另一位友人,跑來品嚐近金甌女中這家。 先不論兩家的味道差異如何,近金甌女中這家畢竟是店面,所以在衛生上、空間上及人員數量上給人的觀感就已經贏過路邊攤。口味上呢?個人感覺是是見仁見智,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但就我來講,如果是自己吃,可能就去吃路邊攤,如果是和朋友聚餐,餐廳還是好一些。 這晚上點的有「小籠湯包」、「蟹黃湯包」、「蟹殼黃」、「麻糬豆沙包」與「奶酪」,兩個人吃,共花了380元,算是划算」。味道上,我最愛的「蟹黃湯包」(160元/籠)。除了湯包本身的料很實在外,還能實際吃到蟹黃的口感與香氣,讓人非常驚豔,尤其肉汁摻著蟹黃的美味,吃下去真的是齒頰留香,感覺得到店家在這道菜上的誠意。
上圖:小籠湯包(90元/籠) 小籠湯包的部分個人覺得中上,只是皮的口感相較於曾經吃過的小籠包店(鼎工坊等),似乎厚了點。也因此在略冷之後,皮的口感立刻便硬了很多。但整體而言。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上圖,雲南大薄片 這是第二次來到彩雲間,這一次依舊沒讓我失望。 一同隨行的友人說得好,現在的台灣泰式料理店都把大薄片搞得像是蒜泥白肉一樣。但「彩雲間」的雲南大薄片,特挑的豬腮幫子肉,除了特別有彈性與咀嚼快感外,醬汁比外面的泰式料理清淡許多,但反而能讓豬薄片的脆度更加明顯!
上圖:雞縱蛋捲餅 雞縱是種蕈類,裹在蛋裡,配上麵餅,相當有風味!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蘭州拉麵 先得稱讚微風廣場一番,他們真的把台北車站二樓變成了一個值得去的美時天堂,徹底改變了過去那邊蕭條的景象。 台灣本身雖然是牛肉麵的發源地,但中國大陸各地也有各自的麵食佳餚,咖啡海就很喜歡泡饃、寬麵這類的麵食。在大陸,吃慣台灣牛肉麵的人,常為了找碗牛肉麵頭大,唯一能稍解饞癮的大概就是「蘭州拉麵」了!話說咖啡海的爹在北京待了六年,吃蘭州拉麵也已經是吃到怕了的地步。
台灣的這一家,傳說中是老闆娘花了百萬年從蘭州買回來了的湯頭配方。造型方面,搭配現代中夾有中式風味的裝潢,這家店在外觀上又已經滿吸引人了! 湯頭選擇上有西域、原味兩種高湯,麵條也分片、寬與細麵三種。咖啡海想說既然是西域味道的餐廳,便捨牛肉麵,點了「新疆羊肉串拉麵」(寬麵、原味湯)。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上圖:溫州餛飩湯 NT$60) 三十多年來,「百葉溫州大餛飩」,用最美味實在好味道,滿足了每一個淡水人的味,就連周杰倫也回憶這家老店是他學生時期的最愛。統一集團下的「好鄰居基金會」這幾年來投入台灣「老店復興」運動,希望讓台灣各個地方記憶中的好味道,能夠永遠下去,成為每一代台灣人的共同記憶。今年,他們選擇了淡水的「百葉溫州大餛飩」做為他們幫助的目標。日前,TVBS「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系列報導,便講整個老店翻新的過程,完整地剪輯播出。 雖然去過淡水多次,卻從來沒注意到這一家老店。在TVBS的節目後,便讓我下了決心,必定要前去常常這傳說中的好味道。
(上圖:蔥油餅 NT$25) 考完GRE的下午,便殺到淡水,前來品嚐這傳說中的美味。 重新裝潢後的老店,並沒有讓人感覺難以親近,而是讓人感覺到更加便利。店內空間雖然不大,但卻進進出出的人客們,已經宣告這是一家絕對要來的美味老店。 這裡的餛飩,的確與一般記憶中的「溫州大餛飩」不同。「百葉」的餛飩不僅肉餡鮮美,在餛飩皮的口感上更加細膩,在皮跟餡之間更保留了一定的空隙,讓餛飩餡的肉汁得以保留。這讓吃下餛飩的第一口,有類似吃到小籠湯包的濃郁湯汁口感。 百葉的蔥油餅也是一定要點的。與其說是蔥油餅,更像是蔥油燒餅。蔥花面部在麵絲上,佐以適中的鹹味與濃郁的香氣,真的是非常美味。
cafe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